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巩固文化主体性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11 06:45:00 来源:四川日报

□刘容 艾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的坚持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有利于生动刻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象化特征,有利于巩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了新局面。

赓续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夯筑中华文化主体性历史根脉。从时间历程来看,中华文化大约根植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中华文明的曙光,及至大约6000年之前出现了大型聚落、祭祀中心等,距今5100年左右出现了早期国家的萌芽,之后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持续拓展巩固,中华文明思想理念、伦理追求和基本传统规范一直延续至今。黄河、长江、长城、大运河等,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其线性文化遗存的典型特征更能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连续性特征。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沿黄区域不断发掘的一系列重大考古遗址,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文明持续不断的历程。沿用至今的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体现了唐宋以来中国南北方持续不断的经济交往、交流以及地域上连续不断的密切关联。

激发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赋予中华文化主体性时代价值。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是连续性的主要活力来源和发展动机。中华文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历史长河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为应对地理、气候等客观环境的挑战,促进人口繁衍生息,创造了以“诸子百家”开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兼容并蓄格局的序幕,以“四大发明”为主要代表的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在以儒家文化为正统的发展趋势下,传统思想文化既连续又创新,催生了儒释道合流、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朴学的繁荣发展。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书院文化以具体的建筑形制、代表人物及传世典籍等,见证了中国学术思想体系在唐宋以后的播布、演变和流传。

巩固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加强中华文化主体性认同基础。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是国家、民族繁衍生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这种统一性源于思想文化的不断浸润,并在碰撞、交融过程中整合、统一,最终催生“大一统”的国家政治观。当国家遭受重大冲击,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广泛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仍然是促进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重要助推力量。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团结一致的意志、勇气和力量。历代长城的修建和加固,从建筑形制上来看,是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延续,见证了中原华夏民族和少数民族连续不断的交流、交往、交融,最终融合一体的历程。

涵养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扩大中华文化主体性感染力量。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连续不断,重要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系统,善于吸收借鉴不同文明的文化精髓。这个突出特性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地域文化,比如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等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发展;华夏民族与边疆游牧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吸收、同化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物质文化以及思想文化。黄河长江流域的各种古驿道、古码头、茶马古道、香料古道等,也都充分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民族融合、区域互通的发展过程。

延续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增加中华文化主体性国际声誉。“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没有大规模对外扩张,这是中华民族追求内在秩序平衡稳定、朴素内敛的特质决定的。这种特质的形成源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应对挑战必须团结统一、抱团发展,共同维护内在秩序。加之,华夏民族作为传统农耕民族,对农业生产漫长周期的等待及丰收的期待,都需要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守时顺势,这都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最主要的精神内源支撑。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但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繁衍,持续巩固更长久的和平统一,从不放弃顽强抗争。长征就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正是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维护和平、爱好和平,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历史见证。

[作者分别系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文系重庆社科规划2023中特理论重点项目“推动重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2023ZTZD15)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的基本路径。“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主体性。一个民族只有有了文化主体性,才能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自立自强。这种主体性既体现于文明扎根的物质生产条件之中,又体现在其
2024-02-21 15:07:00
...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就是党领导人民在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集中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2024-02-09 23:24:00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强化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也为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文化根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特别是“第二个结合”
2024-02-14 06:01:00
...明,不能机械式固守中华文化传统,而应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基础上,继续坚持开放姿态,充分吸收借鉴当代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 二、主体维度:理解中
2023-11-10 09:52:00
传承千年文脉 谱写文明新篇
...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空间,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刻
2023-06-11 10:57:00
...度,努力推动现当代文学研究增强文化自觉性、巩固文化主体性。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学术论坛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为主题。与会者认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及中国现当代文
2023-12-05 16:29:00
民族电影创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湖南隆回举行
...们要把中国民族电影提升到民族自我身份确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层面,继续讲好各民族当代故事,让民族电影走向市场化,考虑到新一代年轻受众的喜好,为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探索新路径。会后,
2023-06-30 13:14: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阶段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要厘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内在逻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相对应,二者共同构成中
2023-09-19 06:05:00
...神风貌,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始终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和主体性,赋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今中国之所以能
2024-02-19 07: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