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王生:
全力跑出“产业强市”秦淮加速度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 严玲 通讯员 秦萱
“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以‘新春第一会’的奋进姿态,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决心。”2月20日,秦淮区委书记,市南部新城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会紧紧围绕市委全会确定的“3610”目标任务,提出了“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的奋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营造新质生产力的新生态”三个方面,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强市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指导性。秦淮区将不折不扣把此次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抓产业、抓创新、抓项目,努力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产业强市中贡献秦淮力量。
作为“特而精、最南京”的中心城区,秦淮基于现有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科学布局了白下高新区、老城南、新街口、南部新城四大产业功能板块,形成了特色鲜明、各具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去年以来,秦淮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产业强市部署要求,立足四大板块功能定位,在特色化、差异化、集聚化发展上持续发力,产业发展的亮点和成效不断显现。具体体现在“三个新”。
科技创新释放“新动能”。作为全省面积最小的城区,秦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努力走出一条老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增效,去年完成都市工业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4.9%,成功引入和成显示先进制造业项目,实现全区首单“工业上楼”。着力提升创新主体培育质效,积极推动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集聚,去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实现72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主导产业焕发“新活力”。秦淮是传统服务业大区,坚持做强主导产业,加速推动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高端化、现代化水平。积极融入服务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新街口商圈功能提档和消费业态创新,去年引进各类商业首店、旗舰店93家,新增特色消费场景214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不断放大金融产业支撑作用,大力拓展消费金融、数字金融、文化金融等为特色的金融产业链,去年实现金融业营收1150亿元,同比增长12%。持续深化文商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202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60亿元,接近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4。今年秦淮灯会被选定为“点亮中国灯”——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全国主会场,春节假期全区接待游客总量达480万人次,相较2019年、2023年分别增长76%和36%。
项目攻坚实现“新提升”。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紧盯主导产业和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上门招商、精准招商,去年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部企业23家、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5个。紧紧扭住重大项目这个 “牛鼻子”,全方位强化要素保障,去年完成新开工项目15个、竣工17个,省、市重大项目均达超序时进度,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多亿元,同比增长17.9%。
如何布局产业发展,进一步为产业强市贡献力量?王生介绍,今年,秦淮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结合区情实际,加快实施“4+3+4”现代服务业强区行动,坚决打好抓产业、强经济、促发展的主动仗。重点做到“四个强化”: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秦淮区将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要求,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一园一巷两湾区”空间布局,搭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优质科技型企业落户。整合工业用地和闲置厂房,聚焦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装配等环节,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都市工业“上楼发展”。
强化主导产业支撑。秦淮区将注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持续焕新中央、新百等商业综合体,推出金陵中环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打造更多商贸发展新增长点。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针对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面临的挑战,进一步修订完善支持政策,大力谋划新业态、新模式。将持续做好文商旅融合这篇文章,启动实施夫子庙、门东新一轮提升行动,加快越城天地、西五华里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黄金资源”产生“黄金效益”。
强化新兴产业培育。秦淮区将聚焦物联网、车联网等优势赛道,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开放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南部新城自动驾驶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大厦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争创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元宇宙领域成果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转化等领域持续发力,超前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强化精准高效服务。秦淮区将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常态问需”,用足用好惠企政策,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围绕融资、法律、营销、物流、用工等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助力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生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