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龙骧华夏——中国古代龙砖特展开幕
“龙骧华夏——中国古代龙砖特展”于2024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在胶济铁路博物馆东二楼开幕。按照断代顺序展出西汉至南北朝时期龙纹古砖实物近百种。作为龙纹古砖研究的新成果,《两汉魏晋南北朝龙纹砖谱》同时...……更多
应合理选址建设“华夏文明博物馆”
...盟中央委员、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应合理选址建设“华夏文明博物馆”“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一路流经9个省区入渤海,孕育出河源文化、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共同构成绚烂...……更多
清朝承认宋朝是正统的原因有哪些?
...朝,曹丕名正言顺代汉禅也被排斥为闰朝,赢秦是标准的华夏,曹魏是大汉的魏王尚且不算正统,金朝崛起算外夷中的外夷,而且金人背叛契丹,屠戮中原破坏三恪,连衍圣公都是自己随意册封,显然没资格成为正统。 五帝三...……更多
江山如画丨黄河魂、华夏根,在临汾寻找穿越时空的答案
...汾启动。采访团在对临汾文化资源的探寻中,深切感受着华夏文明之肇端、最初中国之精神。11月27日,山西临汾吉县,航拍黄河壶口瀑布壮丽景观。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大河流金,壶口喷涌黄河大合唱“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更多
味道鲜美的鳝鱼,为何被耽误了三千年
...将捕获的鱼类作为食物。这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伴随着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在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中,鳝鱼是个相当特殊的存在。中国人食用鳝鱼的历史相当悠久,几乎和鱼类同时成为人类的食物,但是,从有记载开始,鳝鱼...……更多
中国的夏朝是否存在?夏朝的国都究竟在哪里
...正因为如此,以尧舜禹仁爱思想奠定的夏文化、夏文明、华夏文明,才成为后世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认同。“商汤伐夏”正是发生在公元前1600年前,北方黄河流域以商部落为首领的部落集团,发动的对南...……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冲突不断杀戮频繁,但文学却蓬勃发展
...们也知道,和平、稳定、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始终都是华夏文明历史发展演进的主题,这也是今天多元一体华夏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也正因如此,在时代愈发混乱,民族矛盾愈发尖锐的时期,其背后酝酿着更深...……更多
夏王朝为何难觅踪迹
...夏王朝,被中国各种文献典籍记载于历史文献中,是中国华夏文明的起始。夏王朝470年的历史与554年历史的商王朝被明确记载于《史记》中,商王朝已经通过殷墟考古遗址的发掘、郑州商城的考古发掘以及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得...……更多
追问|复旦分子考古团队破解“胡汉混血”北周武帝死因之谜
...(公元543至578年)在位期间,大举实行军政改革,并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史书记载:“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此其志也。”然而公元578年,年仅36岁的武帝在亲征突...……更多
...年间历史混乱,背景复杂,政变频发,宗室相残,夷人对华夏百姓报复性的屠杀。各种势力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堪称华夏文明史中最黑暗的篇时代。北方的夷族趁虚进入中原。对华夏民族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更多
...2年10月,青年历史学家李硕所撰写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引发国内社科界高度关注。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李硕3月15日下午在个人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则自己已罹患重病的消息。李硕在朋友圈透露,“从2月18日,在巴...……更多
盘点郑小山高徒,最后一个你绝对不知道
...兼职教授、西北大学苗阜曲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艺术教育首席专家”。这重重肯定的称号,在曲艺界也算独一份。除了苗阜,郑小山的爱徒还有王筱磊。王筱磊,1996年,在西安人民广播电台从事主持人...……更多
...丽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更多
...中华民族的孕育与起源,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华夏族的形成与崛起、“华夏—四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等重要史实;第二阶段为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记述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发展与巩固,...……更多
...中国航天飞船“家族谱系”一脉相承,它们既始终承载着华夏儿女的航天梦,又不断开拓出探索太空的新征程。“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当年我们便以传承千年的浪漫神话将中国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绕落回”三步...……更多
科技考古团队复原古代帝王容貌
...史书记载,宇文邕(公元543-578年)出身鲜卑族裔,统一中国北方后,他雄心勃勃准备“平突厥、定江南”,可惜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与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合葬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的孝陵。复原中国古代帝王容貌,最大的困难...……更多
中国科学家发现九江江夏鱼“兄弟姐妹”
...的浅海海域即九江海峡,纵贯东西、北临鄂豫古陆、南接华夏古陆。湖北武汉和江西武宁分别位于鄂豫古陆南侧和华夏古陆北侧,两地隔九江海峡跨海相望,最近处直线距离相距不足200公里。九江江夏鱼化石照片(盖志琨/摄)。中...……更多
“中关村地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走进中学思政课
...道联合中关村中学举办了一场特色思政课暨“中关村地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线下宣讲会,三位讲述人为中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2023年,中关村街道邀请来自地区各行各业的46位讲述人,依托46个故事拍摄了党中...……更多
浮动费率基金添新丁 华夏信兴回报管理费与规模挂钩
...受关注的创新型产品浮动费率基金传来新消息。10月9日,华夏基金公告旗下华夏信兴回报混合基金将于11月1日正式发售。作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大背景下的首批浮动费率产品,华夏信兴回报混合是市场上首只管理费与管理规模挂...……更多
中国上下五千年,那些没有历史记载的被称为什么时期?
...之后,就是有一定史料记载的五帝时期,我认为,也就是华夏族的成型期。我们常说的五千年文明,就是从有比较确定的时间的神农氏开始的。再说五帝,其实是先有炎帝才有黄帝,只是黄帝打败了炎帝,又挫败了蚩尤,最后建...……更多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古实验室,为郑州文物保护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考古院深入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化利用理念,通过考古博物...……更多
“我即将告别了”,46岁青年学者发朋友圈宣布身患绝症
...,还是那部读之让所有人震惊不已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也正是这部《翦商》,让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位“天才型青年历史学家”。2020年左右,因为女儿在成都出生了,李硕辞去了在新疆的工作,回到成都和家...……更多
华夏农耕文明四千年的主食争夺战,谁是最后的赢家
...的第一棵种籽开始,人类文明开始迈向向农耕时代前进。华夏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是最大的农作物起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华夏文明的主食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演...……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两会观点本报讯(记者 林焕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迈向全面建...……更多
...样的地位。南粉北面、秦辣晋酸、清淮重川,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有着丰富多彩的烹饪饮食文化,五千年传承的煎炸烹煮、锅碗瓢盆,让华夏文明飘扬着烟火气息!油条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人们明知他是一种“不健康”的食品...……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用好革命文物资源 聚合铸魂育人优势——临沂大学打造革命老区大学特色“大思政”教育体系革命文物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宝贵价值。在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临沂召开...……更多
...人民网哈尔滨1月18日电 (尚城)1月18日,“多彩研学游华夏——特色研学旅游主题日”活动暨南北研学项目合作对接会在哈尔滨市举办,来自全国20个省份34家研学协会、重点研学机构的100余位研学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商省际研...……更多
“何以为家——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展,首场论坛聚焦校家社协同育人
...展五千多年的文明,以“家”为原点的文化认同和传承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向上“慎终追远”,向下“生生不已”,“家”成为联通上下...……更多
坚持战略引领 华夏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华夏银行今日公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华夏银行秉持“可持续更美好”的品牌理念,着力促转型、调结构、增效益、防风险,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成绩单。截至报告期末,全行资产规模达42,547.66亿元,较上年...……更多
...。中华文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历史长河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为应对地理、气候等客观环境的挑战,促进人口繁衍生息,创造了以“诸子百家”开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兼容并蓄格局的序幕,以“四大发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