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晋室南迁后,有不少人发起过北伐的战争,比如祖逖、桓温、刘裕等。关于祖逖、刘裕北伐的事迹,之前已经写过不少文章,今天着重介绍一下桓温的北伐。桓温谯国桓氏,娶晋明帝之女南康公主为妻。桓温“姿貌甚伟”,深通韬略,是东晋王朝的才俊,一度把持东晋的朝政,甚至妄图加九锡。那么,桓温的北伐为何会失败呢?
一、首次出兵
桓温崛起后,一直想要北伐,但总是被朝廷拒绝,因为东晋朝廷担心桓温日后难以控制。然而东晋朝廷倚重的殷浩,却屡战屡败,引发了朝野的不满。桓温利用这个机会,上书废殷浩为庶人,然后掌控了朝廷大权。354年二月,桓温率领四万军队,从江陵出发,由淅川直趋武关,目标直指割据关中地区的前秦。
桓温屡战屡胜,擒获了前秦的荆州刺史郭敬。前秦皇帝苻健闻讯,遣派他的长子苻苌、弟弟苻雄(苻坚的父亲)领兵五万,在尧柳城、愁思堆抵御。可他们根本不是桓温的对手,桓温率军直抵灞上。然而,桓温却未能攻取长安,“收三千余口而还”。这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勤问题,桓温本想收割关中的麦子,但苻健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略,导致“温众大饥”。
二、进军洛阳
356年二月,桓温上表要求东晋朝廷迁都洛阳,但遭到了拒绝。之后,桓温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委以专征之任”,于是他开始了第二次北伐的准备。同年七月,桓温从江陵出兵北上,他这次的目标是羌人首领姚襄。当时,姚襄率军围攻洛阳,他听说桓温前来,于是撤离洛阳城,在伊水之北驻扎。
这年八月,桓温也抵达了伊水,他摆下了阵势后,亲自披甲上阵督战。东晋军队久经沙场,作战十分英勇,姚襄的乌合之众根本无法抵抗。桓温虽然占据了洛阳,但他的这次北伐仍然不算成功。因为他只得到了一座孤城而已,当地的百姓根本不愿归附东晋,反而扶老携幼去投奔姚襄。总而言之,这次北伐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不久后,洛阳就丢失了。
三、兵败枋头
通过两次北伐,桓温已经树立起了巨大的政治威望,他想再接再厉,用第三次北伐的胜利为自己赢得更高的位置。于是在369年,桓温亲率五万大军,发起了第三次北伐,这次的对手是前燕。出兵前,郗超建议桓温要么速战速决,直击前燕国都邺城,要么坚守河道,控制漕运,储蓄粮食,到明年夏天再继续进,但是桓温没有采纳郗超的建议。
此时,前燕名将慕容垂率领八万大军前来迎战,前秦也派来了援军。战场的形势已经对东晋非常不利了,但桓温依然没有退兵,一直耗到了九月。由于天旱无水,他只能“焚舟步退”。与此同时,慕容垂率八千骑兵追击,双方“战于襄邑,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人”。这次北伐,是桓温在战略、战术上的完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