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段时间连降暴雨,各地水患泛滥,洪水淹没了人们的房屋田地,无数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各地消息纷纷报到帝都,皇帝震怒,连夜招来大臣商议究竟谁可以担当重任。
群臣和四方部落首领都推荐了鯀(gǔn),皇帝沉吟道:“这个人不听话,还经常破害同族,不用。”
四方首领又道:“目前没有人比他更擅长治理水患了,还请帝君一试!”皇帝无奈只得准了。
时间一晃,九年过去了,各地水患没有丝毫平息,民不聊生。皇帝派大臣去巡查,发现鯀不仅不好好治理水患,还四处打架,惹得各部落非常不满。大臣无奈就把鯀处死了。
皇帝死后大臣即位,他就是舜帝。舜问四方首领谁可以委以重任,救民于水火,四方举荐鯀的儿子大禹。(这也敢用?)
大禹为人机敏勤奋,兢兢业业干活(话说也是个明事理的人)。他放弃父亲土木堵水的方法,翻山越岭查看地形后最终采用疏通河道、引水分流的办法治理水患。
为此他常常废寝忘食,在外十三年,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歇歇脚,忍耐力也是超强。
皇天不负有心人,九州水患在大禹的努力下都得到了平息。民心大悦,纷纷为他歌功颂德。
咦,会不会有点功高震主?哈哈,这个时候不讲究这个,皇帝高兴着呢!
这不,这边刚平息水患,那边三苗在东南方的又开始作乱了,皇帝钦点大禹平乱。
禹听说治理洪水期间那帮人就开始捣乱,那时候腾不出手来修理他们,现在该出手了。
大禹带着大军分分钟就杀到,小子,以为大爷只会挖沟,哼,今天就让你瞧瞧爷的本事。最后是连挫三苗,撵到湖北省那边才收兵回家。(禹:哎,终于可以清静会了)
又过了些年三苗卷土重来,舜帝晚年御驾亲征,行军到湖南的九嶷山就因病逝世了。(哎,出师未捷!)
我禹怒了,写完《禹誓》(内容是不知道了,猜测一下应该是竟敢害死吾主,不打到你不留史誓不班师之类的吧)就展开了大战。
历时七十天平定三苗,从此之后,历史上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舜在位时就把禹选为继承人了,死后禹让给他的儿子商均,奈何诸侯不服商均反而朝拜禹,禹这才继承王位,定国号为夏,姓姒氏。(禹摸了摸胡子浅笑,看来那些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禹继位后推荐以前一起奋斗的老同事皋陶给上天,让他做继承人,奈何没几年皋陶就死了。(终于明白了啥叫福薄…)我禹仰天长叹你咋就走了呢,留我一个人孤单寂寞冷,无奈又举用了益。
(益:大家好,请叫我备胎益!)
过了个十年,禹去浙江绍兴(古称会稽)考察,在这里逝世。服丧三年,益让位给禹的儿子启,启在众望所归中即位。
呀,居然敢世袭,有扈氏表示不服!启大怒,陈兵甘地(今陕西户县西南),作了篇《甘誓》说:“同志们,乡亲们,有扈氏藐视天威,违背仁义,上天派我来消灭他!”
军队排列整齐,左右厮杀一阵,有扈氏大败,被贬为奴。
夏启死后,儿子太康继位。太康这位公子哥对政事毫无兴趣,就喜欢游山玩水。这世道,权位使人争得面目全非,你不珍惜有人抢着要!
这不,东边有穷氏打过来了,首领羿(可能就是射太阳的那个)夺得权位后立太康弟中康为王。
好了,整个傀儡皇帝,大权还是羿掌握。虽然诸多部落愤愤不平,奈何实力没人家强,打几次也服帖了。
中康死了儿子相继位,可能是害怕羿的威压没多久就投奔亲戚去了。
从此以后,羿开始逍遥自在了。本来也就不善于治理国家,喜欢射个鹰捉个兔,不上朝天天去打猎,没多久国家也荒废了。关键还犯了
帝王大忌,亲小人远贤臣。
这日,羿看天气晴朗心情大好,约起几个大臣就去打猎。打了没多久,好好的天居然打几个响雷。呀,这老天几个意思啊,看来今天不宜出行,赶紧收拾收拾家伙搁家去。
行至半道,一个衣裳破败的士兵奔来喊道:“大事不好了,寒浞(zhuó)他…他……”话没说完就挂了。
没多久寒浞带兵赶到,杀了羿霸占了他的妻子,还生了俩儿子豷(yì)和浇。浇受命追杀相和亲夏部落,相的妻子逃走避难母家有仍氏,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在有仍氏放牧,浇得到消息后又追杀来,少康逃亡到舜后裔有虞氏做了厨师。
有虞氏首领没有儿子,看少康人品相貌不错就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分给他方圆田地十里,民众五百人,还把纶城(河南商丘虞城那边)交给他管理。
少康终于有立身之所,他没有忘记国仇家恨,团结民众,一边料理城中诸事,一边派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女艾去打探浇的情况。
这时候,夏朝遗臣得知少康的计划便集结残余部落与少康会师,然后一举拿下寒浞。少康被立为夏后,他又先后灭了寒浞的儿子浇和豷。
至此,夏复立,后世称“少康中兴”。
少康之子予继位后,大力发展兵甲武器,讨伐对夏多有不满的东夷,把领土扩展到东海(黄海)之滨。
予把夏朝推到了鼎盛,《国语·鲁语》评到:予全面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即予)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予之子槐在位时九夷与华夏相处融洽,时不时还来称臣纳贡,一派和谐呀!
不知过了多少世多少年,夏朝王位传到了第十四世孔甲这,哎,又要出事喽……
这个孔甲一天到晚的不务正业,迷信鬼神,荒淫颓废,逐渐引起诸侯不满。到了孙子发继位,各部落矛盾已经激化,关系是越来越差了。再到夏桀继位,内乱频频发生,与各方部落关系破裂。
这位桀也是个暴脾气,不修德行崇尚武力,整天打这杀那的,百姓不得安宁朝政也不稳。还极力宠爱妃子妺(mò)喜,也是个荒淫无道的主。
据说这位妺喜小姐原是与伊尹交好,无奈夏桀看上其美色便掳为宠妃,伊尹一怒之下投奔商汤。
后来,妺喜与伊尹互通消息,传递情报,助商灭夏。当然这只是传闻之一,还有二呢!(伊尹后任商朝丞相,助商灭夏,先后辅佐五代商王)
生活就是这样啊,你不努力不代表别人也懈怠懒散。
就在夏桀治国无道的时候,活动在河南东部一带的商部族偷偷发展壮大,但是一不小心被夏桀盯上了。
桀担心商日益发展壮大就召汤来朝拜准备除去他,商羽翼未丰无法与夏抗衡只得应召,汤一去便被囚禁在夏台(河南禹州)。
这可把商朝大臣给吓着了,得亏伊尹和仲虺(huǐ)广寻美女珍宝献给夏桀,才把汤给救回来。汤回来后与各部落修好邻里关系,一边对夏朝称臣纳贡,一边养精蓄锐发展国力。
等到夏桀众叛亲离时,商汤抓住时机誓师西征,几次交战下来,夏桀大败逃到山西安邑那边又被擒获。桀被放逐,几经辗转,最后病死在了亭山(此处尚有争议)。
哎呀,终于写完了呢,你也终于看完了,都不容易啊。接下来就来点八卦了。。。
八卦一:那个有施氏的妺喜啊,是个大美女的嘞,进献给夏桀后非常得宠。
据说她有三个癖好:一是喜欢看人们在超大超大的酒池里饮酒。(要大到可以划船的那种哦,嘻嘻~~~)
二是喜欢听撕裂绢帛的声音。(啧啧,贫穷还是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三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不得了,这个假小子思想很前卫)
夏桀为了博美人一笑,干了不少坏事,后便被伍子胥用来劝谏夫差说美女是亡国之物。(想想妺喜可能是背锅了)
八卦二:听说妺喜与伊尹不是传闻的那样子啦,她是在失宠于桀后才与伊尹认识的。伊尹在洛水与其结识相交,通过妺喜获取夏朝消息,最后里应外合结果了夏桀。
《国语·晋语一》:“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说正经的,夏朝的灭亡究竟谁的错?是桀的暴虐还是妺喜祸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夏朝灭亡绝非一朝一夕之故,只是积病已深便被商汤下了剂猛药罢了。
纵观历史也许朝代的更迭不
可避免,但安居乐业是芸芸众生不变的追求。
一代君主,若心怀天下情系百姓,王朝的根基便难动摇,也免做亡国之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