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丹崖霞驳……”这些信息,都将周处读书台锁定于江宁路老虎头44号。该处为一略高出四周平地的高阜,形似土台。在古代,台就是指一种既高又平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一般为四方形,供人眺望或者游览。文人墨客多依傍于此...……更多
正式官宣!南京发现三国张昭墓
...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张昭(中)和诸葛亮南京老城南“老虎头”原来是“娄湖头”你知道吗?在南京老城区,也可以寻迹这位传奇的“娄侯”。在人气爆棚的老门东附近,有个地方叫“老虎头”。有学者认为,这里原来正是张...……更多
江苏南京:灯彩点亮老城南 秦淮河畔年味浓
...频道第37届中国·秦淮灯会启幕。人民网 冷金明摄人民网南京1月17日电 (冷金明、马晓波)秦淮灯彩,是南京的新年盛景。近日,第37届中国·秦淮灯会正式启幕,本届灯会设置了夫子庙核心景区展区、十里秦淮水上展区、老门...……更多
...,因以为名。”在人气爆棚的老门东附近,有个地方叫“老虎头”,这也和张昭有关。陈作霖《东城志略》云:“娄湖者,吴张娄侯昭所开也……今湖久涸,而乱石狰狞,俗称‘老虎头’者,娄湖头之转音也。”夏仁虎《秦淮志...……更多
江苏南京:全市唯一,这里如何做示范?
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秦历萱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秦健严玲田诗雨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秦淮区作为南京市唯一代表成功入选。“特而精,最南京”,秦淮区区划面积49.11...……更多
...防汛挡门,几场大的秋雨没再出现积淹水的情况。”家住南京市秦淮区观门口小区的李女士说。积淹水点改造向来是老城治理中的难点。2023年,南京市秦淮区治养双修,共完成观门口北村、四方巷2处改造;夯实排水设施根基,...……更多
最高47轮竞价,总成交额22.82亿元3幅宅地均溢价成交,南京土拍“热气腾腾”南报网讯(记者何钢)6月19日,南京土拍“热气腾腾”,3幅住宅用地全部溢价成交,成交总价22.82亿元。其中,河西南一幅宅地经过47轮竞拍,溢价超1...……更多
非遗虎头鞋时尚穿搭走红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南京“针匠”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非遗虎头鞋时尚穿搭走红融入各种时尚元素的虎头鞋新中式搭配虎头鞋?4月28日在南京新街口,南京“宁工享·工匠工坊”集市活动上,南京市非遗项目虎头鞋制作技艺传承...……更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通讯员秦萱春和景明。明城墙下、秦淮河畔寻常巷陌焕发着勃勃生机,更展现了内核发展动力。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如何继续加速奔跑?“城市更新”成为秦淮区的破局点。抓...……更多
用脚步探索美好 用行动践行公益“行走南京”邂逅美好生活南报网讯(记者唐婷婷高雨薇张彪)晴空碧蓝,树色斑斓。11月25日上午,数百名热爱运动、热爱南京的市民网友相聚东水关遗址公园,参加2023南京网友节系列活动—...……更多
...上紧临医院、学校,人多巷窄,路上又堵又脏。”近日,南京市秦淮区罗廊巷完成出新,居住在附近的张大爷说,“从‘脏乱差’到整洁美丽,卫生环境好了,出行方便了,心情也舒畅了。”朝天宫街道是南京人口集中的老城区...……更多
江苏南京:灯如昼 璀璨灯彩绘长卷
...彩。昨夜,第39届秦淮灯会夫子庙核心展区灯火璀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严玲漫步十里秦淮,穿梭青砖黛瓦间,驻足在花灯烂漫处,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夫子庙景区的街巷里挂满了彩色的灯笼,创意十足的各种...……更多
南京推出3幅宅地下月竞拍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容积率低、地段优越南京推出3幅宅地下月竞拍本报讯(记者 何钢) 昨天,我市发布《南京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此次共挂牌推出3幅宅地,用地总面积约7.03公顷,起拍总价19.7亿元。地块...……更多
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传统风貌门东饮虹园地块将开启城市更新南报网讯(记者严玲田诗雨)记者了解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近日对门东饮虹园地块城市更新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批前公示。片区计划采用“留改拆”的...……更多
多方发力打造精品街巷,南京秦淮城管助力老街焕新,看看吧
南京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仁寿里位于城区中心位置,东起三条巷,西至四条巷,全长仅有183米。其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人员往来频繁,地理位置优渥。毗邻五老村小学,坐拥不少知名“网红”品牌。一方面,因地处老城,地面、...……更多
...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本报通讯员 奚巍蔚 殷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老城南核心区域的小西湖片区,是南京市老城保护更新的重点示范项目。其中全长300余米的小西湖路是片区内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前由于年久失修,路人走...……更多
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在汉上演,讲述老旧街区改造中的深情陪伴
...、叫卖烧饼的小贩、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员……5月14日晚,南京市话剧团打造的原创话剧《南京有个小西湖》(原:话剧《小西湖》)在临空港大剧院精彩上演,这部话剧根据南京小西湖街区改造的真实故事创排而成,为观众上演...……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王生:全力跑出“产业强市”秦淮加速度□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 严玲 通讯员 秦萱“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以‘新春第一会’的奋进姿态,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充分彰...……更多
江苏南京:明代观灯盛况“再现”白鹭洲公园
...,与白鹭洲公园《上元灯彩图》非遗艺术展交相辉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访明代《上元灯彩图》描绘的观灯盛况,将以灯彩形式“再现”白鹭洲公园;声、光、影等现代高科技...……更多
石门坎社区医院“牵手”护理院“送医上门”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医养“融”合,老有“医”靠!石门坎社区医院“牵手”护理院“送医上门”签署医联体服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群体不仅需要老有所养,还需要老有所医。为提高老年人护理服务水平,4月25日...……更多
非遗传承人吴丽花:虎头鞋成国潮品牌
改进后的虎头鞋依然坚持纯手工制作在江苏南京的石臼湖畔,流传着一种饱含吉祥与祝福的传统手工艺——虎头鞋。吴丽花,这位来自溧水和凤镇骆山村的非遗传承人,正是这个传统工艺的守护者与创新者。如今,虎头鞋不仅...……更多
创新江苏|金陵文旅热 梅雨浇不灭
...”江苏调研采访团秦淮河上画舫起点处。人民网 余乐摄南京正当梅雨季。6月29日下午大雨倾盆,到晚间转为细雨。当晚,人民网“行进中国”江苏调研采访团走进最具南京味儿的老城南。秦淮河边,桨声灯影依旧,排队等待泛...……更多
灯影摇曳人流如织 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客来到夫子庙花灯市场,逛灯市买花灯,喜迎元宵佳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殷学兵蛇年新春,五湖四海的游客竞相奔赴南京过大年。春节假期,秦淮区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更多
秦淮灯会上灯咯!
...春全国主会场活动暨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亮灯仪式,在南京白鹭洲公园拉开帷幕。雨润金陵万物生。昨晚一场不期而遇的冬雨,给“点亮中国灯共筑中国梦”的龙年灯会增添了如梦似幻的浪漫色彩。随后播出的全国灯会集锦视...……更多
...更有“烟火气” 秦淮区招募主理人,签约进驻小西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朱老板,房子装修得怎么样?”“还有10天就结束了。”8月16日,在小西湖23号院落,南京太平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刘海涛走...……更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储笑抒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在通济门外分作内、外秦淮河两股,分别于南京老城南的巷陌间流淌,又在水西门外的西水关处再度汇合,滔滔奔流向长江。历史上,水西门一带也因此成为一处观...……更多
...5月10日至11日,泰国政党及各界青年精英干部考察团访问南京。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进南京滨江规划建设展示中心、爱情湾生态公园、南京城墙博物馆和小西湖街区等地参访、交流,近距离感受南京的生态之美和有温度的城市更新...……更多
南京市第四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出炉
...日报客户端小松涛巷、石榴新村、中央商场、黑廊巷……南京市第四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出炉,共涉及居住、生产、综合3类7个项目。小松涛巷地块传承历史文化,完善居住功能小松涛巷地块位于秦淮老城区太平南路沿线,总面...……更多
中国最小的鸟是蜂鸟,长尾山雀现身南京
近日,在南京中山陵的小九寨沟里,数十只体型小巧可爱、体长约乒乓球大小的小山雀飞临梅花树林中。图为长尾山雀现身南京图为长尾山雀现身南京图为长尾山雀现身南京这种可爱的小鸟一只只从梅花树的枝间突然飞至另一...……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近年来,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街道挖掘整理、活化利用儒学文化、科举文化、城墙文化、民俗文化、六朝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以夫子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