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晚清政府曾两次想迁都,因为同一理由不敢搬离北京
...,群情激愤,上书光绪皇帝,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在康有为起草18000多字上皇帝书中,明确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这样,迁都的想法再度被正式提了出来;同样地,这次迁都的争议也非常激烈。在甲午战争...……更多
世人骂了她一百年,可她也是一个不幸的妻子可怜的母亲
...把他废掉。慈禧的形象尽毁是在晚清维新变法失败后,被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支持者归为中国的一等罪人。还有后来光绪的去世,明明是正常病死,却被康有为污蔑成被慈禧阴谋毒死,先不归咎其中原因,但是康有为嘴里说出...……更多
恭亲王奕訢为何“一生为奴”郁郁而终
...“公车上书”运动,还将其视为“维新第一导师”。经过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多方奔走和呼吁,维新运动逐渐开展了起来。面对人生的数次大起大落,晚年的恭亲王已经看透了许多人和许多事。面对雄心勃勃但却不切实际的光...……更多
...片战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直逼北京,奕詝逃往热河,命恭亲王奕䜣留京议和。奕詝抵达承德后不久即病倒。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立爱新觉罗·载淳为皇太子,次日,他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驾...……更多
揭秘咸丰到底是不是昏君
...撤退,导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后次年攻下天津并且直逼北京城。咸丰这时候却想起来议和,而英法趁着假装议和时攻下北京并且烧毁了圆明园等东方的奇迹。而他本人却逃亡热河,以木兰秋狩为名,弃国都而逃,不是昏君又是...……更多
...喝玩乐了些什么,怎么就能花掉这么多银子呢。其实,据康有为调查了解到,宫中有个三七开的例规,这意味着报销的费用中,真实开销只占三成,另外的七成都被层层分润分掉了。除了宫中的骄奢淫逸,慈禧还大兴土木劳民,...……更多
咸丰为何授意僧格林沁抓捕巴夏礼
...土重来,仗着船坚炮利,势如破竹,很快拿下天津,直扑北京。咸丰一看大事不妙,赶紧派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谈判,联军首席谈判代表不是别人,正是跟清政府打过多次交道的英国公使巴夏礼。说起这事儿,还得怪咸丰不会用...……更多
咸丰托孤的八大臣,为啥斗不过个26岁的慈禧
...了英法可乘之机。1860年,天津沦陷,眼看列强就要进军北京。咸丰皇帝听取了大臣的建议,留下恭亲王奕䜣和外国谈判,他携女眷逃往承德的热河行宫。弥留之际,遗憾托孤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更多
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跪与不跪: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洪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英法联军登上安定门城墙后,升起了...……更多
为何烧毁的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
...国之凡尔赛宫。”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英法联军向北京城发起进攻,咸丰皇帝仓皇逃到承德避暑山庄。10月6日傍晚,英法直扑圆明园。当时圆明园有20多名技勇太监奋起反击敌军,因寡不敌众全部战死,至晚上7时左右联军...……更多
为何说慈禧能早死10年,将得到截然不同的积极评价
...无争议是极为糟糕的。从慈禧个人的角度来说,逃脱了的康有为等人恨她恨的要死,大家所知道关于慈禧那些不堪入目脏臭绯闻,大多都是他们搞出来的。比如康有为就曾公开宣称,慈禧和荣禄在咸丰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偷偷整...……更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而英法联军很快便攻破天津,进入北京城,因为常妃的信息比较闭塞,再加之没有为先皇生下一儿半女,使得很多人在关键时刻不记得这位先皇妃子。此时身处圆明园的常妃,并不知道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更多
清朝最后崛起的希望是谁,开启洋务运动,却因心力交瘁英年早逝
...华联军,大举入侵。英法联军在打败僧格林沁后大军直至北京城,咸丰皇帝不得已逃往热河;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洗劫了中华文明的瑰宝——圆明园,整个北京城血流成河。之后满清不得不与英法联军议和,而俄国也来趁火打...……更多
火烧圆明园过程中,当地百姓做了什么蒙羞百年的事
...军在额尔金勋爵、葛罗的率领下于10月13日从安定门攻入北京。令众人愤怒的是,8月被清军掳去的停火洽谈谈判代表巴夏礼及士兵等39人中有多人被虐待至死,遂决定报复清政府的野蛮行为,并让清廷此后不敢再蔑视英法两国。10...……更多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震惊了全世界。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以更换条约为名出兵北京城,清政府无奈,只好派出使者与英法两国进行外交谈判。在谈判时,英国派出了39人参加。清政府见英法联军即将发兵攻打北京城,于是满口答应了英法联军提出的所...……更多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上在处理光绪的后事,傍晚嘴中就含上了夜明珠
...权在握。得到实权的光绪皇帝非常高兴,亲政之后,他与康有为等人发动了百日维新,此次变法其实对光绪皇帝来说是牢牢掌握实权的机会,可惜他不仅未抓住这次机会,反而还惹怒了慈禧太后,使得本来已经掌握的权力再次回...……更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撕掉大清帝国最后的脸面,天 朝上邦从此跌入尘埃
...》,第二阶段是从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到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在这场长达四年的战争中,雄霸东亚二百年的大清帝国遭受羞辱式降维打击。作为封疆大吏的两广总督叶名琛被劫掠至印度,皇帝咸丰被吓得逃离京师,避难...……更多
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掌实权的皇帝,也留下了清朝灭亡的隐患
...国再次调兵遣将,发起新的侵略。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仓皇逃亡热河。1860年十月六日,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次日被焚毁殆尽。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由于咸丰帝死...……更多
恭亲王“和谈”成功后请咸丰回銮,咸丰为何拒绝不回?
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带着老婆孩子逃亡热河,同时逃走的还有一帮扈从大臣,讽刺的是当初主战的肃顺也在其中。京城留下的是临危受命的恭亲王奕訢,奕訢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主理咸丰留下来的一屁股烂事。奕訢是主和派...……更多
...程》和《虎门条约》。▲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代表耆英与英军指挥官璞鼎查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1844年,耆英任职两广总督时,分别与美国和法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成为名噪一时...……更多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权力斗争与政治变局
...时不时的防着他,毕竟两人曾经是竞争者。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咸丰帝逃到热河,奕䜣被留在京城全权负责与英法联军谈判并签订了《北京条约》。咸丰帝驾崩后,两宫太后联合奕䜣发动兵变,顾命八大臣被扳倒。事后两宫太...……更多
清朝历史上的第九位皇帝咸丰皇帝,为何会壮年暴毙
...个掌握实权的皇帝,咸丰皇帝为何会病死在热河,而不是北京紫禁城或者圆明园。又为何会31岁暴毙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清朝历史上的第九位皇帝咸丰皇帝,为何会壮年暴毙。公元1850年,68岁的道光皇帝去世,随后,年仅20岁...……更多
晚清超4亿的人口,为何抵挡不住不到3万的英法联军
...想到,列强以其扣押公使为由直接炮轰大沽,占领了天津北京。看来人口多并不真的像老观念那样奏效,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人口不一定就是关键。至于什么才是关键,留给我们的读者去思考吧。 ……更多
揭秘咸丰帝:历史中的“四无”皇帝与戏迷传奇
咸丰帝名声不太好,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他居然带着嫔妃“西狩”热河,留下弟弟恭亲王跟列强周旋,任由八国联军蹂躏北京。咸丰是公认的“四无皇帝”——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这个恐怕没有任何异议...……更多
揭秘咸丰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去。然而很快又一股力量来了,1856年,英法联军攻破了北京城,咸丰带着一堆老婆仓皇西逃,史称“西狩”,他也成了大清入关以来第一位被赶出京城的皇帝。咸丰走的时候,在北京留守的官员哭声震天,咸丰心情可想而知。...……更多
清朝晚期有多乱,内忧外患不断
...还抓走了两广总督叶名琛,后又打到天津,还扬言要拿下北京。慌忙中,清朝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但英法并不知足,不久又偷袭天津的大沽,但失败了。之后,英法加大兵力投入,接连拿下大沽...……更多
2022-12-22 20:42内忧,外患,不断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大清当时的人事安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万不可轻信康有为。这段话记载在胡思敬的《戊戌履霜录》中,“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二是当时《申报》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恭亲王临终前,光绪...……更多
...帝虽不是极端荒淫的皇帝,但确是一位风流天子,他留恋北京圆明园内的生活。《孟子·告子下》有言:“食色,性也。”注疏云“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就连孔圣人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虽没人将其美...……更多
...丰四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次列强入侵,不光占领了北京,还火烧了圆明园。咸丰帝皇位还没坐稳就一口气跑到了热河,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同时,北方的沙俄也要分一杯羹,从清朝划走了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更多
肃顺之死:清朝末年政治变革的牺牲品
...。果断对载垣、肃顺等八个臣子进行逮捕,然后随便找个理由赐死。肃顺,当然也不例外。肃顺,一个光明磊落,生性骄傲,胆识非凡的清朝老臣就这样在政治变革中成了牺牲品。在那样一个贪官横行、官员软弱无能的朝代,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