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变迁中的三个‘南京’城市与它们的故事
江苏省省会南京,如今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令人向往的城市。然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却并非一成不变。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至少7个城市被冠以“南京”的美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要属朱元璋的南京、李隆基的南京和赵构的南...……更多
瞄准三个方向,全面促进新型消费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新词解读何为“新型消费”?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教授彭冲认为,其是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迁以及体制机制变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在行为、内容、场景、群体和模式等方面展现出的新...……更多
南京市第四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出炉
...日报客户端小松涛巷、石榴新村、中央商场、黑廊巷……南京市第四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出炉,共涉及居住、生产、综合3类7个项目。小松涛巷地块传承历史文化,完善居住功能小松涛巷地块位于秦淮老城区太平南路沿线,总面...……更多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传播量破亿——数字技术赋能 长江文化出圈
...现“长江文化”的艺术探索在金陵起笔。由省委宣传部、南京市政府主办,南京市委宣传部、江苏有线承办的全球首个长江主题数字大展以“何以长江”为名,日前在江苏大剧院开展。截至目前,长江文化数字大展相关内容的传...……更多
《“小美好”中国行》第二季寻味南京,探寻四方烟火里的金陵故事
...期“美好品鉴团”邵圣懿、周九良、⻢旭东、许诺将走进南京,寻味精致讲究的京苏大菜,品尝街头巷尾馋人的秦淮小吃,感受这座古城所独有的市井烟火和雅致风情。古菜上“新” 邵圣懿许诺寻味典籍美馔说到南京美食,自...……更多
百子亭天地预计下半年开放
...地。市建委供图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作为南京第三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百子亭片区近日迎来新进展。记者昨日从市建委了解到,该项目一期北侧建筑基本完工,南侧历史风貌区修缮进度加快,预计今年下半年,...……更多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座国家公祭鼎,凝固着国家记忆,见证着民族勇毅前行;一套公祭读本,承载着一代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平心声;一张全家福,见证着从幸...……更多
...梧桐引凤凰传说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提到梧桐,相信很多南京人脑海中呈现的是在市区道路两侧葱葱茏茏、遮阴避日的行道树。这些梧桐行道树,伴随着南京城百年的变迁,是“土生土长”的“金陵人”,百年的成长,让他变得...……更多
...讯(记者余梦迪)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11月3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寻访阅读行动第41站以“沐浴真理之光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开展专题活动,寻访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金陵饭店、南京港新生圩港区等代表性点位,...……更多
本报讯(记者何洁)南京城墙是一本无字的史书,散发着雄厚的底蕴与磅礴的力量。近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南京城墙博物馆,共同开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志愿服务活动,20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启了“旷世...……更多
用24+城市微展,走近南京的“长江之歌”
交汇点讯 24场微型展览将在南京“共奏”一座城市的长江之歌。10月21日下午,作为2023南京文化艺术节重点活动,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在扬子江生态公园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城市微展以“一座城市的长江之歌”为...……更多
侯印国: 让历史烟火照见今日生活
...籍,用现代视角趣味解读历史细节。他追逐新闻热点挖掘南京文史“冷知识”,探寻其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在他看来,溯古论今,更能看清历史细节的流淌本期人物: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文史作家 侯印国本报记者 芮...……更多
新华全媒+丨为真相搜证,为历史存证——三个“搜证人”的故事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题:为真相搜证,为历史存证——三个“搜证人”的故事新华社记者蒋芳、邱冰清今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从梳理档案、搜寻物证,到“找回”更多遇难者姓名;从为每一位幸...……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探源历史变迁,赓续金陵廉韵明孝陵博物馆举办长江文化专题廉政展本报讯(记者 祝东秀) 5月10日,“澄波千里——长江文化里的金陵廉韵”专题廉政展在明孝陵博物馆拉开序幕,讲述了与南京有关的治水...……更多
首部民事检察题材电视剧《第六检察部》剧本研讨会在京召开
...委员会主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大道文化传媒(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电视剧剧本《第六检察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董涛,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广...……更多
...04月22日 09版)【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谈】我亲历了近30年来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变迁,觉得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有两个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5年初,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坚持“科...……更多
《繁花》火爆两岸:很多台湾民众都有着浓厚的“上海情结”
...曲及音乐,都成为大家搜索、讨论和追捧的热门话题。从南京路、黄河路、和平饭店到排骨年糕、鸡脚爪、宝总泡饭等都引发众多回忆和共鸣,并延展到线下的追溯和打卡。2024年的第一部爆款剧,非《繁花》莫属。对许多台湾...……更多
想打卡《繁花》同款?就在身边!几十年没变过,几代人都喜欢
...好的“上海味道”——电视剧中同款复古奶箱奶车将亮相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东一美术馆一楼欢迎市民游客现场打卡; 也可以像阿宝一样,乘坐公交车,放慢速度,静心感受城市的变迁,1月中旬起13路,15号起824路、830路、927...……更多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登上了人民日报:不断深化中国城市史研究
...,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作为“五都”进行论述,开启了我国早期城市史研究。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更多
博物馆的窗“封印”南京美景,看看吧
...翠流金,绝美如画,流动暖意,渲染秋冬的美好。最近,南京朝天宫600多岁的银杏树火了,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亲手种植,红墙黄瓦、飞檐翘角,与冬日暖阳下的银杏相映成趣,随手一拍就是国潮;六朝博物馆三楼的“最美一扇...……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感受改革开放45年南京巨变“我和我的城市·南京”线下城市巡礼活动举行本报讯(记者 余梦娇) 12月23日—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总站、央视网联合南京市委宣传部发起的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更多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艺璇南京,这座历经兴衰起伏、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时间的长河中酝酿出独有的气质和深刻的内涵。近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开讲“智者南京的三张‘面孔’”,...……更多
...,俯首闻香,这是理想的城市空间居住地。2020年以来,南京市聚焦城市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三年期间建设完成64处“口袋公园”,让“方寸美”营造出居民家门口的“微幸福”,眼下,南京市绿化...……更多
一宴一味 美轮美奂 茅台喜宴美遇津门
...作为2023年贵州茅台酒(喜宴)全国鉴赏会的收官站,从南京到天津,温馨家宴里的频频碰杯是“和平之美”的美好触发点,让消费者在沉浸式的场景中品味贵州茅台酒(喜宴)的文化。 为“喜”而来 家宴时刻 “天津,富有历...……更多
江苏南京:在颐和路,老房子里有了新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肖凡 通讯员鼓轩近日,在南京颐和路街区,法桐摇曳,斑驳的树影掩映着铁艺露台和复古路灯,红墙灰瓦的洋房别墅古典内敛,将人们的思绪拉回百年前……“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地处南...……更多
壹点舆见 | 由 《繁花》热播看影视剧如何赋能城市营销
...黄沙的景象;《乔家的儿女》中一家人畅谈心事常前往的南京古城墙;《陈情令》取景地贵州美轮美奂的喀斯特地貌。上述富有地域特色的场景出现在影视剧中,生动地展现取景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传统民俗等,成为观众...……更多
江城共生的金陵故事:当奔涌长江邂逅梦里水乡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南京11月27日电 题:江城共生的金陵故事:当奔涌长江邂逅梦里水乡中新网记者 杨颜慈依江而生,伴江而兴,拥江而美。绵延千年江南文脉的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历史古都、文化重镇。千百年来,...……更多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1949年4月20日至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发起解放江浦、浦镇、浦口的三浦战役取得胜利,对南京的迅速解放起了重要作用。为纪念三浦战役胜利75周年,4月21日,南京江北新区举行系列纪念活动,让...……更多
南京城墙富贵山绣球花盛放迎客
最近,南京城墙富贵山登城口附近的绣球花迎来了盛放期,洁白的花朵在古城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赏花拍照。这片绣球花位于南京城墙富贵山段下,是近年来城市绿化工程的一部分。随着...……更多
传承与交流张园海派文化 《海上名园》新书发布会及心阅张园读书会举办
...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当代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位于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依托具有百年历史的成片石库门建筑为载体,记录了大批名人足迹和历史典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城市更新不仅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节特稿丨杨柳:春节记⑧——磨盘
磨盘文/杨柳我们去大伯家串门,刚走上阶沿,就听见屋里吵得不可开交,大伯的声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那妖精就莫想进我杨家的门
2025-02-08 07:03:00
嘉庆当了三年儿皇帝,受尽了委屈,亲政后马上反击对乾隆发泄不满
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第一个有太上皇称号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其后,获得太上皇这个称号的又有十几人,依次是刘邦之父太公、北魏献文帝
2025-02-07 22:52:00
龙啸云死后,你看林诗音嫁给了谁?夫妻生下一子,爱上林仙儿女儿
江湖中无人不知小李探花的大名,小李探花李寻欢,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他们一家就出了七位进士,父子三人更是高中探花
2025-02-07 21:44:00
中世纪最大会战的统帅是谁?是这个12世纪中国北方的失败者
历史上不靠谱的数字记载很多,有人会拿咱们的史书说事,说中国的百万大军是虚构,这就存粹是读书少,洋鬼子的纪录更加夸张。中世纪的欧洲战史动辄就是十字军遭遇了几十万异教徒骑兵
2025-02-07 21:45:00
为什么那么厉害的诸葛亮,曹操没对他评价一番?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个问题还挺有趣的,基本上我们了解三国的这段历史都是从三国演义上知道的,但这个毕竟是一本历史的小说,只是遵循了一些主要的脉络
2025-02-07 21:52:00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话,“皇帝多奇葩,明朝特别多”,但奇怪的说,明朝不仅没有因为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而短命早亡,反而存在了近300年时间
2025-02-07 21:54:00
中国古代的神医,寿命都很长
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应该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神医了,他们生活的朝代不一样,但都留下了精湛的医术和不朽的佳话给后人
2025-02-07 22:10:00
古代这两人有多可惜?只差一步就统一天下,却偏偏没走好最后一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群雄混战的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5-02-07 22:12:00
49岁的女博士履新重庆师大党委书记,优雅干练,曾任重庆二师书记
2023年9月,49岁的张艳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有网友认为,张艳博士以思想政治工作见长,她的经历和领导能力表明她非常适合担任师范大学的领导
2025-02-07 14:39:00
身世富贵、倾国倾城的她,曾14次怀胎,36岁离世
李鸿章身为清王朝的一员大臣,曾拥有过荣华富贵,而这些富贵不但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反而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他的子孙后代依旧富贵如初
2025-02-07 15:01:00
一场空前大灾荒下的众生相
光绪初年(1876-1879年),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1877、1878年尤甚,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
2025-02-07 15:12:00
0.08毫克能让人致死,知道我国最毒的蛇有多毒吗?咬后几乎没痛感
大自然是平衡的,有生物赖以生存的一面就一定有它相应的天敌和弱点,人类虽然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大脑来做很多事情。大象虽然笨重
2025-02-07 15:14:00
高官死后,家族成“中国最牛豪门”,背后这位母亲有多厉害?
#妈妈的时光故事#华人星光原创内容作者:华人星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一位好母亲,足旺三代人,今天是母亲节,讲一位中国妈妈的故事
2025-02-07 15:53:00
《康熙王朝》康熙最疼爱的女儿蓝齐格格:生前当工具,死后更悲惨
文/陈澄原创不易,请关注转发。1.怒摔八音盒,与康熙决裂蓝齐儿回京城看探亲,没有看见父亲和母亲在一起,便起了疑心。她根据好心太监的提示
2025-02-07 15:56:00
徽州年俗“上九”庙会
徽州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各种庙会的“洗礼”,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神鬼合一菩萨老爷的保佑,庙会伴随着每个徽州人的成长。如徽州区岩寺镇每年正月初九的举行“上九会”
2025-02-07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