•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桓温的北伐:从崛起到失败的历程
晋室南迁后,有不少人发起过北伐的战争,比如祖逖、桓温、刘裕等。关于祖逖、刘裕北伐的事迹,之前已经写过不少文章,今天着重介绍一下桓温的北伐。桓温谯国桓氏,娶晋明帝之女南康公主为妻。桓温“姿貌甚伟”,深...……更多
王猛心怀天下,桓温只想东南半壁
...取代东晋王朝而已。恢复中原,席卷八卷,没有比长安、洛阳更好的创业基地。因为,长安、洛阳在当时人们看来就是“正统”所在,江南则是偏安,要么割据一隅。 桓温驻军灞上,就是保存实力,在关中耀武扬威一番后班师...……更多
...成汉”,攻入关中,还击败号称小霸王孙策的姚襄,收复洛阳,是当时东晋的顶级名将。姚襄有多强?姚弋仲对姚襄说:“你的才能十倍于冉闵,不能俘虏他,就不要回来见我。”结果,冉闵被姚襄暴打,仅率十几人逃走。姚弋...……更多
...权臣以对外战争来增加声望和权势是惯用的做法。对于从洛阳南渡,以天下正朔自居的东晋王朝来说,讨伐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更具有正义性。东晋历史上,北伐和守江是朝廷争论的焦点之一。先是有祖逖北伐,力图恢复中原,接...……更多
聊聊东晋第三代权臣桓温
...桓温再次提兵北上,此次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收复西晋旧都洛阳。洛阳城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已经被晋朝叛将周成占有,而姚襄在拿下许昌以后,兵锋直指洛阳,周成不能守,因此桓温开启了他人生中第二次北伐。 桓温自江陵出...……更多
前秦败亡启示:93万大军兵败淮南,苻坚心态崩了
...征讨。此时,慕容垂主动请缨,希望能去河北作战,帮助朝廷解除危机,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慕容垂并非池中之物,早就有复兴燕国的打算。对此,前秦官员看得明白,建议苻坚不要让慕容垂离开,而是将他控制在长安,以防...……更多
为何李渊能统一天下,而李密却兵败身亡
...,攻占长安,以关中为根据地与隋炀帝对抗。下策是攻打洛阳,与隋炀帝争夺中原。结果杨玄感选择下策,在中原及洛阳与隋军对抗,失败被杀。等到李密自己起兵造反时,他还是选择了下策了,在洛阳及中原地区与隋军主力硬...……更多
为父报仇的少年英雄,孤军三次北伐,一步步成为祸国权臣
...北伐北伐姚襄又生寿春之乱公元356年,羌族首领正在围攻洛阳,桓温带兵来攻,大败姚襄。过了几年,前燕大将吕护(这个人名声不咋滴,谁强就跟谁混)来攻洛阳,又一次攻打洛阳失败,之后前燕又有前来攻打洛阳。公元369年...……更多
刘裕是如何消灭南燕的
...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后长安虽在一年多后得而复失,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和山东全境已划入刘宋版图,“七分天下,而有其四”,江淮流域得到保障。为刘宋永初和元嘉年...……更多
关中地区易守难攻,刘裕为何能够攻入长安,灭掉后秦?
...中百姓才得以片刻的喘息。后秦在他的带领下,扩张到了洛阳一带。但与此同时,拓跋珪已经击败后燕,在后秦的东北方崛起了。乱世最苦的就是百姓。姚兴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屡次发动战争但战果颇少,各种刑罚税收较前秦时...……更多
...用东晋司马道子、桓玄、刘裕内斗的机会,乘势夺取河南洛阳、金墉城,以及南乡十二郡,威震两淮。 姚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将“后秦”推向极盛:西到武威、北到沙漠、东抵河南、南部到汉水流域,成为仅次于慕容垂的...……更多
...把一万多户居民迁移到了幽州。太宰慕容恪亲自领兵攻打洛阳,东晋守军被打败逃走了。到了第二年的三月,前燕军队终于占领了洛阳。经过这一系列的战役,前燕成功控制了中原地区。这时候的前燕国富民强,和关中的前秦平...……更多
五胡乱华没有阻断中华文明,反而壮大、发展了中华文明的文化
...十六国乱世的开始。数年之后,刘渊的儿子刘聪先后攻陷洛阳和长安,将西晋的最后两个皇帝杀死,晋朝着统治者和士族大夫们就此被赶到了南方,在那里建立了“南朝”。此时的北方,大乱仅仅开始。刘聪死后,北方分裂成两...……更多
2022-12-17 17:54:00中华,文明,发展,文化
...死国灭,含恨而死,与自己“心态崩塌”关系很大。苻坚从江南逃回长安,丁零人先起兵。慕容垂以讨伐丁零为由,回到河北,招募旧部,重建“燕国”。慕容垂叛变,苻坚开始失去理智,他直接痛骂:“老而为贼,生为叛臣,...……更多
慕容复要复兴的燕国在哪
...没有关系。图-安史之乱唐朝安禄山起兵,一年之后他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后来史思明夺取帝位,国号依旧是燕,都城迁回范阳(今北京)。安禄山是粟特族,史思明是突厥人,与鲜卑慕容都没有关系。慕容复的燕国,是五胡...……更多
12岁来长安,26岁当皇帝,慕容冲对不住苻坚
...仁慈,却埋下祸根。王猛建议苻坚:“慕容鲜卑、姚羌是朝廷的敌人,应该提前动手,不留隐患,否则悔之晚矣。”苻坚不听,对慕容鲜卑重用有加,自食其果。383年,苻坚兵败江南,前秦分崩离析,慕容鲜卑率先发难。慕容泓...……更多
司马聃崇尚孝道儒家治国,皇帝生涯的转折点
...扬武将军毛穆之,督护陈午,辅国将军、河南太守戴施镇洛阳。冬十月癸巳朔,日有蚀之。慕容恪攻段龛于广固,使北中郎将荀羡帅师次于琅邪以救之。十一月,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龙骧将军袁真等持节如洛阳,修五陵。...……更多
南朝的十六次北伐,到底谁的战果最大
...伐,试图完成统一大业。354年,他率军四万突入关中,陷洛阳,但粮尽不得不撤。356年,重夺豫、青、兖三州,再次进军洛阳。然而皇室不给桓温援手,拒绝由他出镇洛阳。于是桓温也只能丢下毛穆之等部下象征性驻守,自己则...……更多
聊聊南北朝之北朝简史
...,天下归于一统。西晋从266年至316年,立国五十年,建都洛阳四十五年,建都长安五年。西晋灭亡这么快,主要原因是得位不正、晋惠帝难堪大任、诸侯王内讧。317年,南迁至建康(今南京)的琅琊王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更多
...365年的这两年时间中,淮阳一带的区域也被失守。最后,洛阳城的各个守将认为这座孤城很是难守,于是纷纷找了个借口,然后自己带兵逃离,最后只留下了沈劲一人带领着不到五百人的侍卫严防守城。于公元365年的时候,前燕...……更多
慕容恪死后,前燕是如何迅速覆灭的
...就已经着手培养慕容垂接班了。365年,他带领慕容垂平定洛阳,随后任命慕容垂为都督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荆州牧,镇守鲁阳。可见,他已在逐步打造慕容垂作为下一任核心军事...……更多
...出发,一路向北进攻,进入黄河流域,直取西晋时的故都洛阳。在洛阳大破姚襄,收复故都,拜谒先帝,修复皇陵,班师南归。收复的故土,又再次落入敌人的手中。第三次北伐是公元369年,北伐的对象成了前燕。桓温亲率步骑...……更多
唐朝兴衰录:国都长安七度失守的传奇历程
...终究走向了灭亡。这个传奇般的朝代,就是唐朝。唐朝的历程始于公元六百一十八年,由唐国公李渊代隋,在长安建立唐朝,一直延续到公元九百零七年,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为止。在这漫长的二百八十九年历史中,唐朝国...……更多
...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修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三下江南,数次巡游,南征吐谷浑,北伐高句丽,引发了大量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频繁发生。鼎盛时期,全国大的农民起义军有一...……更多
王猛为何在临终前警告苻坚不要攻打东晋
...旧德,为磐石之宗,于诸君之意如何?378年,苻坚平定在洛阳造反的北海公苻重后,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的氐族人中分出十五万户,由各宗室统领分布于全国各方镇,就像古时候分封诸侯一样。这明显就是苻坚不信任外...……更多
慕容氏燕国三部曲:前燕、后燕、南燕的兴衰历程
慕容复是金庸先生笔下《天龙八部》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人物。作为姑苏慕容氏的继承人和燕子坞的主人,他不仅身世显赫,容貌俊秀,举止文雅,更有着坚定的目标——光复大燕国。然而,他的内在狭隘、刚愎自负的性...……更多
东晋十六次北伐全回顾,哪次效果最佳
...、青、兖等大片失地,并在伊水之北大破姚襄,进而收复洛阳。之后恒温留兵戍守洛阳,派人修复了各个皇陵后就班师回朝。可晋军南撤不久司、豫、青、兖四州就再次沦陷,第二次北伐功绩全失。东晋——桓温第三次北伐太和...……更多
...比较团结,不能轻易出兵。君王当养精蓄锐,待机而动。朝廷上,苻坚与石越争论很久,但苻坚就是不听,还问慕容垂有何看法。慕容垂想借助混乱,好浑水摸鱼,方便复兴燕国,便对苻坚说:“这里遍地都是韩信、白起,灭东...……更多
王景略:辅助英主,建立千秋伟业
...他不愿效力一个行将就木的政权。于是开始了漫长的求学历程。王景略隐居西岳华山,潜心研读兵法,与世隔绝十多年光景。这一去就是十年。山里苦寒,王景略却不以为苦。他孜孜以求,终于学成,竟然对朝堂上的形势了如指...……更多
刘裕崛起:从北府兵到东晋权臣的传奇之路
...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兵从淮河、淝水向许昌、洛阳进发。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攻阳城。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奔武关。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水军出石门,自汴水入黄河。冀州刺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季宇《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举办
大皖新闻讯 7月19日上午,由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皖人说皖事”系列活动之《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
2025-07-22 09:35:00
近日,当《寻古中国·寻周记》的镜头扫过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垣,当AI技术复原的何尊在屏幕上亮起“宅兹中国”的铭文,我们与三千年前的周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07-22 09:40:00
孙佳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对古人来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想要涉水渡河就得靠船,而“渡口”就是渡船停靠的河港码头
2025-07-22 10:36:00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
海报|西夏陵×海龙屯 在世界遗产中寻迹中华文明
2015年7月,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在德国波恩荣列《世界遗产名录》的盛景犹在眼前;十年后,宁夏西夏陵于法国巴黎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再续华章——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镌刻下第60个名字
2025-07-21 16:04:00
AI|当西夏陵遇见海龙屯
贺兰山的黄土陵台——西夏陵,古播州的军事城堡——海龙屯, 相隔千百年的时光,始终跳动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脉搏,如今,它们以世界遗产之名
2025-07-21 16:04:00
合肥大蜀山密林里“藏”着日本侵华罪证
大皖新闻讯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郊,夏日这里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都是绿色。殊不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上乱砍滥伐
2025-07-21 20:50:00
血色丰碑丨十二岁的永恒呐喊
十二岁本该是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的年纪可在东北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有个女孩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大义她就是被称为战地“小百灵”的金锦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守口如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谱
2025-07-21 10:47:00
青年作家景步航南京签售新作 携《汴京客》《临安客》对话两宋文脉
7月19日下午,南京锦创书城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最新散文集《汴京客》《临安客》在此举办新书分享与签售会
2025-07-20 18: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