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国家公祭日,让复兴之梦点亮和平之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3 10:21:00 来源:中国网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一座国家公祭鼎,凝固着国家记忆,见证着民族勇毅前行;一套公祭读本,承载着一代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平心声;一张全家福,见证着从幸存到幸福,也见证着家族记忆的代代传承;一枚紫金草徽章,象征着两万五千多名紫金草志愿者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平凡……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山寒水冷,警报凌厉。民族之耻,永不敢忘。这是人类望向和平的“共同记忆”,这是国人缅怀英灵的“共同记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入侵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是血与泪的记忆,更是民族心灵深处难以消弭的伤疤。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座城市的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从2014年至今,十年里的每一张面孔、每一次讲述、每一段故事,都是对历史的作答,都是对和平与爱的呼唤。

以国之名,悼我殇胞。2017年9月4日,南京成为世界第169座、中国首座“国际和平城市”。2018年12月13日,《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施行,将国家公祭日当天全城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时至今日,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然而,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40位。时代车轮滚滚,见证者正在凋零;但,国家的伤、民族的痛、历史的真,不曾淡忘,也不敢淡忘。逝去的是面孔与岁月,笃定的是真相与史实。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不曾淡忘、不敢淡忘的历史,便是叫做“国家记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设置有一个名为“12秒”的装置。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掉进黑色的水面,象征着80年前的那场浩劫中,平均12秒就有一个生命永远地消逝。“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留言区,“历史”“铭记”“和平”“勿忘”“中国”等,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每一次公祭仪式上,青少年代表们都会朗诵《和平宣言》。当饱含深情、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公祭广场,也传达着亿万国人的共同信念:守护人类福祉,捍卫和平发展。

我们向往光明,绝不淡忘黑暗。习近平总书记说:“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盛世如所愿,砥砺复前行。今日之中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恰在于14亿多人民踔厉奋发的奋斗,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浩荡篇章落笔在时代绘就的寥廓画卷之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汇聚成以国之名守望和平、以国之名砥砺向前的澎湃力量。

每年的12月13日,所有国人都应记住这一天。因为,30万逝去的鲜活绽放的生命,都曾是我们的手足。最好的纪念,不是踟蹰于逝者的血泊,而是在勿忘国耻的警钟里积蓄圆梦中华的共识。因战争而蒙尘的城市,终因和平而闪光。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而今,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金陵城内,扬子江畔,以国之名,遥祭历史。在缅怀哀思中凝聚奋进之力,在哀思中点亮和平之光,这是时代的责任,亦是国人的担当。

编审:高霈宁 唐华 蔡晓娟

【责任编辑:高霈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2: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祀我国殇,和平之路“笃行”不“独行”
□文/张文婷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12月13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纪念活动,追忆苦难的历史、缅怀受难的同胞、祈求和平的未来。沉痛的记忆
2023-12-13 11:55:00
南京青少年铭记历史向未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南京市滨江中学《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授课现场。 学校供图南京一中国际部学子参加“行前一课”活动。 学校供图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2023-12-13 06:28:00
牢记历史 祈愿和平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各界人士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牢记历史 祈愿和平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老兵代表出席国家公祭仪式。 国际友人出席国家公祭仪式。社会各
2023-12-14 06:46:00
“12·12 和平之夜”:为逝者哀 为和平祈
...读“12·12 和平之夜”:为逝者哀 为和平祈中山门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曾孙女马雯倩,和大学生青年一起,用声音守护这座城。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本报讯
2022-12-13 00:51:00
抗战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抗战馆供图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 今天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
2022-12-13 14:53:0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国殇,自强不息!
...子被铭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无法忘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一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铭记国耻,更是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激励全国人民为
2024-12-13 12:16:00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悼念仪式
...员 李子娴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文)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为沉痛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牢记耻辱与灾
2023-12-14 00:44:00
国家公祭四部主题文艺作品,用文艺形式呈现85年前的历史记忆
...。”1937年,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85年过去,当年的幸存者们逐渐老去,但历史的真相仍需一代又一代人讲述下去。为了让人们
2022-12-14 23:18:00
江苏南京:和平之声 声声入耳
...”的“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活动举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领诵者和青少年学生肃然而立,深情诵读《南京大屠杀真相——中方史料》 ,用声音接力,为和平
2024-12-13 09: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海外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严冰)从交通运输部获悉,8月10日中午,随着省道S104线兴隆段最后一个断点难点打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因山洪灾害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
2025-08-10 18:24:00
眼下正值升学季、招生季,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通过虚假宣传、违规承诺等手段设置“招生陷阱”,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5-08-10 18:30:00
每周25班!支支串飞打卡贵州美景
贵州的“空中旅行网”又上新了。8月10日起,贵阳往返兴义航线每周再增7班,加密后达到25班,相当于每天平均3-4班,两地往来更灵活
2025-08-10 19:14:00
江苏移动“爱家小屋”扬州亮相 科技赋能智慧家
8月9日,在千年运河的潋滟波光与现代光影交织的扬州运河大剧院,“爱家·爱音乐”——江苏移动2025爱家小屋环省行第三站如约启程
2025-08-10 17:52:00
来贵州,一“浪”接一“浪”
这个暑假,贵州正以23℃的平均气温,把欢腾藏进了山野与溶洞,以及市井的烟火气中,将独属多彩贵州的“浪”演绎得淋漓尽致。黔东南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贵州的“浪”
2025-08-10 18:12:00
鲁网8月10日讯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8月7日,莒南县道口镇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抢险及群众转移演练活动,以实战化训练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5-08-10 11:26: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公布,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太阳山上》入选
2025-08-10 11:50:00
消防员张一:冰冷江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抢险救灾 先锋力量】连续数小时浸泡在冰冷的激流中,体温一度降至34.7℃,29岁的黔西市消防救援大队金凤大道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张一冷得浑身发抖
2025-08-10 13:30:00
8月10日上午,津沽文化学者、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先生在新华社区学院为观众作了《70年回顾与思辨:我的津沽文艺之路》的主题讲座
2025-08-10 14:53:00
在人工智能都能写论文、验真伪的2025年,一位自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却大摇大摆走进全国中小学、医院和企业。荒诞的是
2025-08-10 15:04:00
记者从广东省疾控局了解到,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广东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2025-08-10 15:20: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8月10日13时30分,经过现场30多台套大型机械设备、近200人连续24小时的抢险作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的S104线兴隆2号桥成功通车
2025-08-10 15:5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崔萌华 通讯员 戚丽丽暑假期间,环翠楼街道各社区精心策划系列文化活动,以“儿童友好”为底色
2025-08-10 16:49:00
警方通报“树拍”涉嫌集资诈骗案:多名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8月10日,山东临沂市公安局罗庄分局发布通告,称对王某庆、崔某龙等人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经查,2024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庆
2025-08-10 16:57:00
避暑纳凉贵州行|从江加榜梯田景区:“全员服务官”让游客宾至如归
清晨七点,加榜梯田的云海还未散去,摆渡车司机张秀贵已擦拭好车窗,在后备箱备好雨具和医药箱。“您好,小心台阶!”见到拖着大箱子的广东游客李雯
2025-08-10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