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何心隐:明朝末年的乌托邦思想家与反严嵩、反张居正的斗士
...政治家。何心隐年轻时曾经考取秀才,但是因为反感科举制度,他没有再进一步参加科举考试,而是选择了离开家乡,四处游历,广泛接触不同的思想流派和文化。在他的游历过程中,何心隐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认为道家思...……更多
揭秘朱元璋钦点“明代首元”的精彩人生
...鲜王朝的科举甚至比明清时期的中国还频繁;越南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1919年,是世界上科举制度的终结地。据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刘海峰研究,早在唐宋两代,中国即放宽条件,以附名榜尾的方式录取域外举子为宾贡进士。其...……更多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学堂章程》颁行了。这是我国近代的第一个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学制,史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此,各省开始设立学堂。由“科举”而“学堂”,变化虽然缓慢了些,但变化毕竟...……更多
明朝宗室从繁荣到衰落
...一个造反的帽子就扣上来。所以很多人都说,明朝的宗室制度是典型的养猪制度。但是这个猪圈最后能够盖到这么大,全都是因为这个制度畸形导致的。明朝的宗室一共有八个等级爵位,也就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更多
古代学区房的发展历史,哪个朝代学区房最贵?
...代学区房的发展历史及其价格变迁学区房,作为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产物,其概念在古代虽无明确提及,但类似的现象却早已存在。本文旨在探讨古代学区房的发展历史,并尝试分析哪个朝代的学区房最贵。我们将从教育制度的演...……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科举制度的建立不仅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垄断,还吸收了大量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科举制度在中国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期间,有...……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场圈子?答案是门阀士族,以及古代朝廷默认的门阀士族制度。门阀制的核心特点,就是任何事情都以门第出身为第一标准。最直白的解释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当官、娶妻、交往等一切事情,都以出身...……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举考试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弊病,但在古代,不失为最公平的选拔方式。...……更多
和珅的聪明才智:凭借对乾隆的了解成功押题作弊
...举考试,从隋朝出现后,一直是后面王朝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由于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是官员,所以一直为后代王朝所重视。毕竟这个制度一旦出问题,对国家统治会非常不利。正因如此,历代王朝在科举制度的监管上都非常...……更多
都是游牧民族,清朝能坚持近三百年,元朝百年都撑不过是为何?
...稳定住江山呢,其实不是元朝皇帝不行,而是元朝的一项制度,就注定了他们不行。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原来明朝的制度和体系,他们也是打着要帮助明朝清除反叛者的旗号来的,虽然他们也把自己的文化,...……更多
古代三省六部制度的沿革与六部之间的关系
...及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其实关于这项制度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并被沿用至清朝。可以说三省六部制贯穿了整个中国政治史,也从侧面说明,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原本六部各司其职,并无高低贵贱...……更多
科举制的兴衰:从隋朝到明朝的演变
...要的、思维僵化的儒生。从此,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走向没落。明清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科举考试造成了学术和文化发展上的诸多消极影响。人们的聪明才智被束缚,思想被压制,科学发展受到阻碍。人们脱离实际,不...……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张养浩9岁时,蒙元灭了南宋!但是由于元朝不重视科举制度,且有民族岐视政策,汉人想在朝任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蒙古人认为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缺乏实际经验,缺乏政事处理能力,只知道吟诗作画加泡妞!元朝主要...……更多
五子登科的典故:古人留下的祝福别用错
...的五个孩子都高中登科。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典故呢?科举制度科举制起源于我国古代隋朝,在此之前,国内的官员都是由之前的官员指认,通常为世家子弟,而寒门学子,哪怕才能出众,一生也无法考取功名利禄。为改变这样的...……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体系演变:从官学到私教的兴起
...代人都在朝中做官,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官场资源,对选拔制度了如指掌。这使得士族集团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力。士族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呢?当然是上一代选拔自己的后人入朝为官,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因此,士族集团几乎垄...……更多
礼部尚书:古代王朝的权力枢纽
...思想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工具。礼部尚书顾名思义,是立法制度的权威人士。从皇帝到平民,都必须遵守礼法制度,礼部尚书在礼法方面毫无疑问是最权威的,因此礼部尚书的地位必然极其清贵。礼部尚书主管朝中的礼仪、祭祀、...……更多
明朝宗禄供给制度:拖垮明朝财政的重要原因
明朝初期,朝廷制定了一种名为“宗禄供给”的制度,这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随着宗藩人口的急速增长,整个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已经深陷于“宗禄困境”之中。宗禄供给在明朝历史的研究中,也具备着重...……更多
明朝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的复杂性
历史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试错、更新、进化的过程,各项制度在和实际磨合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全面、高效、务实,但太过精细化的制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虽然废除了中书省将宰相制度从明朝的组织架构中...……更多
范进中举后疯了,你要是知道他最后混得有多好你也得乐疯
...持朝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但是隋唐开始,科举制度兴起,读书人的地位陡然间发生了巨变,无数饱学之士争先恐后地参加科举,渴望能出人头地。隋唐世家和寒门斗争激烈,科举虽是一条终南捷径,但是始终还是家学...……更多
“蟋蟀皇帝”朱瞻基的治世之道与明朝的繁荣
...必再为肚子发愁。政治开明朱瞻基在位期间,改进了内阁制度,增加了办事效率,并且对宦官进行了教育,宦官能够代替他行使一些权力,但这也为后来宦官干政埋下了祸根。朱瞻基重用贤臣,最著名的当属三杨(杨士奇、杨荣...……更多
陈循:从孤儿到明朝不老松的绝世文臣
...政事务繁杂,成祖、仁宗、宣宗三朝皇帝都无暇关注典章制度事务。然而其并不因为权力中心对典章制度的冷落而懈怠,仍一如既往地埋头钻研典制。每逢三朝皇帝询问典制问题之时,这位文人都能给出周全考证的回答,也因此...……更多
清朝时期食物科举制度:五种人无缘金榜题名
...王朝诞生一来,进入朝廷做官都是读书人的向往。在科举制度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想要进入朝廷做官,只能靠月旦评,或者是别人的举荐。隋朝时期科举被发明,可惜的都是在这个朝代,科举并没有完全的落时。直到到了唐朝武...……更多
宋朝商业繁荣与买卖官位现象
...个除了军事,在各个方面都高度发展的王朝。就比如科举制度,就有着一整套完备严密的体系机制。这种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取人才的方法为宋朝选拔出来了许多能人志士。但是宋朝在当时有个很严重的现象就是冗官冗兵冗费。...……更多
古代“民告官”怎么告?盘点古代“民告官”的五种途径
...·问》的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管仲便创造出了“问事”制度,例如“问人之所害于乡里何物也?”“除人害者几何矣”“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等等。后世王朝也曾多次采用这种方式,例如根...……更多
2022-12-16 15:23民告官,盘点,途径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现在有个说法,就是大明朝末年文官集团占据了主导力量,尤其东林党人占据了舆论舞台,掏空了大明朝。这个东林党的问题不去说他,大明朝文官在中后期占据了主导力量这点倒是真的,不过这一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纵观...……更多
科举考试中的奇闻轶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一些雷人雷事便也在情理之中了。明朝末年艾南英在《天佣子文集》中曾写道:考试当天,考场打三通鼓,秀才们即便遇到大冷天,冰霜冻结,也得站在门外等候点名。督学大人则穿着红袍高坐堂上,围炉...……更多
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门阀统治的形成
...而司马皇室为了报答,在登基后设立了五等爵,以及占田制度、九品官人制度,把士族们更加的规范化,虽然对所占的土地进行限制,但士族只是表面应付,暗中却占领超过规定的土地,所以两晋与其说是司马家的天下,不如说...……更多
清朝文官写奏折要小心翼翼,对皇帝唯命是从,而明朝却完全相反
...结底是大同小异的。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但是不久又演变出了内阁制度,因为皇帝不可能一个人把整个国家的工作做完。内阁长官就又成了宰相的一种不同形式,虽然仍然把文官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沿用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但是其沿用的效果其实并不好,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因素依旧存在。但在五代十国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其实是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更多
清朝官府有个部门最牛,只要挤进去都是从一品,官员都争着巴结
...正式被中央确立,此后无论宋、元、明、清等都沿用了该制度,三省即为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其中中书省是负责拟定皇帝颁发的诏令即决策机关,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则是最终的执行机关,三省的最高长官官阶都是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风初度 莺燕争鸣,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郑志群主题创作作品赏析
展览前言岁序更新,龙蛇竞舞;春风初度,莺燕争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古代重要经济带、文化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5-02-16 19:01:00
大名鼎鼎的杭州织造就曾藏在延安路旁的小巷中
一边给康熙、雍正做龙袍 一边日夜值班记录杭州天气杭州织造局原址就位于红门局路一带,这里仍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别墅。红门局路西段与劳动路交叉口 记者 陈中秋 摄1723年的2月5日
2025-02-16 07:51:00
舜风启新岁 哪吒伴童行——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开学啦
时光恰好,初春相见。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迎来了2025年“舜风启新岁,哪吒伴童行”为主题的新春开学季。正衣冠,是新学期的庄重开场
2025-02-16 10:35:00
昨天上午,西湖边钱王祠景区旌旗招展、人群涌动。来自海内外的超过800位钱王后裔与杭城市民,共同参与了庄严的2025乙巳年钱王祭
2025-02-16 08:21:00
古代最令人费解的刑罚,上官婉儿犯罪受刑后,百姓跟着“自残”?
文/行走天涯古代最令人费解的刑罚,上官婉儿犯罪受刑后,百姓跟着“自残”?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论在我国古代还是现代
2025-02-15 20:16:00
副司令正在开会,突被叛徒开枪杀死,死后此城市以他名字命名
引言从古至今,男子几乎都有心存一番抱负的理想,都想要去报效祖国。有的愿意入朝堂为国家排忧解难,有的愿意去参军为保卫国家安宁
2025-02-15 20:33:00
大秦帝国是否能打败亚历山大远征军?外国学者断言:不是一个等级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存在让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与变化,他先是结束了中国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形成大一统时代
2025-02-15 20:42:00
包拯60大寿,惋惜自己无后,儿媳站出来:其实您还有个儿子
前言包拯听到这个名字很多的人都会特别地熟悉,大家更加喜欢叫他包青天和包公,这样感觉十分地接地气。包拯作为官员可以说是清廉
2025-02-15 20:48:00
原创印度将造“印版055大驱”?总吨位13000吨,真的能实现吗?
每年世界上都会出现很多关于军力的排名,之前全球火力也是公布了2020年度各国的军事实力排名,在这份榜单中,印度也是排在了第四位
2025-02-15 20:59:00
僧人下山:北大天才柳智宇的还俗抉择看到评论我却沉默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北大才子,但柳智宇绝对是其中一位令人瞩目的存在。他是一位天才学者,深得师长的赏识,也是北大的骄傲。然而
2025-02-15 21:01:00
原创在师兄弟里为何只有悟空能成佛?看被他打死的9个凡人是啥来头?
话说《西游记》最后一回,取经团队将真经送回大唐后,师徒5人再次来到灵山,准备接受如来的册封。唐僧自然没有什么悬念,自己前世本就是如来的二弟子
2025-02-15 21:04:00
婉容究竟长得有多美?看看她的彩色容貌复原图就知道了
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她出生于1906年,因为才华样貌俱佳被溥仪选为皇后,由此也开始了她悲惨的一生。婉容出身名门
2025-02-15 21:15:00
单位以各种理由扣工资,有4种情形不能随意扣
进入职场之后,大家最讨厌的想必就是“扣工资”了。如果自己做错了也就罢了,有些无良公司仿佛要靠“扣工资”发家致富一般,随意制定扣工资的标准
2025-02-15 19:39:00
原创我国3大武术高手,黄飞鸿霍元甲没上榜,有一人是李小龙偶像
导读:很多人听过霍元甲、黄飞鸿、陈真、叶问等人,他们在武术上的造诣确实厉害,当时也为中国人扬眉吐气过很多次,但是书中和剧中出现的情节多少有些夸大
2025-02-15 19:45:00
土地是国家的跟土地是地主的,区别在哪里?
土地,历史的脉动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仅长江滚滚来。土地不仅仅是耕作的基底,更是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从封建领主的广袤庄园到现代国家的公有制探索
2025-02-15 1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