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夏朝的刘累曾养过2条活“龙”,他养的到底是什么?
...《左传》和《史记》《路史》中,都记载了夏朝养龙专家刘累的事迹。此事要从尧舜禹时代说起。“当舜之时,人来效献龙”,舜帝在位时,四方部落和天下诸侯都表示臣服,向舜帝进贡各种奇珍异宝和珍禽异兽,龙也是贡品之...……更多
孔甲是谁?为什么史籍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孔甲好龙就在孔甲一筹莫展之际,已经衰落的陶唐氏后人刘累赶来对孔甲说,他曾经向豢龙氏学过驯龙的技术,愿意为孔甲饲养这几条龙。孔甲遂赐封刘累为御龙氏,并把豕韦氏后代的封地也转封于他。但之后不久,其中一条雌...……更多
舜传位给禹后,为何却死在两千里外的湖南?
舜帝是我国上古五帝中唯一一位以仁孝著称的君主,被尊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孔子说“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司马迁在《史记》中夸赞舜帝是“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国语》甚至将舜帝统治时...……更多
历史上三分之一的皇帝出于这个姓氏,是产生皇帝最多的姓氏
...皇帝,数量十分惊人。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在当今中国,刘姓人口约为6400万人,是中国的第四大姓氏,在历史上,刘姓人建立了西汉、玄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刘)宋、南汉、...……更多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曰豢龙……故帝舜氏世有畜龙……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豖韦之后。龙一雌死,夏后飨之……”龙可以被豢养,被食用,表明当时的龙很可能如同现在...……更多
此姓是我国第一大姓,在历史上出过59个帝王
...这个姓就是刘。历史上最早出现刘这个姓的是尧帝的后裔刘累,他应该是刘姓的祖先了。而让刘这个姓氏真正发扬光大的应该就是汉高祖刘邦了,因为他当时大肆分封同姓王侯,所以导致了姓刘的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给一些有...……更多
她被称为红颜祸水的鼻祖,看她是如何颠覆王朝的?
...谐呀!不知过了多少世多少年,夏朝王位传到了第十四世孔甲这,哎,又要出事喽……这个孔甲一天到晚的不务正业,迷信鬼神,荒淫颓废,逐渐引起诸侯不满。到了孙子发继位,各部落矛盾已经激化,关系是越来越差了。再到...……更多
解析上古五霸和春秋五霸
...,不过后来为殷商武丁所灭,而豕韦氏的称号则被封给了刘累的后裔,之后一直依附于商王朝。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日渐强盛,终于在公...……更多
春分麦起身,田管正当时
...空当,我们能做点其他事情,解放双手。”农场农技人员刘累说,这样的无人机一天可作业1000亩,而人工一天只能作业50亩,大大提升了效率。不仅是小麦,大蒜也进入返青期,这时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邳州市宿羊山镇白口村...……更多
中国第一王朝虞朝到底存不存在呢
...大发现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山西临汾襄汾,考古发现“陶寺遗址”,距今4300—3900年。该遗址普遍被称为“尧都平阳”、“最早的中国”等,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礼乐制度相当完备的王权都城。但近年来新的考古发现,比如以...……更多
西北考古发现异象,真正夏朝始于二里头
...,二里头遗址之西北,两个强大的政权先后衰亡。首先是陶寺遗址陶寺遗址位于山西临汾襄汾,是“最早的中国”,如今被普遍视为“尧都平阳”。前几年调查发现,以陶寺遗址为中心,汾河以东、塔儿山以西的1000多平方公里...……更多
简介夏朝第17代帝王夏皋的生平
...前1736--1725)元年癸酉,在位12年。夏朝第17代帝王。夏帝孔甲之子。皋,孔甲子。孔甲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渑池县)。《路史》作十一年。今本竹书纪年皋11年。迁都渑池...……更多
...朝第13代帝王。夏帝泄之子。不降,泄之长子,扃的哥哥,孔甲的父亲,泄驾崩后继位。不降是夏朝第13任国王。即位后第6年讨伐了九苑。不降晚年,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更多
...探源”为主题,图案名称分别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前景表现了各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背景为相应的历史遗迹和特色景观,画面突出...……更多
夏桀失德,商汤得道:伊尹的智慧与夏朝的覆灭
...什么大事,因此留下来的记载很少。少康经过八传,传至孔甲,孔甲又是一个喜欢瞎折腾的,不过与他的叔祖太康所不同的是,太康喜欢在外面折腾,而孔甲喜欢在里面折腾。自孔甲以后,一代不如一代,孔甲向下传了三代,就...……更多
哪些史实能证明舜帝南巡经历和崩葬宁远九疑山
对舜帝南巡有记载的“正史”、“正经”很多,而最早、最有权威的是《山海经》《尚书》《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史记》。至于别史、杂史、野史、稗史,说明舜帝有过南巡的,更是多如牛毛。鉴于舜时帝都蒲坂在北方...……更多
一、雄镇岭南
...楼,又沐浴着这样和煦的南风,不禁触景生情,轻轻吟哦舜帝《南风歌》。韩雍吟完此诗,知府袁衷便轻轻击掌叫好,说道:“登南薰楼,咏舜帝《南风歌》二首,直抒韩公至君尧舜之胸怀。”“知我者,袁知府也!其实,作为...……更多
夏朝之前是尧舜,那考古发现的石峁人怎么解释?
...,夏朝中晚期的都邑分别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和山西临汾陶寺。这两个遗址在绝对年代、地理位置、内涵和规模上都与尧舜和夏朝的主要活动区域和时空架构相契合。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寺遗址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更多
绿之韵集团千人祭祀舜帝典礼举行
绿之韵集团向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捐赠30万元。10月20日讯10月18日,绿之韵集团向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捐赠30万元,用于支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进行舜帝陵保护和建设工作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学术...……更多
...五十八年(己未,公元前1922年),姒不降因自己的儿子孔甲性情乖僻,他怕其子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而将王位内禅给了自己的弟弟姒扃。帝扃二十一年(庚辰,公元前1901年),在位21年的扃死,传位于自己的儿子...……更多
尧杀了鲧,为什么还要重用他的儿子禹?
...熬鹰的被鹰啄瞎了眼?因为大禹的政治手腕一点儿也不比舜帝的差,从必死无疑到死里逃生,再到一步步建功立业,直到最后成功夺权。可以说大禹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而又让人拍案叫绝。一、装老实死里逃生其实当年是...……更多
夏朝历史大事件:从禹到桀的统治与变革
...——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禹(文命,前2070年~前2061年)在位10年。姓姒,名文命,鲧的儿子。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更多
陈胜:平民称王的先驱
...该有其位,只是为自己尊贵的弟弟摄代其政而已。同时,孔甲等儒生应该是熟悉鲁隐公故事的,他们给陈胜此谥号,“明显地透露出他们觉得雇农出身的陈胜虽然号为张楚王,不过像鲁隐公一样,是卑者摄位,早就应该让位给尊...……更多
麦穗渐黄 丰收在望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5月22日,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穗泛黄,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近年来,当地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化精播、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为小麦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现俊摄 ……更多
当年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都是谁?
...,披荆斩棘,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些上古的贤人从舜帝的时代一直活到了大禹的时代。上古人们的寿命大多很长,超过百岁的不在少数。《淮南子人间训》中上描述了这些有才能的人立下的事功。“上古时堤霸不修,洪水...……更多
2022-12-18 21:54大禹
上古时代,舜帝为什么屡遭家人杀害?
尧舜是古代五帝,实际上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逊位制,首领由各部落举荐。尧晚年,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推荐的理由是“盲人之子。父亲倔强,母亲倔强,弟弟骄傲。和谐。舜名重华,为禹族首领,故又称禹舜...……更多
被忽视的真相:尧舜禹禅让背后的权力斗争
...而知。然而,历史学家们并未就此放弃探索真相的脚步。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旧籍中的禁忌记载,都在向我们讲述一个看似禅让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残酷的权力斗争......一公元前2300年,山西汾河边的一座古城最终沦为废...……更多
...起来像个牛鼻子的陶釜灶,集锅和灶为一体,出土于山西陶寺遗址,是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先民使用的灶具。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它的上面是有一些烟炱痕迹的,说明当时应该是被人使用过的。这一...……更多
夏朝:伟大的中国文明起始之源
...朝第十二任君主。-廑:扃的儿子,夏朝第十三任君主。-孔甲:廑的儿子,夏朝第十四任君主。-皋:孔甲的儿子,夏朝第十五任君主。-发:皋的儿子,夏朝第十六任君主。-桀:发的儿子,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也是夏朝的末代君...……更多
...地踏上了期待已久的研学实践之旅。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舜帝陵景区,各班学生和家长在老师的带领下,统一前往位于该景区植物园的植树场地。听完植物园工作人员讲解的植树要领并领取工具、树苗后,大家就开始忙碌起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端午假期成都兴起文博热:聆听古今中外历史回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成都6月11日电 题:端午假期成都兴起文博热:聆听古今中外历史回声作者 单鹏今年端午假期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期而遇
2024-06-11 10:40:00
清香扑鼻的香水、精致好闻的香薰构成了现代人对于“香”的记忆与认知。然而,这一缕缕袅袅的香烟,已经穿过了千年历程,从悠悠远古而来
2024-06-11 08:08:00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清代扬州出了361名进士,状元巷探花巷今犹在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状元巷。孔生 摄扬州书院博物馆
2024-06-11 08:09:00
端午节期间,各大超市、商场,各种蔬果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端午节期间,各大超市、商场,各种蔬果肉食等货物供应充足、新鲜、齐全,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尤其是本地水果大量上市
2024-06-11 08:14:00
国际档案日宣传氛围浓
本文转自:菏泽日报6月7日,市档案局、市档案馆以“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为主题,在牡丹广场组织开展“6·9”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
2024-06-11 09:05:00
突发讣告,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去世!
大皖新闻讯 6月10日,中国美术学院官微发布消息,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先生
2024-06-11 09:12:00
用照片“讲述”柳州的故事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2023档案在记录”新闻图片 与档案文献展开展用照片“讲述”柳州的故事日报消息 (全媒体记者周仟仟报道摄影)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
2024-06-11 09:38:00
关中哪四塞战事多
关中,西起宝鸡,东至三门峡,南接秦岭,北临黄土高原,东西长达三百千米。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北洛河三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2024-06-11 09:50:00
永安寺起义前后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贾晓明《&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6月11日 &nbsp第&
2024-06-11 01:37:00
硝烟中诞生的上党银号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屈欣《&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6月11日 &nbsp第&
2024-06-11 01:37:00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新华社记者 李思远 冯源 喻珮《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1日 01版)“时维五月兮,节届端阳……竞渡龙舟兮
2024-06-11 02:00: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深挖历史经典产业文化内涵浙东运河首开黄酒旅游航线记者 金燕翔 共享联盟·绍兴 谢顺杰本报柯桥6月10日电 (记者 金燕翔 共享联盟·绍兴 谢顺杰) 6月10日下午
2024-06-11 05:41:00
央媒看太原6月6日,《光明日报》以《屏风画中见精美壁上笔墨展生活太原公布一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考古信息》为题,报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太原乱石滩唐代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
2024-06-11 06:50:00
缙云丨刘运勇:遥远的宁厂盐镇
遥远的宁厂盐镇文/刘运勇巫溪县宁厂镇产盐,据县志记载,先秦有袁氏逐鹿,至县北宝源山麓,鹿隐而显出一洞。追逐者掬水解渴,水味咸重如卤
2024-06-11 07:02:00
倾听时光留下的声音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倾听时光留下的声音——贺州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走笔本报记者 夏晓云 通讯员 谭小荣扫码看贺州西约街俯瞰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
2024-06-11 0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