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馆长说文物 | 双鲤石鱼水标,见证千年来长江的潮起潮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31 11:24:00 来源:华龙网

开栏语:

重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巴渝文化发祥地,文物资源富集。在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华龙网、重庆文艺网推出《探秘重庆博物馆“镇馆之宝”·馆长说文物》栏目,以数字化为支撑,让千百年来的文物会“说话”,让沉睡的文博馆藏“活”起来。

位于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有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展翅嬉戏,故而人称白鹤梁。白鹤梁上,有两尾特别的“石鱼”,见证了千年来长江水位的变化。今天,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杨邦德化身文物代言人,为大家揭秘“双鲤石鱼水标”的故事。

馆长说文物 | 双鲤石鱼水标,见证千年来长江的潮起潮落

代言人档案:

杨邦德,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副主席、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水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策展《长江史书——新中国70年·我和白鹤梁》《清且涟漪——水与我们的未来》分别入选2019年、2020年国家文物局“100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荐项目。策展《石鱼出水兆丰年·丰收画卷》《一江碧水·家乡的河》《月涌大江流——中国长江水文化碑刻展》《渴·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世界水遗产》《千秋水文》等。《水下文物白鹤梁题刻的保护与展示》入选国家文物局文博精品共享课程。

馆长说文物 | 双鲤石鱼水标,见证千年来长江的潮起潮落

文物档案:

白鹤梁双鲤石鱼水标,被誉为“长江标准眼”,是全世界唯一以石鱼作为观测记录枯水水位信息的标尺,石鱼鱼眼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的“水尺零点”,对农业生产、航运安全、水利工程等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文案:徐云卿

编导:王颖颖

制作:周京凤

审核:李天春

监制:姜连贵

出品:重庆文艺网、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

鸣谢: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1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馆长说文物 | 上游永川龙因何得名?永川博物馆馆长何祥松讲述背后的故事
...”有答案馆长说文物 | 双鲤石鱼水标,见证千年来长江的潮起潮落馆长说文物 | 这台CQ261红岩汽车 曾立下赫赫战功馆长说文物 | 原子弹备用触发管,见证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
2024-06-14 14:12:00
重庆白鹤梁题刻入选央视“《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标识”国宝
...于唐广德元年(763年)至上世纪60年代,现存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记录,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每当江水枯落,石鱼出水,人们
2024-08-03 21:13:00
“携手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之举”(新时代中非合作)
...明的见证”在重庆涪陵,当地流传着“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的古谚。白鹤梁,因早年常有白鹤群栖息而得名。常年淹没于水下的白鹤梁上刻有两尾石鱼,古人观察发现,通常在石鱼露
2024-08-12 06:21:00
白鹤梁与尼罗尺携手申遗 力争年底前签订联合申遗备忘录
...馆,占地面积11300平方米,现存题刻有165段,共1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馆藏精品文物有刻石鱼水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
2024-10-13 14:50:00
厉害了!白鹤梁题刻入选央视“《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标识”国宝
...广德年间历代题刻165段,其中具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白鹤梁题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2024-08-04 15:15:00
观展“无障碍” “触摸”千年历史
...知三峡地区流传千古的名人佳话;抚摸来自白鹤梁的一尾石鱼(复制品),了解“石鱼出水兆丰年,白鹤绕梁留胜迹”的历史故事。视障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无障碍参观在无障碍触摸体验室
2024-06-04 07:53:00
...转自:南通日报上海博物馆特展对公众开放实证“探源”长江下游早期文明据新华社上海6月20日电 富有当代艺术气息的崧泽“人首陶瓶”,雕琢神人兽面像的玉钺,迄今我国考古发现最大、最
2023-06-21 00:5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重庆持续推动长江文化传承发展本报记者 李增辉 姜 峰 沈靖然《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第 07 版)9月25日
2024-09-25 06:04:00
秦简和墓主人在汉同框人气旺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五一”假期博物馆里“荆”彩不断秦简和墓主人在汉同框人气旺4月30日在展览现场拍摄的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新华社武汉5月5日电(记者喻珮
2024-05-06 05: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