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胆子最小的大臣,儿子科考中了探花,他却请降成二甲
...,但是为了避嫌,他特意让监考把自己儿子的成绩降成了二甲头名。能够谨慎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这位官员就是清朝的张廷玉。张廷玉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上好几代人都是做官的。在1700年,也就是康熙...……更多
张廷玉为何被除去配享太庙的殊荣
...雍正取消儿子的探花。雍正听后非常感动,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张廷玉不张扬的性格,让雍正与他的关系始终非常融洽。有一次张廷玉回桐城探亲,临行前雍正专门赐给他玉如意,并祝福张廷玉一路顺风,事事如意。几天后...……更多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第三名,得探花,乾隆帝认为他是大臣之子,就把他改为二甲第一名。进入仕途后,董诰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四十四年担任...……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获得“文状元”头衔后,他就会立即被授予官职,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为皇帝讲经史,...……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者,有着非常高的成就。众所周知,状元所代表的荣誉是二甲与三甲所不能媲美的,后世在史书上对于状元的描写更是数倍于二甲与三甲进士功名。那么科举制中的状元和二、三甲的进士具体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更多
...建文帝不喜欢杨荣,杨荣没有被点中探花,而是被改为了二甲第二名。而后,杨荣被安排到翰林院做编修。当时正值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杨荣先后给建文帝提了好几条建议,都未被建文帝采纳,杨荣自恃满腹经纶...……更多
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
...史料中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话:“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那么,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御史以清代为例,来具体讲一讲这个话题。...……更多
李世民胆子是不是太小了,为什么不赌一把,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
...吴王李恪,李世民对李恪这个儿子也是喜爱有加,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他。(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在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后,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因为牵涉其中,也出局,剩下有实力争夺太子之位的只有吴王李恪和晋...……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鸣雷,并以云南边远,不宜点状元为由,将李启东下降为二甲第一名。因而李启东被认为是云南历史上“失落的状元”。如果李启东成为状元,云南学子的状元梦也就提前了370多年实现。另一位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状元...……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清朝时通常为四五十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清朝时通常为一百到三百人左右),赐同进士出身。面对自己“同进士出身”的名次,曾国藩显然有一...……更多
...乱臣贼子”谭嗣同,于是没有把他列进去,最后谭延闿以二甲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并选任翰林院庶吉士。谭延闿与其父谭钟麟同为翰林,成为当时科举场上的佳话。到了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进士”的名次由皇帝亲自圈定,根据成绩优劣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其中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统称为“进士”。清朝时期的“进士”,一般会分发到翰...……更多
知否:盛老太太为盛家操碎了心,却为何惨遭儿媳谋害?真相很心酸
...是勇毅侯的独女身份显赫,却执意下嫁给了没什么家底的探花郎盛老太爷。可是盛老太太不顾一切嫁的男人,却并不珍惜她,盛老太爷宠妾灭妻,根本不在乎她的死活。盛老太太唯一的嫡出儿子被盛老太爷的某位姨娘害得不幸夭...……更多
...让满清贵族子弟走上仕途。后来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大臣,便将这种权利也下放到一些汉族权臣身上,很多汉族大臣的子弟也可以不经考试便进入清朝的官僚队伍。因此在面对皇帝时,无论是满族大臣,还是汉族大臣,只要...……更多
蒋冕生下来就是神童,在文化方面造诣很高,过目不忘的本领
...进来的,你会背诗,我也会背,你会编书,我也能编。你二甲及第,我一甲探花出身,谁也不比谁差到哪儿去。而想要在这样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蒋冕一度很迷茫,大明的官场就像一个深...……更多
哪个大臣胆子真大,敢假扮成皇帝的老爸
所谓君臣之道,就是我国古代君主和臣子相处的一种关系,而说白了,就是君主能够对臣子进行绝对的管制,而臣子也只能对君主完全的服从,所以才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话,而这样的君臣之道就如同一种信仰贯穿于整...……更多
中国历史上胆子最大的人,能做天下人不敢做的事打皇帝
...地位,在古代是最高的,除非有掌权的太上皇、太后或者大臣,否则没人能管得住他。既然是九五之尊,那皇帝可以赏赐大臣,可以冤枉大臣,可以选三千佳丽,还可以搞贪污,甚至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正是因为皇权之大,没有...……更多
乾隆出上联挖苦丑陋考生,考生从容对出下联,乾隆大喜:赐探花
江东子弟多才俊,乾隆年间,江西出了一位探花郎,有“才”但不“俊”,非但不俊秀,据说相貌奇丑,迎面走来都能吓哭小孩,就连乾隆见了都忍不住用对联挖苦,没想到这名才子态度不卑不亢,文思泉涌,从容对出下联,...……更多
刘志的偷窃策略,神不知鬼不觉地夺回皇权
...祖曹腾,曾经目睹过一场更精彩的权臣游戏:皇帝最爱去大臣家里偷东西,权臣没放心上,谁知皇帝偷回了江山。曹腾是一位宦官,他进宫的时候,东汉正处在汉安帝时期(106年-125年),曹腾就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汉顺帝身边...……更多
赵武灵王的胆识与决断,引领战国服饰与军事的双重革新
...习骑射。赵武灵王是一个眼光远、胆子大的君主。赵国的大臣楼缓、肥义,全是他的帮手。赵武灵王想改革军事已经想了很久。有一天,他对楼缓说:咱们穿的衣服,袖子太长,腰太肥,领口太宽,下摆太大。穿着这种长袍大褂...……更多
李隆基抢了一辈子皇位,到头来自己的皇位为啥却被儿子给抢了
...子李瑁争夺太子之位。可谁知后来的李隆基见到朝中很多大臣都向他推荐将李瑁立为太子,他反而不敢立李瑁为太子了!这又是为啥呢?因为李隆基担心,自己一旦立了李瑁为太子,他有可能像李世民当年那样联合朝中那些大臣...……更多
父亲,哥哥都是皇帝,为何他活得如此憋屈
...了兄弟们啊”奕譞事后果然得到了慈禧的重用,历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以至于之后被封为清朝最后的铁帽子王爷“醇亲王”按理说,像奕譞关系这么硬的关系在大清朝必定是那种呼风唤雨的人,那这是真的吗?并不是,...……更多
董诰:不敢斗和珅的官员不是好画家
...1763)考中探花(进士第三名),乾隆帝因其为大臣之子,故改作二甲第一,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留任翰林,授编修。三十二年(1767),入懋勤殿写金字经为皇太后祝寿。第二年,举行了翰林、詹事的升级考试,这个考试是不许称病托词,规...……更多
...榜的考生有一个排名,状元就是第一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但是许多中了探花的人比中状元还要兴奋,这是为什么呢?贪官界的典型人物,清朝和珅。和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他也是探花出身,不知道因何原因就受...……更多
春秋哪个相国替国君选妃数百,几年后自家多了70个儿子
...想尽办法达到这个目的。不过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的大臣也想多一些子嗣,而他使用的方法却让常人难以接受。 在战国七雄中,齐国占有东侧大面积领土,他们最早的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武王伐纣成功后,姜子牙...……更多
铺红毯、放鞭炮、摆宴席,通州失散30年的母子终于团圆
...尾涌来的父老乡亲......2月12日,大年初三,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袁灶社区的主干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特别的认亲回家仪式在这里举行。阔别三十年后,36岁的马彩永终于与母亲朱冬妹相认,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回到...……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某甲第某某名”,即为清朝科甲出身的官员,携带一生、不可更改的“最高学历”,也是官员于...……更多
...一起去北方不毛之地替国家守北大门,实在是悲壮。汉朝大臣诛灭吕氏后,认为刘恒是皇帝最合适的继承人,所以把代王接回来当上皇帝。这个皇帝就是汉文帝。三,淮南王刘长不遵守纪律,祸及子孙。汉文帝当代王时,有不到...……更多
中国历史上胆子最大的太监,与太后偷生儿子还想当皇帝
今天聊聊古代的太监,提到太监,咱们看到电视剧里演的都是胆小如鼠,娘里娘气的。这也是大多数人固有的印象,但是今天介绍给大家的太监可以说是横行霸道,胆大包天,他不但没有被阉割,还与太后生了两个儿子,最要...……更多
...想要暗中报复栗姬。于是添油加火,收买了朝廷中的几位大臣,让这些大臣强迫汉景帝,立栗姬为皇后。而汉景帝以为这些大臣被栗姬所收买,更加怒火中烧。他认为栗姬的胆子实在太大了,为了皇后之位,竟拉拢朝臣。于是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