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郑燮传-云烟图
有一年盛夏,赤日炎炎。郑板桥走到得胜湖边,寻见一条小船,招呼船家将他送往兴化城去。这条小船乃是住家船,船长不满一丈,宽不盈三尺,中间虽有小小船仓,可两扇小门紧闭着。郑板桥只好坐在船头,用纸扇遮住烈日...……更多
郑板桥的科考之路与人生转折
郑板桥在中了秀才以后,为了生计一度停止了科考,他想通过漫画来让妻子儿女们能过上小康生活。他在听取了好友程曰琯的建议,想去扬州发展。扬州在当时可是一个政治和经济较为繁荣的城市,他十年背井离乡,本希望能...……更多
和尚与尼姑热恋被抓,县官作诗一首,句句幽默捧腹,太有意思了
...戒律,发生了僧尼相恋的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据说,郑板桥在任山东潍县县令的时候,就遇到了一起僧尼私恋的案件。郑板桥最后是如何处理?让我们接着往下看。有天郑板桥正在县衙里批阅公文,忽然衙吏来报,有位老乡...……更多
知县、县令分别是什么职位呢?这两个官职又是谁大谁小呢
...们在,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稳步发展。有著名的画家郑板桥,在他出生时,他的家族就已经没落了,所以从小家境并不好,成年后,也是卖画为生,生活过得很潦倒,长期的贫困生活,让他在当上知县后,看不得百姓们疾苦...……更多
才华横溢的郑板桥,因为爱吃狗肉竟然上当受骗了
口舌之欲乃是人的天性。一代奇人异士郑板桥因为爱吃狗肉上当受骗的事被传为佳话!“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这两句诗据说是郑板桥被罢官,为前来送行的潍县百姓赠画留念时所提。那时的郑板桥做县令长达十...……更多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⑤|郑板桥在潍坊的“七载春风”
...生生不息。潍坊历史悠久,人才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郑板桥笔下的“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摄影:武琨)走进潍坊郑板桥纪念馆,迎面就看到了一座高大的郑板桥全身石...……更多
郑板桥:一位“诗书画”三绝的“任性”才子
...位非常有趣的人物,他就是清代的著名书画家、诗人——郑板桥!这位才子不仅在艺术上成就斐然,还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幽默的风格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位“任性”才子的神秘面纱,看看他是如何在历史...……更多
《郑板桥》登上梅兰芳大剧院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扬剧时隔多年再『进京』《郑板桥》登上梅兰芳大剧院扬剧《郑板桥》剧照。 扬剧《郑板桥》的演出现场。汤玉祥 摄通讯员 汤玉祥记 者 王鑫 王璐 世人皆爱郑板桥,爱他的满腹才华,爱他的不入俗流。昨...……更多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坎坷人生与艺术成就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从小就资质聪慧,三岁识字,八九岁就可以写对子。他们家隔壁是个铁匠铺,他父亲看着隔壁的铺...……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诗书画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尤擅画兰竹石。他是“康熙秀才、...……更多
...违反了佛门清规,也触犯了朝廷律法。这个县的县令名叫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郑板桥不仅为官清廉,更以其独特的审美和仁慈的心灵闻名于世。郑板桥在审讯过程中,了解到两人的前情...……更多
郑燮传-欠酒二两
郑板桥曾在苏北白驹镇教过私熟馆,传说他当时穷得租不起房子,就到白驹大庙里,找当家老和尚帮忙。老和尚见郑板桥虽是个穷秀才,倒蛮有才学的,正巧庙里每天买柴米油盐没得记账的人,就答应借个房间给他,顺便请他...……更多
...,在羊尾镇,要数板桥村的最为地道。相传板桥豆腐干由郑板桥的厨师涂氏潜心研制而成,涂氏告老还乡后,由涂氏一脉传承至今。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板桥豆腐干闻名于鄂、陕两省,有“盛时宫廷宴,板桥豆腐干”的美称。涂...……更多
郑燮传-送 贼 诗
年轻时,郑板桥家里很穷,靠教私塾和卖字画过日子。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越来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越穷,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夜里,郑板桥躺在床上,聚精会神地凝视窗纸上那月光照出的摇曳的竹影,...……更多
《潍坊漫游记》第三期:郑板桥在潍县任职期间留下了一段段传承至今的历史佳话,为潍坊的蓬勃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诗、书、画“三绝”闻名天下,是“扬州八怪”之一,更是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潍县县令。...……更多
郑板桥钟情男风,这位皇帝竟要将皇位传给“男朋友”
...中就包括精明英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甚至有位皇帝,喜爱男朋友到无法自拔,要将皇位与其分享,那么此人又是谁呢?大家好,这里是读史思古今,以已行之事思今下之意,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汉武...……更多
传承地域文化 放大“水墨”标识
...标识,11月22日下午,江苏兴化市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诗词大赛获奖作品书法创作邀请展。自1993年以来,兴化市秉承“纪念板桥、宣传兴化”的宗旨,每两年举办一届郑板桥艺术节,以...……更多
潍坊潍城:淬炼思想灵魂 厚植为民情怀
...坊报道近日,潍坊市潍城区发改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郑板桥政德教育馆、潍县战役主题展馆开展现场教学,接受政德和党性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政德素养和党性修养,严明纪律规矩,筑牢思想防线。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更多
康熙最有才情的儿子:胤禧的传奇人生
...开始了他的青年时代。这一年,33岁的著名诗人、书法家郑板桥来到京城。两人很快结为知己。郑板桥发现,这位公子虽然年少,但他对诗词歌赋的热爱却丝毫不亚于自己。甚至在一些领域,胤禧的天赋比起自己都要高出一筹。...……更多
...出版工程(第五辑)入选项目名单公布,由我省申报的《郑板桥审石头》《嫘祖养蚕织绸》两个项目位列其中。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出版工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提出的项目之...……更多
...叠嶂,水光浩渺,方寸之间,览无垠江山。扬州博物馆以郑板桥《墨竹图》为灵感研发出“郑板桥书画丝巾”,丝巾上还书写郑板桥的七言绝句《新竹》,图案与色彩相得益彰,尽显优雅之美。搭配丝巾的是一把精巧折扇,扇上...……更多
追寻历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潍坊市潍城区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坊报道近日,潍坊市潍城区望留街道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郑板桥政德教育馆、潍县战役主题展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传承红色记忆,汲取前行力量。在郑板桥政德教育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观看了关于郑板桥生平的各种图片、文...……更多
乾隆皇帝为何只有一首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
...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们再看郑板桥于雍正年间在扬州写下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其实两首诗都朗朗上口,对于初学者来说,不乏能够从...……更多
...品奖”。这5部作品分别是江苏省委宣传部报送的扬剧《郑板桥》,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山东省委宣传部报送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江苏省委宣传部报送的网络文艺《滨江警事》(第1部),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安徽...……更多
虚心劲节 空谷幽香——王荣生水墨兰竹作品欣赏
...倪瓒、王绂、夏昶等绵延元明,遂有“湖州竹派”。清人郑板桥独以竹鸣世。“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删繁就简,避熟就生,正是文人本色。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更多
音乐盛宴邂逅魅力潍坊,这些宝藏景点一定要去!
...地。街区包括十笏园博物馆、关帝庙、孔融祠、文昌阁、郑板桥纪念馆、潍坊鲁韵手造博物馆、潍县战役主题展馆、于希宁艺术馆、郭怡孮美术馆,潍州古玩城等,是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和山东省重...……更多
江苏8家博物馆上榜全国热门百强 “文博热”持续升温破圈
...方寸之间,览无垠江山。千里江山·折叠灯扬州博物馆以郑板桥《墨竹图》为灵感研发出“郑板桥书画丝巾”,丝巾上还书写郑板桥的七言绝句《新竹》,图案与色彩相得益彰,尽显优雅之美。搭配丝巾的是一把精巧折扇,扇上...……更多
仪征青少年寻访美丽乡村感受新变化
...陶茹带领下,青少年参观了板桥廉政馆,聆听了天安村与郑板桥之间的深厚渊源,接受了一场深刻的廉政教育洗礼。在藕香园,陶茹副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天安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情况,天安村将亩莲藕种植基地打造与文旅文...……更多
千场新春文旅活动,感受浓浓扬州年味
...剧院联合开展锡剧《珍珠塔》、淮剧《赵五娘》、扬剧《郑板桥》《五女拜寿》、扬剧名家名段新春联欢演唱会等五台演出,为扬州的市民、游客献上一系列精彩的戏曲盛宴。春节期间,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在大运河博物馆中庭、...……更多
“小而美”的扬州市江都区博物馆,尽显江淮文化风韵
...区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倾情打造的“书画世界”,在欣赏郑板桥兰竹石图、黄慎人物图等珍贵文物的过程中,品味“江淮之都”悠久而丰厚的历史文化。“江都襟淮水、运河而带长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十二生肖国画系列——徐建明生肖《鼠》作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2025-04-22 10:41:00
朱元璋父亲下葬之谜:抬棺绳子断,土塌变成坟
明太祖朱元璋祖父的陵墓,原葬在凤阳杨家墩。清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以后,从此这座陵寝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朱元璋还未正式做皇帝以前
2025-04-22 11:38:00
朱元璋让人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神机妙算刘伯温,刘伯温真是聪明啊,帮助朱元璋很多很多,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也毫不逊色,天上地下,无所不通,正所谓一个人太有才
2025-04-22 11:38:00
两国为抢夺土地大打出手,一国在中国人率领下,直接杀进敌国老巢
古中国时期,国力强盛,又是东方正统王朝,周边各国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臣服朝贡,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缅甸,明朝时期缅甸就经常侵犯边疆
2025-04-22 12:02:00
94岁大爷去世留下100万遗产,法院却判给居委会,法院凭什么?
94岁大爷去世留下百万遗产,法院不判给四个子女孩却判给了当地居委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继承遗产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江苏无锡老人去世后
2025-04-22 12:19:00
5月3日即将开集!来孝善故里——祝阳镇井家洼村乡村周末大集,感受人间烟火气~
瀛汶河畔 祝山之阳人杰地灵 瓜蔬飘香孝善故里 惠风和畅岱岳区祝阳镇井家洼村周末大集于2025年5月3日9:00即将开集自5月3日起
2025-04-22 12:24:00
古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可直呼老爹的大名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家的标准。尤其是每个人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是最能体现礼制的。古代,一个新生儿在出生百日由父亲为其取名
2025-04-22 12:33:00
05年“背母上大学”的刘霆,10年后接受变性手术,后来怎样了?
2007年,在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一位22岁的清秀男子脱颖而出。此人名为刘霆,因“背母上学”的感人事迹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2025-04-22 12:35:00
三国时代的\
在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史舞台似乎总是被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冲锋陷阵的武将所占据。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2025-04-22 09: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巢湖之滨,2020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2025-04-22 09:41:00
朱元璋曾用“蚊刑”叮死中国最后一任宰相,“蚊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那是相当残忍,事实上每朝每代都有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古代行刑都是公开执行,于是这些血腥的场景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2025-04-22 05:57:00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中国古代有着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官僚体系,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来划分,为官者处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现在备受推崇的商人倒是位于歧视链的底端
2025-04-22 06:16:00
朱元璋悬挂一铁牌,不到80年他摘下来毁掉大明王朝:也就这样完了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宦官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宦官的出现是种顺势的潮流,皇宫里的男人只能有皇帝
2025-04-22 06:19:00
琅琅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图为“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书院展第六展厅:“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王韵菲 摄白鹿踏云
2025-04-22 07:30:00
洪秀全有一张大床,含有特殊机关折磨人,妻子都不愿躺上去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过四百多位皇帝,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免不了战乱,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可以说是农民的代表
2025-04-21 2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