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州除岁:评弹声里送神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06: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苏州除岁:评弹声里送神仙

庞小漪/余嘉

苏州除岁:评弹声里送神仙

2023年10月5日,演员在苏州山塘街一家昆曲评弹馆表演昆曲和评弹。 视觉中国供图

苏州除岁:评弹声里送神仙

1月28日,苏州盘门景区新春灯会。 视觉中国供图 ■庞小漪

和小侄女微信联系,想问问她年档做哪里。她说今年不做,要到16日才开始长篇。不过除了大年夜小年夜休息,其他时间都照常直播。那天是她的第一场直播,正候场呢,我这当孃孃的赶紧进直播间第一排坐好。直播间里人越来越多,到快结束的时候有6万多人,如果放在一个剧场,8万人体育场也快要坐满了。

旧时年前最后一档演出称为“扫脚档”,“扫脚档”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做到小年夜前。评弹演员80%集中在苏州一带,因此“扫脚档”回来有去“社会里吃茶”的习惯。这个“社会”可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社会”,是去“光裕社”(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吃茶,说是吃茶,其意在商量,商量什么呢?年底会书。用什么曲目,哪些人参加。这是一年一度的盛事。能参加演出的各路艺人,都会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上场,像《包公》的阴审郭槐,《玉蜻蜓》的庵堂认娘,《三国》的舌战群儒等等。

年底会书做完,大年夜回家,一般大年初一就要出门做“年档”。

我还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父亲带着母亲和我,还有两个女下手,带着四把琵琶两把三弦,扛着箱子包包,一大早就出门赶码头。从江阴华士到浙江海盐,7点的汽车到无锡,再从汽车站坐公交到火车站,坐火车到杭州,从杭州换汽车到海盐,到那已经是晚上6点了,场方特地拖了板车来接。甚至也有大年夜就出发的,因为要赶大年初一的下午场。有一年从嘉兴王店到上海亭林,也是赶了一天路,晚上场方特地送来了年夜饭。

年档的书场人满为患,场方更倾向男女双档,女的会穿大红旗袍,唱的开篇也多喜气小调。场方会在供应的茶水里添一粒橄榄,作为“年档特享”。穷一点的书场,就把橄榄一切二,放半颗,也算是有了点“年味”。听客打开茶盖一看,心里也觉得暖洋洋。

书场一般是夫妻老婆店,老板负责招呼前台接洽演员,老板娘负责烧饭。说书先生嘴巴刁,哪个码头老板娘手艺好,哪个不行,都会口口相传,也作为去不去这码头的参考之一。场方对演员也有区别对待,如果生意不灵,会“催交椅”,字面意思是把交椅推翻,意思就是“赶动身”,先生生意不好,回去休息吧。“响档”(名角)来了生意好,尤其是年档,老板娘会加菜,场方还找人陪打麻将,晚上供应丝绵被,宾至如归。没名气的演员,有碰到进了书场,床上连床单都不提供的。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大城市,年档又是另外的表现形式。每一个书场会安排不同的折子,每一个折子最多三刻钟,从上午到晚上都是排满的,三四档小书中夹一档大书,听客买张书票,可以听四档书。说书先生们辗转各个书场赶场子。我爷爷就是这样,大清早打发大伯到弄堂口叫拉黄包车的阿三准备动身,阿三是他的长包车,拉着他从这个书场转到那个书场。阿三掸掸黄包车上的灰,等爷爷上车后,小心将一块小毯子盖在说书先生膝盖上,抬脚出发,一跑就是一天。

白天赶场,晚上还要到电台演出。当时是沪语主播鼻祖万仰祖,也就是上海人熟悉的“阿富根”主持的“大百万金空中书场”。说起来,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就有了评弹直播节目,距今80余年,可谓创举。

演员的票房是日结的,一天赶上个七八场,回到家,爷爷从长袍内夹里取出钱,交给奶奶,就这样养活6个孩子。这是评弹最为繁荣的时代。

每年都忙碌于年档的父辈、祖父辈绝不会想到,到我的小侄女这一代,评弹会以手机直播的方式陪伴喜爱它的观众。我问小侄女,团里允许演员们做直播吗?她说演员首先要完成每年210场的演出指标,一开始确实并不是很支持,评弹演员当然要以舞台为主,但是当团里的前辈们发现这些“90后”“00后”孩子们的直播生动有趣,让评弹这门古老又小众的艺术不仅在长三角一带广为人知,甚至还走向了全国各地,舞台也越来越宽广,便不再反对,有的还暗暗支持。

又是新的一年,我们已经不再习惯过年的时候走进书场听书,呷一口青橄榄茶,为演员喝一声彩,但不妨碍我们打开手机直播,在家里和来自东北的、新疆的、内蒙古的观众一起给演员们送爱心、送玫瑰。观众中也有远在加拿大多伦多的我的孃孃,身在异国的她尤其渴望听到乡音,每天都在网上寻找孙侄女的演出信息,每每在家族群里分享点赞。

小侄女的首场直播很受欢迎,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大眼睛的苏州姑娘和她专业而扎实的唱功。我看着她端坐在镜头前,温婉端庄,有一点恍惚。那个一撩长衫坐上黄包车,趁着夜色走进电台的青年男子,那个背着琵琶三弦坐汽车赶火车奔赴码头的中年男子,40年风雨莫测,他们在新年里风尘仆仆向我们走来,又匆匆消失在时代的黄沙泥尘中。如今,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又一个新年即将来临。

■余嘉

苏州人是没有“小年”之说的,只有除夕夜前一晚的小年夜。在某些地方南方人过小年的腊月二十四,苏州人忙的是送灶的事。送灶送的是灶神,又叫灶王,他负责待在每家人家的灶屋间,监督一家人一整年的言谈举止,然后在这一天去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监督的结果,要等到除夕夜或正月初四才回来。送灶就是灶神上天“述职”时为他所做的践行。

在居家的各路神仙中,灶神大约是最憋屈的一个。照理,他掌握着对一家人“日常考核”的大权:据说灶神年底回天上“述职”,所汇报的这户人家一年所为,是要作为老天爷扬善惩恶之依据,也就是说,这户人家来年的休戚荣辱,都取决于灶神口中所言的是非善恶——那还不足以让凡人们瑟瑟发抖吗?

但灵活机变的苏州人有的是办法。一方面,送灶的仪式要搞大,恭恭敬敬地送灶神上天,为了讨他的欢心,还要扎纸马、纸轿子,好让灶神老爷能想骑马就骑马,想坐轿子就坐轿子,总之,要让“灶界老爷”舒服开心;另一方面,“老爷”的嘴巴要糊住,这一天苏州人家会买一种特别的糖,做成元宝状,叫作“胶牙糖”,顾名思义,灶神吃了糖,牙齿就被黏住,不能调嘴弄舌说坏话了。假如这家人家讲究,灶屋间真的供有灶神的画像,主人就会在恭送他上天的时候,把黏糊糊的胶牙糖往画像的嘴部一抹,可怜灶界老爷被糊了满嘴的糖,还有什么话能讲?

这还不是最憋屈的。老法头的苏州人是习以为常,但呼啸着整顿职场的“00后”们一看,就迅速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灶神是没有年假的。在凡人们开始忙过年的时候,灶神开始忙工作了;在全家人急匆匆往家赶的时候,灶神被糊着嘴巴送去“加班”了。苏州人实在是幽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神仙都加班。和管“火”的灶神恰巧相反,管“水”的井神则笃悠悠地开始享受假期,这就是苏州人的“封井”习俗。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人们如果不是依河而居,那么但凡浣衣、洗菜、泡茶、煮羹,以及打扫卫生、防火消灾,各种用水问题就要靠井来解决。水对于人们有多重要,井就有多重要,以至于有了“背井离乡”“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井成了故乡和人群聚集处的标志。

水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井神的职责是保护其所在水井的水源,为住户提供用水的方便与安全。并且冬暖夏凉,在夏天给人以沁心的凉意,在冬天让人有温水洗衣,一年到头,井神辛辛苦苦、于无声处中恪尽职守。

人心都是肉长的,对神仙的辛苦人们也会看在眼里。为了感谢一年到头辛勤工作,为人们提供清甜水源的井神,人们要给他放个年假:把井封起来,一直到年初五都不得汲水,让他彻底休息。

封井也是件大事。要用一只竹匾(也有直接用木头的井盖)盖在井口上,匾上放着画有井神画像的纸马、一捆用表芯纸制作的“绸缎”,再放好“三干三湿”素斋一盆,糖年糕、糖元宝一盆,此外还有水果、茶、酒等各色供品。在匾的边上点烛烧香,家人围站着作揖祭拜,之后,再用红纸作为封条,把竹匾与井口贴在一起,井就算是封好了。一直要到年初五再行祭拜,方可移开竹匾、汲水使用。

有意思的是,灶神和井神不仅一个加班、一个放假,待遇迥异,两者的形象也对比鲜明。灶界老爷是个老头,胡须髭髯修剪得整整齐齐;井神则是个孩童,眉清目秀、活泼可爱,叫作井泉童子。其他地区的井神,有美女形貌的,也有七尺壮汉,倒是我们吴地的井泉童子,细想起来更符合井水亲切、清澈、有人情味、孕育生机的特征。

在井水还没有开封、井泉童子还在年假当中,又有个神仙来“加班”了,他便是财神。苏州人除了常规的财神之外,还有自己的本土财神,叫作“路头”或“路头菩萨”。路头是正月初五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接路头”,要是能把路头菩萨接到自己家,给他祝寿、向他敬酒,菩萨一高兴……那一年的财运还用说吗?于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五的凌晨,鞭炮声震耳欲聋,每个路口都是人。甚至有些人家因为害怕路头被别人先接走,干脆将接路头的仪式提前到年初四的夜里,在仪式中进入年初五,他们相信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把路头接到了。接路头也“卷”起来了,年初四的夜里,家家户户开始“抢路头”。人们已经登场,神仙怎可延宕?苏州的财神,年初四就被迫营业,也跻身“加班”的行列了。

苏州人还挺公平。灶界老爷坐着听了一年的壁脚,那就请他过年加班;井泉童子提供了一年的好水,那就给他放个大假。那么既放到假又提前上班的路头菩萨呢?你觉得他平时是干活还是不干活?都说苏州是园林之城、风雅之府、工艺之都、鱼米之乡,其实这些都有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苏州人长久以来的灵活、机变、开放、包容的精神。敢为天下先,也敢调侃神仙,还敢让神仙“加班”,自己欢欢喜喜过大年,这种浪漫的想象力,也是苏州人出奇制胜的法宝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六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即将开幕
...、实验话剧、实景式沉浸式剧目、昆苏折子戏专题、苏州评弹专题等小剧场演出超100场,用先锋剧目、明星演唱会等吸引长三角青年人集聚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乐游江南聚焦旅游园林、饮食文化
2024-04-18 16:43:00
不听一曲《秦淮景》,等于没来过苏州?
...暴雨。晨曦初现时,苏州市中心的平江路老街上的琵琶语评弹馆照常开张。在与它一河之隔的对岸,人们排起长队。排队的人群里百分之八十都是年轻人,且多是女性。评弹馆第一场演出时间是10
2023-08-18 04:22:00
苏州保利大剧院“袁小良、王瑾评弹艺术人才培训班”开班
...苏艺术基金资助,苏州保利大剧院主办的“袁小良、王瑾评弹艺术人才培训班”正式开班。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骆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2023-02-13 20:56:00
苏州园区吴淞社区为新业态人群献上评弹盛宴
...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吴淞社区党委以“红浦雅苑,评弹天天说”为主题,唱演长篇弹词《智斩安德海》,邀请新业态从业者一饱耳福。清新婉约的琴声、吴侬软语的古韵,引得现场观众频频叫
2023-10-31 11:46:00
苏州评弹95后小伙火了,网友:始于颜值,敬于才华
近日,一位表演苏州评弹的95后男生,冲上热搜。评弹是一种以吴语为唱词的曲艺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岁的戈梽臣出身于评弹世家如今学习这项技艺已经十年了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少网友
2023-09-07 15:24:00
...说,苏州人连拌起嘴来都是嗲嗲的,那用苏州方言演唱的评弹就更不用说了。评弹传承了四百多年,有二十多种流派。在苏州平江路,每走几步就能找到一家可以听评弹的茶馆。人们坐在茶馆里,听
2023-07-22 09:37:00
苏州北桥街道灵峰村:评弹进乡村 雅韵润民心
...道灵峰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为期将近半个月的苏州评弹演出。当日下午,住在附近的村民早早就到达了演出场所,还有不少人也特意搭公交从别处赶来,还未开演整个书场就已座无虚席,十分
2023-10-17 15:32:00
苏州园区淞泽社区以评弹与故事传递新风尚
...,开展公益绘本课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评弹艺术的现代演绎4月19日,在淞泽书韵评弹书场,吴中区评弹团为社区居民献上一场主题为《移风易俗新风赞》的弹词表演。此次表演
2024-04-22 12:10:00
继相声京剧鼓曲后,郭德纲要拯救第四个曲种,德云社再跟官方合作
...,共同举办南北民间艺术交流演出。此次演出将包括苏州评弹,郭德纲将尝试重振这一第四流派。苏州评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其集评话和弹词于一体,故称苏州评弹
2023-07-03 22: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