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简和墓主人在汉同框人气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05: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五一”假期博物馆里“荆”彩不断

秦简和墓主人在汉同框人气旺

秦简和墓主人在汉同框人气旺

4月30日在展览现场拍摄的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新华社武汉5月5日电(记者喻珮)“佩戴”梁庄王妃同款花钏、沉浸式体验一场“明代婚礼”……这个“五一”假期,湖北多地博物馆以丰富多样的展陈与活动不断“出圈”,“文博热”成为荆楚文旅“流量”入口。

绵绵细雨中,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入口处始终排着长龙。

4月30日“上新”的“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展”,首次将睡虎地秦简和墓主人“喜”的3D复原头像“同框”展出,吸引了众多文博爱好者。

“梁庄王珍藏——郑和时代的瑰宝展”,金玉满堂的文物精品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工艺与域外文明交融并蓄之美。在金钑花钏展柜前,不少女性观众抬起手臂、贴近展柜,将梁庄王妃的金镯“戴”在手臂上。

拍照“打卡”之余,观众还不忘带走几件以该展首饰及金器为原型打造的发簪、胸针等文创产品。“文创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用文创产品连接文物与观众,让古老的文物重焕生机。”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说。

博物馆还是学术“大咖”与文博爱好者“双向奔赴”的场所。4日下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正在作“青铜时代长江中游对于三星堆的影响”的讲座。远道而来的许杰告诉记者,除了本地观众外,还有一些观众是从北京、湖南赶来的。大家因为一堂“考古课”相聚,展开热烈讨论,令他倍感欣喜。

展厅顶部自然光透过《星图》照亮了400年前的夜空,推开“朱门”,恢宏的“宫殿”映入眼帘;行至展厅,观众一边观赏文物,一边解锁“万历那些年”。武汉博物馆“惟日与月——明万历文物专题展”,为观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时空穿越”之旅。

配合展览,“五一”假期,该馆精心推出明代婚礼展演,从舞台、屏风、华服等元素尽力贴近明代风韵,展示新婿新妇携手行拜堂之礼,以全新方式引领公众探寻传统文化的魅力。武汉博物馆馆长任晓飞说,博物馆承载着华夏礼仪文化,如今到博物馆追寻历史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展演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有助于拉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显示,假期前四天,全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逾200万人次,同比增长三成以上。其中湖北省博物馆“五一”当天迎客2.49万人次,创单日参观人次新高。荆州博物馆、十堰博物馆、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等深挖历史文化底蕴,迎来客流高峰,成为热门“打卡”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参观展览有助于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王先福说,“文博热”持续升温的同时,也对文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要不断创新展陈手段,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慕名而来的观众感受到“不虚此行”。

链接>>>

■ 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000多年前的秦楚战场上,征战的士兵如何与家中联系?军中生活如何?两枚木牍所载的“中国最早家书”跨越地域与时空现世,将一段家国故事长久地留存与延续。

1975年末,湖北省云梦县,这片“水天一色”的古云梦泽之地,睡虎地秦简问世,这是中国考古史首次发现的秦简。引人注目的是,睡虎地4号墓出土了两枚木牍,上有527个字。经考证,这两枚木牍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与“惊”写给家人的信,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被命名为《黑夫木牍》。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信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问候之语,比如挂念自己的母亲以及新婚妻子等,思乡之情跃然于“纸”上。开篇读来,仿佛看到母亲读到儿子信件时的百感交集。

《黑夫木牍》第一部分是向长兄“衷”与母亲问安,汇报自己正在淮阳打仗,并向家人报平安;第二部分说自己缺衣少钱,“急急急”,希望母亲寄衣寄钱,并让家中一定关注官府授予爵位的文书。此文也进一步说明,秦朝被征发的军人,所有衣物皆家中自备,军中的生活危急且艰苦。

“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公元前223年,淮阳之战一触即发,秦国发动的统一战争已接近尾声,而楚国是秦国最为强大的对手。“黑夫”和“惊”的家书仿佛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唤起大秦雄风背后无数个普通士兵对于战事的未知,对于家和团圆的期盼。

在云梦县博物馆内,两枚木牍家书的复制品陈列在展柜中,“烽火家书”四字一下子将观众拉回到四方征讨、干戈不止的秦楚战场上。“《黑夫木牍》所载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为淮阳之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实依据,还延伸出许多秦国军事相关议题,如秦代士兵衣服的供给问题,以及当时的邮驿发展情况等。”云梦县博物馆馆长张宏奎说。

据新华社武汉电(记者喻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宠物能进博物馆吗?女子要带狗观展被拒引热议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保安拒绝女子带狗进入博物馆11月7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名女子要带宠物狗进入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参观,但被工作人员拒绝,双方在参观入口发生了争执。“博物馆能否
2023-11-09 01:47:00
这个暑期,杭州博物馆圈来了一次“破圈”行动——为缓解博物馆热,更好地提供服务,从今天(7月31日)开始,杭州市52家市属国有博物馆将实行延时、错时开放。其中有17个馆区,打破周一
2023-07-31 20:58:00
春深半夏,“五一”小长假开启,太原市博物馆上新展、开讲座,社教丰富、研学创新,一份份文化大餐吸引市民及外地游客相约博物馆,假期首日观众接待量达到近万人次。5月1日,市博报告厅内,
2024-05-03 07:45:00
这个国庆假期,河南省各地博物馆人气爆棚
这个国庆假期,珍宝荟萃的博物馆、承载文明的古迹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大家欣赏文物、感悟历史,实地探寻华夏文明,现场感受中原文化。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2
2024-10-10 19:33:00
古埃及文物“显眼包”首次在宁展出,114组文物带你穿越4000年前的古埃及
这个夏天,南京各大博物馆都开启了“人从众”模式,人气火爆,一票难求。近日,由省文投集团旗下文投资本所投企业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主办的“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成为了文物
2023-08-21 20:11:00
“双节”期间江西博物馆人气火爆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博物馆是文化地标和“城市客厅”,也是文旅融合的前沿阵地。中秋国庆假期,江西各级各类博物馆火爆非凡,共推出展览600多个、活动900余项,总客
2023-10-08 05:06:00
...不已,素纱单衣、T形帛画等各种文物让人流连忘返……博物馆内依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近日,据新华网报道,国内博物馆的人气火爆,越来越多的游客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
2024-11-19 23:38:00
天气热人气更热,7月潍坊市博物馆观众同比增长150%
...熙攘攘,展品前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今年暑期,潍坊市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7月份共计接待观众达14余万人,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人气火爆,令人瞠目。过
2024-08-02 15:47:00
可触可感可玩!“江博奇妙夜”人气爆棚
5月17日,当夜幕降临,“霞客很行”江阴市博物馆奇妙夜引爆全城热情,观众“行走”在博物馆的时空长廊中,用脚丈量文化,以印章收藏记忆,共同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秘之旅。集章打卡
2025-05-20 15: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庐江县将上马冶父山区域登山步道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为这座蕴藏千年剑魂的文化名山织就一道防火安全网
2025-08-21 13:56:00
福州铁骑开辟4分钟生命通道。被救者:给他写了封感谢信,但还不知道姓名。
2025-08-21 18:20:00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