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上海博物馆特展对公众开放
实证“探源”长江下游早期文明
据新华社上海6月20日电 富有当代艺术气息的崧泽“人首陶瓶”,雕琢神人兽面像的玉钺,迄今我国考古发现最大、最重和最早的镇墓兽石猪……上海博物馆新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20日对公众开放,来自全国19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的358件珍贵文物齐聚特展。作为“何以中国”系列展的第二展,本次展览聚焦且“探源”距今5800年到4300年璀璨夺目的长江下游早期文明。
据介绍,展览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主办,由上海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指导,是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展品1/3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
在长江下游地区,近年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发现,让人们逐渐了解了开放包容的“崧泽文化”、精致灵秀的“良渚文化”。早在五千多年前,长江下游先民就已创造出比肩世界的辉煌文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古资料证明,距今58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流域首次出现了超大面积的中心性聚落,社会步入古国时代。5300年前良渚文化崛起,覆盖长江下游大部分区域。长江下游的早期文明进程是一部从崧泽时代的厚积薄发到良渚文明崛起繁荣的发展史。
此次上博大展中,最大亮点之一是来自江苏东山村、安徽凌家滩、浙江反山及良渚古城、上海福泉山这五大考古遗址的最高等级文物精品“聚首”,其中有“良渚王”的玉琮、玉钺和玉权杖,有重达88公斤的镇墓兽石猪,也有上海出土的精美象牙权杖。展厅中还以光影再现了长江下游地区在史前种植水稻的景象。
“什么是文明?中华文明发源于何时何处?我们以展览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期待让中外观众更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