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始末
...公司 □朱江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创办于1903年。根据南通市档案馆馆藏的该公司1913年为注册事宜致工商部的函,张謇和如皋的沙元炳为共同创始人,张謇的四哥张詧为查察人。张謇曾于1908年向通海实业公司股东报告大达内河轮船...……更多
到国家图书馆地铁站里“探寻文明的印迹”
...现展”同期举行。通过解读不同时期的史料,凸显典籍、档案、文物等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让读者在搭乘书籍的列车之余,可以直观感受典籍的独特魅力,共同踏上探寻文明印迹的发现之旅。M地...……更多
侨心侨力四海聚 惠侨联侨桑梓情
...了圆母亲的心愿,他准备向学校捐资10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在他看来,读书学习会让人变得聪明,只要人民有知识、有文化,投身建设,国家就会兴旺发达。方侨生出生在柬埔寨金边市,从“难民”到银行家,他的人生...……更多
手抄明代勅谕
本文转自:菏泽日报郓城县档案馆馆藏手抄明代勅谕1卷,长3.1米,宽28.5厘米。内含圣旨11道,均用楷书书写,字体工整端正,行文简洁流畅。为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至宣德四年(1430年),三位皇帝下发给当朝大臣樊敬的圣...……更多
多彩盐城丨厚植红色文化 彰显新时代盐城“红色魅力”
...区,革命遗址遗迹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滨海法院运用馆藏档案,不断发掘烈士的革命事迹等红色资源,同时加强普查考证,把审判卷宗里的烈士、烈士部队(生前单位)、家乡、亲人等有效信息整合,形成清晰的红色脉络,...……更多
4K《地下》全国首发,6月放映靓丽开票!
2024年6月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今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艺术影院将通过《错位》(1986)、《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4K黑白转彩色)和《解放了的中国》(1950)...……更多
...冠服时时的年龄资料出处1孔传铎康熙四十年(1701)29《孔府档案》79,日期缺2孔宪培(孔宪允)乾隆三十五年(1770)15《奏为长子孔允宪奉旨照例给与二品冠服谢恩事》(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档...……更多
展讯 | 美好时代——吴山明艺术创作展11月21日正式启幕
...我希望自己能够——包括我的学生,能够促进我们中国画事业的发展,像我们的师辈,也像我们这代人一样,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个使命。”展览现场 (图文来源:吴山明美术馆) ……更多
...单服务平台,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跨区域、跨层级在线查询档案。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我省大力推进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同步开展全省服务地质资料目录整理。目前,山西地质博物馆已在全国地质资料网络订...……更多
...数据资源局副局长钱海介绍,该局会同省新闻出版局、省档案馆、省地方志研究院等各有关单位,组建了数据专项工作组。9月中旬,召开工作组第一次协调推进会,邀请省通用人工智能产业代表参加,细化明确数据需求,确定...……更多
馆长说文物 | 双鲤石鱼水标,见证千年来长江的潮起潮落
...物代言人,为大家揭秘“双鲤石鱼水标”的故事。代言人档案:杨邦德,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副主席、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水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更多
东西问|徐晓光:清水江文书缘何受到世界关注?
...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讲清水江文书,并促成了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设立以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为主题的“世界记忆工程前沿专题分论坛”。可以说,诸多学者的丰硕研究成果和努力推动,为清水江文书走向国际作出了重要贡献。...……更多
“迁”不走的滨江记忆
...建造的适航于长江中下游的“东方红”系列客轮。南京市档案馆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 通讯员朱亚东南京市档案馆馆藏中,有一张1970年的黑白照片,是金陵船厂新船下水时的情形,码头边聚集了很多人,前来观...……更多
以青年之声传红色文化——西北工业大学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苦,娃娃们不能享受教育,现在条件好了,我也要为教育事业做一点贡献。”王耀平在接受队员采访时说。如今,王耀平帮助过的孩子,已是研究生或是读了博士。此外,队员们还在吴起县融媒体中心进行了深入座谈,探讨红色...……更多
人教社典藏馆落成,馆藏4万余册古籍包含清末民国教科书
...建设、新中国教材精粹版本巡展等,还将依托图书馆进行档案馆的建设。未来,人教社将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对收藏古籍进行深度挖掘,创造性转化和利用;逐步对这些古籍进行数字化,以便学界更好地研究利用;对于部分学术...……更多
...胜村入江,全长16.8公里,设计流量为800立方米/秒。在市档案馆馆藏着一张“1975年秦淮新河工程开工建设”的图片,图中很多人肩上挑着担子,周围是高高垒起的土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从这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更多
馆长说文物 | 上游永川龙因何得名?永川博物馆馆长何祥松讲述背后的故事
...化身文物代言人,与大家聊聊上游永川龙的故事。代言人档案:何祥松,永川博物馆馆长,陈子庄艺术陈列馆馆长,文物服务所所长。文物档案:1972年的一声炮响,永川南郊第一件恐龙化石——巨型永川龙破土而出。四年之后...……更多
黄埔军校建校百年巡展亮相广州公共交通场所
...指挥官和革命领导者,为中国的革命斗争和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这段历史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据悉,此次巡展将持续至5月24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以时间轴为主线,依托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更多
郑珍成为比肩尹珍的硕儒
...的先贤,那么郑珍到尹珍家乡毋敛任职、为贵州教育文化事业尽力则是彻底踏上了“追星”之路。郑珍一生两次到尹珍家乡毋敛县任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郑珍第一次到毋敛——黎平府古州厅(汉属毋敛县,今黔东南榕...……更多
“正大光明”匾与清代立储密诏
...,直至病逝。 道光犹豫不决多次考核皇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道光帝立储档案道光皇帝在位30年,在建储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其主要原因是在皇四子奕詝与皇六子奕訢之间,很难做出抉择。奕詝为在世皇子中长者,而奕訢...……更多
...版,历时近2年,编纂人员广泛征集历史资料,查阅大量馆藏档案,积累文字资料60余万字、图片400余幅。本着“广征、精编、严审、核准”的原则,认真甄别,精心整理,尽量做到一事一条、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琐...……更多
《谢六逸全集》发布|他为复旦新闻教育钉下“第一粒扣子”
...渊源,以飨读者。“复旦新闻教育是在谢六逸先生开启的事业的基础上,经过多位主任、院长的接续前行,开枝散叶。复旦新闻教育的薪火绵延传递,发扬光大,惠及中国新闻教育界,进而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旗舰。”11月8日,...……更多
投身博物馆事业的年轻人(青春派)
...保护等方面,年轻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记者采访了几位投身博物馆事业的年轻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编 者 王申:“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更多
万里关山远  一念家国情
...问视频等。台山是有名的侨乡,一直注重飞虎队相关历史档案的搜集整理和宣传保护。目前,台山市博物馆已收集到近千件台山籍华侨抗战相关文物资料。捐躯赴国难台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坐拥漫长的698公里海(岛)岸线与...……更多
...林来到辽源矿工墓,当起了讲解员。从此,刘宏颖和文博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工资低、环境差,没有人愿意到这里工作,陈列馆里只有5个人,馆长刘玉林、3名保安,还有刘宏颖,馆内业务性工作都落在父女两人的肩上。2...……更多
...、墨迹、证书、奖牌、题字、日记、信件、印章、账册、档案、历史照片、影像;南昌烈士使用过的物品;其他具有革命文物价值的文物和资料。南昌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将对所有征集文物进行登记入档、研究运用,根据展陈需要...……更多
...新增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数据库。在“青山好处惟彭泽”城市文旅品牌上,做到活动多、主题显、特色足、消费增。为全力推进文旅攻坚行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彭泽县将...……更多
镇江博物馆:创新展览展陈,让更多人与镇江相遇
...举办的“纵马鸣弓,封狼居胥——从武状元到将军的成长档案”展览正在展出。步入展厅,铁流星、考卷等展品映入眼帘。展览由镇江博物馆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共同举办,通过65件(套)科举展品以及“武举制度的沿革”“...……更多
感悟儒风浩荡,看济宁文化“两创”一路生花
...商周十供”、三圣像以及明代以来的30万件孔子世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古籍图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等。在孔子博物馆中,传统文化与新兴数字技术结合是一大特色。模仿微信界面设计的“夫子问答”是博物馆里人...……更多
...一块块文化“富矿”。长城“焕新”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个缩影。新时代的中国,一大批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先进技术激活古老文明,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悠久文脉正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