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节日,其中小年便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然而,有趣的是,南北方的小年日期却并不统一,北方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则多在腊月二十四。那么,为何同一个国家,南北方的小年会相差一天呢?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更多
清朝祭典与小年习俗的演变:北方与南方庆祝日期的差异
...风俗有所不同,但共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南北方,庆祝小年的日期存在细微差异。一般而言,北方于农历腊月二十三庆祝,而南方则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差异源于清朝时期的变迁。传统上,小年庆祝活动定在腊...……更多
...三,北方小年,部分南方地区也将在明天迎来小年。即使南北方对于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但无论哪天,都浸润着人们喜迎新年的心情。“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南宋时期的某一天,在京都编撰完国史的陆游...……更多
远古时期“火”不可替代,少数民族为什么敬重火神?
...祛邪。丧葬礼,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人死后,都有火葬的习俗。他们认为火葬是最高级丧葬礼仪。这些民族主要有,黎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瑶族……。少数民族火崇拜,祭祀火神,是历经千年历史演化所形成的,承载着...……更多
小年,记得“喝1样,吃2物,忌3事”
...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传说故事。其主要与祭祀灶神(灶王爷)的习俗密切相关,是春节前重要的一个准备阶段。在中国各地流传着不同的关于小年和灶神的传说,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关于灶君张单。传说灶君原...……更多
节令之美·小年丨迎小年:糖瓜祭灶神,归家盼团圆
...后阶段的起点,是除夕春节到来前的一个重要节日,祭祀灶神是小年的中心内容。海报制作:冯娟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在我国古代,腊月最大的活动是腊祭,它...……更多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再忙别忘“吃2样,做3事”祈福纳祥,接好运
...文化密切相关。在古代中国,民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或“灶公灶婆”,他们夫妻共同守护着家里的灶火,掌管饮食之事,并监察一家人的善恶行为。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各地...……更多
迎灶神按照民间说法,灶王爷要在正月初四点查户口,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守在家中,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灶神。接五路接五路原本是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会...……更多
苏州除岁:评弹声里送神仙
...小年的腊月二十四,苏州人忙的是送灶的事。送灶送的是灶神,又叫灶王,他负责待在每家人家的灶屋间,监督一家人一整年的言谈举止,然后在这一天去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监督的结果,要等到除夕夜或正月初四才回...……更多
腊月,牢记“9大习俗”,别犯“9大禁忌”,遵循传统,更安康
...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小年的起源和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灶神崇拜有关。根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神会回到天庭向玉帝汇报人间的情况,所以人们会在这天举行祭祀仪式,送灶神回天庭,并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更多
...十四日,谓‘过小年’。土著则于十二月二十三日夜‘祀灶神’,客户则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夜,谓送司命上天。”上述清代史料明确指出了湖北一省之内,甚至一县之内,小年日期都有不同。因此,湖北地区有两种过小年的日期...……更多
...通讯员 刘元莹 刘本健 临沂报道小年也称为“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庆祝。小年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灶神祭祀传统。人们会向灶神祈求上天降下吉祥和好事,...……更多
五祀:从门神到土地神,古代中国人的民间信仰
...。说起五祀,就是民间的家神,就是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宅神。门神是中国最早的祭祀神明,为的就是祛除恶鬼辟邪,也就是驱邪镇宅的作用,门神并不指的是一个人,而是神荼、郁垒,只不过到了现在,已经有...……更多
大寒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的习俗1、迎灶神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一)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可是为时不短。南北方互为仇敌,把对方视为异族蛮夷,这样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从五代时期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开始,中国实际上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南北大分裂时期。在此期间,北...……更多
古人如何过年?祭灶、放鞭炮、年夜饭一个不落
...祖先对火、灶的感激。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像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更多
...报张永其再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传统小年了。小年,有南北之说,我在一张日历上看到标注有南北方小年,前后差一天。关于其来历,也众说纷纭。朋友老陈发来一个关于小年的传说。说朱元璋年轻时身无分文,有一年过年,...……更多
大年初四这一天有吃“折箩”的习俗
...”体现了人们勤俭节约、克俭克勤的好习惯,还有迎接“灶神”的说法,承载着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今天是大年初四,在这里祝大家三餐四季、温柔有趣、所遇都是欢喜、未来皆是繁花。 ……更多
新年来临,文博大放异彩
...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差异,剪纸形成了南北体系,其中汕头潮阳剪纸是南方剪纸的代表之一。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剪纸总会被赋予各种美好的寓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和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本次展览精选...……更多
曹县:桃源花供再展新春庙会
...菏泽市曹县庄寨镇桃源集村,历史上就有百姓祭祀火神的习俗,以期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红红火火。当天上午,带有浓郁民俗气息的火神庙会隆重开场。而当地百姓祭祀火神的供品,被称之为“桃源花供”,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更多
魏晋南北朝:酒肆繁荣与饮茶习俗的萌芽
...食的变化最为明显。以前,人们以米饭为主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以粟或小米为主的“粟饭”逐渐代替了米饭。因为在北方,小米和粟米更容易种植,米则主要依赖南方进口。朝鲜半岛和东北地区大量移民涌入中原,将...……更多
食物、礼仪与权力:中国古代餐桌礼仪背后的社会等级秩序
...于普通百姓而言,也会在每年新年到来之前,在家中祭祀灶神。时至今日,这一习俗依然在广大地区流传,灶神上天“汇报工作”的职能,也让厨房变成了一个庄严的地方。这也让餐桌礼仪,有了一层神圣的色彩。▲灶神像因此...……更多
年味里的雪花糖
...、祭灶糖等。灶糖的特点是既甜又黏,意思是用灶糖黏住灶神的嘴巴,以便“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自此,灶糖便有了文化内涵,寓意吉祥又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憧憬。耀州雪花糖,就是灶糖的一种。小米、芝麻、大麦芽...……更多
最是乡村年味浓
...灶台上香蜡表纸,院子里点燃爆竹,在爆竹声中完成了送灶神的仪式。父辈们说,农历小月腊月二十九、大月腊月三十晚上,灶神述职结束必须要迎接。所以,除夕晚饭要吃得早些。这时,年味儿已经包裹了整个村庄。门上贴起...……更多
龙年非遗大集:从初一到元宵,找寻记忆中的“年味儿”
...团圆区”和“绣纺”等,鼓乐区内以传统吹打乐器为主,南北鼓乐迎新春,营造过年欢乐氛围。送福区以“福”字为主线,传统剪纸、彩绘、书法等非遗项目传承⼈现场展示,为观众送“福”。团圆区、绣纺区和赶集区还原了“...……更多
年夜饭是哪天吃
...是根据当地的习俗和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年夜饭的南北差异是什么南北地区在年夜饭的习俗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北方的年夜饭通常比较丰盛,以肉类和面食为主,如红烧肉、炖羊肉、饺子等。而南方的年夜饭则更注重海鲜...……更多
...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那么为什么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神却是祝融呢?实际上,火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火山喷发,有火出现,电闪雷鸣之后,树木也会自燃。但是,原始人类也很怕火,一看到火就敬而远之。直到某次山林...……更多
汉代是跪坐,现在是垂足高坐,这都是南北朝游牧民族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由秦汉文明向隋唐文明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礼俗变化很大。其中家具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席地家具向垂足高坐家具的转变,出现了魏晋以前从不流行的新品种。南北朝时期突破了汉魏的传统礼俗,形成新礼俗...……更多
...。年前个把月时间,年集上就会摆上琳琅满目的年画,有灶神、门神、财神,还有关公、土地和各种各样的吉祥如意画, 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令人赏心悦目。解放后,虽然有些人...……更多
甄嬛传中大家总是跪拜的红绿人偶是什么呢
...塑成了雕像,时时对他们祭拜供奉。大清入关以后,这个习俗也得以保存了下来,并且正式在宫廷之中扎根,形成了大清一个特色的传统。整个大清一直都礼重蒙古,其实也出于这部分的原因,不过关于红绿人偶的由来只是一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