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2 16: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首《龙的传人》可谓唱出了无数华夏儿女的心声。再回过头追溯到清代便会发现:龙可是皇帝的象征,皇帝一人的御用专属之物,所谓的“真龙天子”,即是向世人宣告了皇帝是真龙转世,反过来说,也只有真龙转世之人,才可位列天子之位。

对于这天底下独一无二的身份,别说寻常百姓,就连位列储君之位的太子都得悠着点,别以为自己是未来的皇帝就可以提前跟龙套近乎,那是大逆不道的谋权篡位行为,会让在世皇帝起疑心的。不想死得难看就给我老实点,老老实实穿你的四爪蟒袍吧,别以为长得像龙,你就可以提前宣告自己是真龙转世。

虽然自清代后,龙的地位已经登顶“真龙天子宝座”,可谓登峰造极,但梳理龙的历史,便可知晓:龙能登顶“天子宝座”,这一路走得也着实艰辛。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已有研究资料表明:龙的历史非常久远,1995年,在辽宁阜新查海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石堆巨龙,长达19.7米,有力地证实了一点: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头角峥嵘的龙的形象就已经十分成熟了,并且很可能在当时真实存在,并且随处可见。

对于这一观点,《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能提供证据:“古有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故帝舜氏世有畜龙……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豖韦之后。龙一雌死,夏后飨之……”

龙可以被豢养,被食用,表明当时的龙很可能如同现在的牛羊牲畜一样被饲养,养肥了之后当作食物供当时的人享用。相同的记载在《左传·桓公五年》和《述异记》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粤,始杀而尝,闭蛰而蒸“;”““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对龙又是饲养、又是屠杀,又是蒸煮、又是食用,据此可以推断:当时龙的地位非常之低,如同现在的牛羊和猪一般,仅仅是人类菜谱中的食物之一。只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文字,所以并没有留下龙的点滴记载。

之后,正如《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一书中所述,龙因为不适应地球固化时空属性的变化,要么走向了灭绝,要么去了别的时空,总之,在此之后,龙的数量就趋于大幅减少了。对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就此还做了解释:“夫物物有其官,龙,水物也,水官弃之,故龙不生得。”这个观点与《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一书颇为一致,即认为龙属于水中之物,在地球上生存不下去了,被水官抛弃了,所以它们就不再生出来了。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左传》记录的是春秋早期时期,已经算得上非常远古的时期了,那个时候龙就被弃,不得生,可见在春秋之前,龙很可能就已经灭绝了。

龙一旦灭绝成为了传说,本着“物依稀为贵”的原则,以及“水物”带来的诸多神秘感,龙就开启了地位上升渠道,其地位开始一路飙升。

汉代时期,龙终于摘掉了牲畜、食物一类的标签,成为了显祥瑞、昭德政、降灾祸的象征,如《论衡·感虚篇》就把国家治理得好坏归结为龙是不是在朝:“唐、虞之时,豢龙御龙,龙常在朝。夏末德衰,龙乃隐伏。”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史记·封禅书》中对于龙的政治象征意义就更加直言不讳:“黄帝得土德,黄龙地寅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鸟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不仅将龙的出现与国家政权的更迭紧密挂钩,而且还别出心裁搞出了金木水火土五德的相生相克,以至于龙因此也身披五彩,成为了五德运行的象征。

到了唐代,龙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受佛教的影响,龙不再没有官职,而是有了龙王的称呼。既然加官进爵了,必然得配享龙宫、侍女,虽然这都是虚的,但至少表明了:龙的动物属性渐渐隐退,向着人相大大迈进了一步。这在唐代各类故事版本中非常常见,也非常流行,如柳宗元的《谪龙说》、沈亚之的《湘中怨》、《柳毅传》等等。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如果说唐代的龙王还紧紧停留在民间,那么宋代则真正在官方上将龙进行了封王。宋徽宗时期,龙正式被皇帝敕封为龙王,并且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龙王庙。可以说,到了宋代,龙本作为信仰神物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并正式取代河伯海若,取得了水神、雨神的地位。宋代的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就曾提到:“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人,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由此可见,延续了千年之久的河伯水神,到了宋代不好使了,正式被龙王取代。

龙第一次被官方裂土封王,有了爵位,并且在人世间设置龙王庙,享受人间香火的供奉,可见宋代是真正将龙从原本的动物属性变革为人相,使得龙的地位真正获得了一次大飞跃。

龙都被封成人世间的王了,距离天子确实也就一步之遥,因此经明朝一番运作之后,大清王朝扛着龙旗、身着五爪金龙的龙袍,隆重地邀请龙荣登天子宝座便也不足为奇。

龙是如何登顶“天子”宝座的

综上可知,中华之龙,在远古时期,龙虽然如同牲畜一样被饲养,是被豢养的“牲畜”,但因为“物以稀为贵”,以及龙“水物”特殊性带来的神秘感,使得在它灭绝之后,后世将其地位一再拔高,最终登上“真龙天子”的宝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铁林倾情代言,五粮液股份真龙天子至尊龙邮大全套纪念酒将首发
...盛世,2024甲辰龙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真龙天子品牌12周年之际,以高端文创品牌真龙天子为依托,携手三位皇家书法传承人,以中国邮票史上“三大第一”纪念龙邮为蓝本,特
2024-07-16 20:15:00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皇帝被誉为“真龙天子”,他们的身上往往伴随着种种神奇的传说。但你知道吗?历史上真正被称为真龙天子的,只有四位。他们的身上,真龙之气显现,每一位都有令人震撼的故事
2023-10-26 15:34:00
周天子姬延:从真龙天子到债台高筑的悲歌
天子,是华夏最高统治者,天命所归,天子骄子,气质威严,但是真龙天子也有跌落浅滩遭虾戏的时候。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为天下之主,东周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
2024-02-16 14:06:00
相出朱元璋有天子相的农算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璋是一位草根皇帝,百姓们或者是皇帝自己都自命为真龙天子,但是一个本来就是农民的人怎么就是真龙天子?但是确实有一个人却看得出来,这个人不知道真名叫什么,世人都给这位神奇的人物叫
2023-07-23 14:22:00
刘基投奔朱元璋,真的千里寻访过真龙天子
...止的神奇故事。其中,最精彩的当属刘伯温千里寻访真龙天子的故事。据明人王文禄在《龙兴慈记》记载——一日,刘基刘伯温和几个好友在杭州西湖上喝酒,忽然东南天空上出现了五色祥云,刘伯
2024-04-25 13:54:00
刘邦斩蛇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秦末农民起义
2023-07-28 22:06:00
古代的传国玉玺有多重要?传国玉玺花落谁家,谁就是真龙天子
...国玉玺,仿佛传国玉玺最终花落谁家,谁就是最后的真龙天子,谁就能够成为一国之君,从而主宰天下苍生。每逢改朝换代,每逢新旧接替,继任者都会把寻找传国玉玺当成第一任务。到了这里我们
2022-12-15 17:04:00
历史诡异现象,年号取“龙”字的皇帝,为什么都没有好的人生结局
“真龙天子”这个词最早的书面文字出处是来自清代说唱话本《永庆升平全传》,一部白话长篇侠义小说。不过,尽管“真龙天子”一说清代后期才出现在文献里,但是,将皇帝当作“真龙天子”的做法
2024-08-23 11:22:00
关于十二生肖属龙的历史传说是什么呢
...化中,龙被视为吉祥、尊贵的象征。皇帝常自称为“真龙天子”,以彰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龙还象征着权力、智慧和勇敢,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神兽。因此,属龙的人被认为具有这些美好品
2024-11-05 18: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