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曾巩一家六人同年中进士。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宋代,有一个家族却创造了一个惊人的纪录——曾巩一家六人同年中进士。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一、曾巩家族的背景曾巩,字子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福建晋江的一个书香门第,家族世...……更多
奇事!一家六口同进京赶考,竟全部考中进士,朝野皆为之哗然
...了颜面。实际上,在公元1057年的这次考试中,除了曾家六人出席外,苏家的苏轼和苏辙也同年参与了科举。欧阳修在评阅试卷时,发现了一篇出色的文章,其潜力足以争夺状元,但他误认为这是曾巩所写,于是将这份卷子淘汰...……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欧阳修主持,而曾巩、曾牟、曾布、曾阜、王无咎、王幾六人全部考中进士,整个朝堂为之震动,人们都知道了一门出了六个进士的事情。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荣誉,一家中,一次科举考试出了六位进士,这在其他任何家族都是难...……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宋八大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以及“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八大家”,是因为他们是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和引领者。每个人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宋史·曾巩传》中这样评价他的文章“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继承以上二...……更多
北宋文化巅峰:揭秘1057年科举巨星阵容
...我们熟悉的宋朝很多名人都参加了这次考试。比如苏轼、曾巩等,虽然高中了,但连前三都没有进入。这次科举考试的前三名是,状元是章衡,榜样为窦卞,探花为罗凯。这三个人成绩虽然是当时最好的,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更多
...影响极大。这其中有苏轼、苏辙、章惇、曾布、吕惠卿和曾巩,苏轼在后来成为了北宋中期的文学领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成就。他也没有辜负老师欧阳修的期望,极大地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他十分重视培养和发现文学人...……更多
带你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儿
...。6.宋朝欧阳修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同时还是王安石、曾巩的老师。如果这样说下来,唐宋八大家是不是又能叫做唐宋两大家。唐朝的两位,宋朝的这六位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不是老师就是家属的。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更多
策论取士:苏轼的科举策略与执政者的期望
...欧阳修那里。欧阳修看到此文,第一反应莫不是我的学生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所作?因为这件事情比较敏感,老欧阳又有点洋洋得意,我的文采天下第一,教出来的弟子也应该是年轻人中的第一才对。 纵然曾巩的才华也是...……更多
清朝奇案:全家二十三人被斩,起因只是一幅字
...曹吉又来找陈渊喝茶下棋,无意间看到了陈渊收藏的北宋曾巩的一幅字。曹吉见到后就像发现了宝藏,毕竟对于读书人来说,曾巩的字实在太诱惑了。曹吉和陈渊商量,愿出高价购买,但陈渊非常固执,不肯割爱,曹吉无奈只得...……更多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苏卫军曾巩(1019-1083),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人,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上的声望不亚于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被视为“千古醇儒”,在仕途上官至中书舍人。他能取...……更多
宋仁宗一朝的文坛到底有多兴盛
...一居士,仁宗晚期的文坛领袖,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韩琦:三朝宰辅,风流卓越的韩稚圭苏舜钦:以书佐...……更多
...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相比,曾巩的名气却要小多了。恐怕不少人在考试“唐宋八大家”时都会把曾巩给忘了。那么曾巩为什么会成为“唐宋八大家”中名气最小的一位呢?首先,虽然“唐宋八大家”...……更多
从曾巩的《咏柳》看人性的复杂与宽容的重要性
...庸之道”,这也是最符合人心、人性的哲学。今天我们借曾巩的诗,认真仔细地把其中的道理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文以载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此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曾巩。- 诗人简介 -曾巩,北宋文学家、...……更多
何去非:宋朝被埋没的军事奇才
...没奈何,只得在京城里教书谋生。何去非的第一个伯乐是曾巩。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举放榜。那一榜共录取进士445人,状元则是后来成为武侠界重要人物的黄裳。在这么多人里面,曾巩独独看中了何去非。何去非也是...……更多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这八位文学巨匠的鲜活形象,豆瓣评分一直高达8.9,是读者心中走近唐宋八大家的“白月光”。书中,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情感丰沛的个...……更多
...个事,与唐宋八大家当中的三位有关,分别是:欧阳修和曾巩,以及主人公苏轼,其实大家对唐宋八大家中的七位都非常熟悉,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以及王安石,似乎曾巩在民间的影...……更多
...榜首不容商量,但脑筋一转,怀疑此文极有可能出自学生曾巩之手。此次评卷标准改变,已经招来舆论的喧哗,如果获得魁首的是主考官门下弟子,将会授人以柄,引火烧身。于是,他将卷子降为策论的第二名。揭榜之后才知道...……更多
宋仁宗手下究竟有多少贤臣能士
...。欧阳修与提拔自己的晏殊一样,也发掘了一大批人才:曾巩、苏轼、司马光、焦干之等都出其门下。千古典范——范仲淹一提起范仲淹,大家都会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而这句话也是范仲淹一生...……更多
简介北宋官员张伯玉
...步。张伯玉不但娴熟吏治,而且擅长文学。当时,州司户曾巩很负时望,他自己也感到文章可以。伯玉命他撰写《六经阁记》,写了好几稿,伯玉都不满意,只好自己动笔。一开头几句就说:“六经阁者,诸子百家皆在焉,不书...……更多
王安石兄弟七人谁最优秀,谁的成就最高?
...祐四年(1037年),17岁的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章结识了曾巩,曾巩将他推荐给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得到了这位大文豪的盛赞。顺便一提,这一年另一位大文豪苏轼才出生。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赴开封赶考,高中...……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性命。宋代是文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朝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如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是宋朝人。中国历史上著名词人有李清照、柳永、晏几道、辛弃疾、李煜等,宋朝人压轴;还有朱熹、周敦颐等儒学的集大成者等。宋...……更多
欧阳修在滁州的岁月与文学创作
...。在欧阳修的倡导下,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文学俊杰如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等崛起,使得宋代文学艺术再度达到巅峰。这个时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时代,其中六位大师就在这一时期涌现。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更多
...。众所周知,江西临川是“才子之乡”,王安石、晏殊、曾巩、汤显祖、陆九渊等名人都出自此地,因此当地有文人结诗社的习俗。李绂才华横溢,但家境贫穷,当时有很多人资助李绂,李绂从不收取别人的钱财。李绂刻苦学习...……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中宋代占六席,除了“三苏”父子和欧阳修以外,还有曾巩和王安石,而曾巩正是欧阳修的授业弟子,王安石亦始终不忘欧阳修知遇提拔之恩。只有主考官一人牛?当时负责点检试卷的考官是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诗坛宿...……更多
曾布:北宋政坛上被误解的奸臣
...多人难以准确表达第一印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弟弟,也是与宋代才女李清照齐名的魏夫人(魏玩)的丈夫。相较于在文学上取得显赫成就的哥哥和妻子,曾布一直专注于朝政和改革,他在官场和治国方面的政绩...……更多
黄河文化|古代诗文大家笔下的鹊华山水
...。就是这片代表济南最美的鹊华山水,引得李白、杜甫、曾巩、于钦、赵孟頫、元好问、张养浩,及明清一众历史名人为其赋诗、绘画,赞美鹊华山水。和鹊华有关的古代诗文更是有上百首之多,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名气之大...……更多
哪个朝代的文化能称“王”
...,万人敬仰的“唐宋八大家”除了柳宗元和韩愈外,其余六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均出自两宋,宋朝的文化输出可见一斑。近代学者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更多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韩愈位列其首。总之,韩愈一生刚正不阿,因此仕途坎坷不平,但他一心为国为民,敢于仗义执言,勇于兴利除弊。他倡导古文运动,重视教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
哪些明星年轻时候特别漂亮,是你从未想到的?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过《唐伯虎点秋香》,其中有一位扮演者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石榴的扮演者苑琼丹,虽然在戏中,石榴的长相不是太过好看
2025-02-22 22:59:00
结婚不到十载丈夫爱上她人,她默默承受,多年后重逢彼此相依41年
“闻君有两意,特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两句表达截然不同的诗句都出自古代才女卓文君。面对丈夫的背叛时
2025-02-22 23:17:00
南怀瑾: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可辜负。但君子取之,须有道。不是所有精神财富尽占后,就能成为有福之人的。诚然,佛学与《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2025-02-22 23:23:00
东窗事发,十字坡孙二娘宰的那个和尚瞒不住了,武松被生擒
三年前,头陀和尚广惠辞别了方丈师兄,离开平凤岭少林寺,下山募化十方,普渡众生,一去不复返。广惠头戴月芽金箍,脖项挂着一百单八颗人骨的念珠
2025-02-22 15:48:00
《三生三世》离怨为何如此痛恨离镜,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等恩怨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擎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魔君,一直想打败天族取而代之,掌管四海八荒。因此他向天族发动了战争,导致天族损失惨重
2025-02-22 15:57:00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为何诸葛亮却说:九锡算啥,十锡都不是个事
一、两难全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早已成为了彪炳史册的三国事件。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此事件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是因诸葛亮做得太完美
2025-02-22 16:02:00
万年县政府办公楼:奢华背后的深思与政坛娘子军团的崛起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印记。万年县政府办公楼,这座矗立于城市中心的宏伟建筑,近期因其奢华的装饰风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2-22 16:14:00
明朝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叫明朝而不是改名叫北明?
大明王朝的名字在朱棣靖难之役中没有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大明王朝还是朱家王朝朱棣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大明王朝的燕王
2025-02-22 16:28:00
浙江有个皇帝墓,1000年来都有专人在守墓,2008年专家才查出墓主人
在浙江温州地区有一个叫做南山头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非常的普通,之所以被人提及是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皇帝墓”,而且这个墓地已有专人守护了一千多年了
2025-02-22 16:34:00
日本天才罪犯:用3分钟抢3亿日元,留下120件证物,至今仍未破案
昭和43年(1968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的府中市发生了一起现金抢劫案,银行的运钞车被犯罪人员光明正大地开走了
2025-02-22 16:36:00
日本永不松动螺母是“意外”产物,图纸公开后,也没人能仿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铁通行、火箭飞天、轮船远渡……这些堪比神话般伟大工程的诞生,其实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物件——螺母
2025-02-22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