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海外侨胞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
侨心侨力四海聚 惠侨联侨桑梓情
在国际潮团总会2023年度会员大会上,汕头学生向参会侨领赠送侨批纪念品。杨立轩 摄
国际潮团总会2023年度会员大会举行。杨立轩 摄
月德楼成为汕头市首个社区级侨博馆。杨立轩 摄
“为报答华侨中学对我母亲的培育之情,我准备向学校捐资100万元。”近日,汕头华侨中学,柬埔寨著名侨领方侨生这个决定令在场所有人感动。
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谢炳捐资500万元支持建设外砂华侨文化展览馆,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捐赠400万元改造中山公园展览馆……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潮商乡贤投资捐赠项目达到45个。
今年以来,汕头提出小切口办好为侨服务“十件实事”——在濠江区东湖村试行“侨房管家”服务、在华侨试验区设立华侨之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侨心桥”公益项目、设立线上线下“涉侨政务服务专区”、全方位打造涉侨权益司法保护体系等,提升广大侨胞侨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南方日报记者 杨立轩
根在潮汕 捐资百万支持家乡教育
“二八佳人Very good(非常棒),个中滋味Understood(都了解),引得一班Students(学生仔),街头巷尾Underlook(偷偷看)。”走进华侨中学,方侨生顺口念起了母亲上学时流行的中英双语“打油诗”,引得众人笑声连连。
方侨生的母亲曾在汕头读书,彼时就读的学校正是华侨中学前身——海滨师范学校。此次方侨生利用回乡参与汕头海外联谊会九届一次理事大会暨港澳台侨助力汕头“百千万工程”集中展示活动的机会,特意到华侨中学看看,没想到在校内还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
原来,校方得知这一线索后,根据信息痕迹在校史资料中找到方侨生母亲学籍信息,不足24小时便将所有资料印制成册。“我们连夜赶制了这本《海滨师范 炯英时光》,老人家的班级名册、成绩单和当时的老师、校长信息,所有资料都在这本册子里。”校长刘毅婉现场向方侨生赠予这份宝贵的礼物。
“我先来看看她的学习成绩怎样。”方侨生好奇地翻开资料册,仔细翻阅。“算不错了,没想到90年前学的科目那么多,将近20门课,还有音乐、美术。”关于母亲的信息,方侨生一条也没有错过,一边看一边和大家回忆母亲的往事。
方侨生说,母亲经常说教育救国、文化强国,为了圆母亲的心愿,他准备向学校捐资10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在他看来,读书学习会让人变得聪明,只要人民有知识、有文化,投身建设,国家就会兴旺发达。
方侨生出生在柬埔寨金边市,从“难民”到银行家,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潮汕。“潮汕对我而言是种抹不去的思念。”方侨生表示,父母为他取了“侨生”一名,就是希望他一辈子“不忘本,牢记自己是华人”。
此次回到汕头,方侨生每天行程满满,参与大会、走访企业、考察项目、参观学校、会见朋友,每一站收获良多。
“明年汕头将召开两大潮人盛会,意义重大,就像是母亲召集海外的所有游子回家团聚,是大团圆的盛会,同时也会刺激汕头的旅游业发展,还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方侨生说,身为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明年他将组团来汕头参加两大潮人盛会,与大家共襄盛举、共谋发展,也希望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参观考察,支持参与家乡建设。
侨房活化 百年侨房交由社区管理
“幸好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管理老宅、盘活老宅,为我们闲置多年的老房子增添活力。”不久前,居住香港的侨胞洪华通过视频录制这段话,让濠江区东湖社区的工作人员倍感振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华还表示愿意利用老宅为家乡作贡献,把使用权无偿交给社区,用于开展公益活动。
洪华的老宅名为顺琴故居,建于1919年,是一座面池而建的四点金侨房。侨房内至今保存大量彩绘壁画,有传统题材,也有海外风情,记载当时华侨的海外生活信息,是研究潮汕华侨拼搏奋斗历史的重要资料。
过去,因顺琴故居后人移居海外,故居无人管理。如今,故居得以新生,全因当地政府推行的“侨房管家”服务。
今年以来,汕头提出要办好为侨服务“十件实事”。其中,“侨房管家”服务就是通过与侨房产权人签订管家合同,社区管理,确保侨房维修、养护及时,并实现产权人24小时在线监控。部分活化的侨房更改建用于公益事业或出租,所得资金设立专项基金,实现以房养房。
在东湖社区,活化的侨房不止顺琴故居。
建于1948年的月德楼,是旧时东湖社区唯一中西合璧、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民居。半个多世纪来,月德楼曾经的辉煌被岁月冲刷腐蚀,变得老旧破败。社区工作人员在征求李氏兄弟后人的意见后,将月德楼打造成集党建、村史、侨务和淑芳亭于一体的社区型博物馆。
如今,走进这座侨博馆内,侨批、海员证、收音机、挂钟、煤油灯等展物一一陈列,向到访者诉说着东湖社区800多年的侨乡文化史。据统计,仅在东湖社区,如今已有30家侨房纳入“侨房管家”管理,实现了“一房一议”“一厝一管”。
一座座侨房的活化,除了留住海外侨胞的乡愁记忆,也推动“百千万工程”乡村文旅振兴。
东湖社区居民林旭东就通过“侨房管家”服务租赁了一间侨房,经营咖啡饮品。半年多来,咖啡店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如今周边技工院校的不少师生都是固定客源,周末或假期更有不少旅客前来打卡。而在林旭东的咖啡店旁边,当前还有烘焙店等业态正准备开业迎客。
侨村新貌 乡村祠堂留住乡愁记忆
东湖社区探索“侨房管家”服务的同时,在汕头另一个“最美侨村”龙湖区蓬中村,昔日的乡村祠堂也迎来新的文化交流使命。
近日,位于蓬中村的外砂华侨文化展览馆、华侨联谊中心、侨胞之家同步开馆,为当地展示华侨文化、群众参观学习、海内外华侨交流增添新的活动场所。这些场所均由家族式祠堂改造而成,曾经的祠堂“升级”为联络海内外乡亲的文化纽带,背后有赖于海外乡亲的支持。
蓬中村向来有“海内一个蓬中,海外一个蓬中”的说法,著名乡贤侨领谢易初就是从该村出生并下南洋谋生,后来才有了正大集团。多年来,以蓬中村谢氏家族为代表的海外华侨华人热心家乡建设和福利事业,不仅回乡兴办实业,还捐资修建医院、学校等设施。
2021年,龙湖区外砂街道启动蓬中村上厝祠、中厝祠、下厝祠三个祠堂修缮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谢炳得知后,随即捐资500万元支持打造外砂华侨文化展览馆、华侨联谊中心、侨胞之家。
“这次返乡,我走过家乡的大街小巷,看到我们的家族祖祠成为了承载华人华侨往昔记忆的华侨文化展览馆,看着蓬中从过去的小村庄发展为现在的‘最美侨村’,处处感受到了家乡风貌的巨大变化。”展览馆开馆当天,谢炳参观时深有感触。他说,他为家乡今天所展现的面貌倍感喜悦,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建设充满信心,也希望广大华侨与家乡人民携手共进,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蓬中村通过创新侨务方式和改善服务环境,从基础建设、人文环境、侨乡文化等方面逐步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侨资侨商进一步投资。据蓬中村党委书记谢伟忠介绍,该村旅外乡亲先后捐资2000多万元,支持家乡公益,包括建设华侨学校、老年人活动中心、铺设村道、设立奖学基金等。
今年9月,年过八旬的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专门带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和其他家庭成员回到蓬中村,探望乡亲,畅叙乡情。谢国民表示,要把华侨华人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让侨后代接过接力棒,为家乡发展再添力。
“侨领侨胞对家乡的惦记和关注,不断激励我们要继续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娘家人’和‘贴心人’。”龙湖区侨联主席贝丽琴说,今年以来,龙湖区侨联抓住“凝侨心、聚侨力、引侨智”三个着力点,不断探索新时代侨务工作新模式。接下来,将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推动海外联谊和对外交流工作落地,推动新侨人才创新创业、投身家乡建设,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数读
◆据南方财经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华侨投资项目达5923个,合同金额约158亿美元,汕头实际吸收侨资金额94.6亿美元。截至今年4月,汕头已有侨资企业697家,占全市外资企业的77.7%,仅今年以来汕头推动37个侨资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超200亿元
◆据汕头侨务部门统计,今年以来,汕头有关部门共接待港澳台侨访问团近250批次超过4000人次;华侨试验区“华侨之家”引进11家企业、3家侨团商会,有31家海外侨团商会在联络点入驻挂牌;“侨心桥”公益项目为汕头60周岁以上的归侨侨眷,提供紧急呼援服务和送医送药、保洁维修等家政服务,首期服务归侨侨眷录入162名;“惠侨寻根之旅”参加人数超300人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汕头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潮商乡贤充分释放力量反哺家乡,投资捐赠45个项目助力“百千万工程”
记者观察
发力“侨”优势:展现“双向奔赴”新图景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对汕头来说,奋战“百千万工程”,除了有经济特区的光环加持,还有另一资源优势——百年侨乡庞大的海内外“朋友圈”。
今年以来,海外侨胞频频踏足汕头,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共接待港澳台侨访问团近250批次,平均每周接待就超过4批次。回乡寻根、出席会议、参观展会、考察项目……从大部分访问团在汕头的行程可看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牵挂着海内外潮人的心。
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周昭耿坦言:“汕头是一个大侨乡,这些走出去的潮人们,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心系家乡、心系桑梓。”
令人欣喜的是,汕头紧抓这一机遇,凝聚合力联侨聚侨,活用侨资源赋能“百千万工程”。今年以来,汕头高标准筹办“两大潮人盛会”,不仅召开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国际潮团总会2023年度会员大会,还组团赴港澳和东南亚拜访潮汕籍乡亲,引导侨胞、潮商回乡支持参与“百千万工程”,累计签约项目超200亿元。同时,积极集聚民资民力,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市乡贤、企业参与“百千万工程”项目投资261个、超932亿元。
在潮阳区,深圳潮汕青年商会荣誉会长、海岸集团创始人李茂水牵头建设的粤东三科农商城,总投资约30亿元,目前部分投入试运营,将是粤东最大的农产品交易物流基地,可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
在濠江区礐石街道珠浦社区,乡贤黄光苗捐资1600多万元建设的珠浦文化广场,建有中心广场、演出舞台、儿童游乐场、休息长廊等,成为当地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由香港金荣集团董事长姚铨浩及其胞弟姚楚彬捐资2200万元建成的海门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12万册,进一步丰富当地文化资源,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这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不仅描绘着“百千万工程”的新图景,更折射出汕头服务华侨、华侨支持汕头的“双向奔赴”。
“我也会更加努力地推动、宣传汕头的‘百千万工程’,让更多的人知道汕头这里要做什么,每一个人都来给它寻找对标的项目,我本人也会积极地来参与其中。”香港汕头社团总会主席高佩璇这样表态。
明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将在汕头举办,届时更多的海内外潮人将齐聚汕头,共谋发展。如何办一届合作共赢的经济盛会、寻根圆梦的文化盛会、薪火相传的青春盛会、互助共享的团结盛会,如何让更多的海内外潮人参与“百千万工程”,既值得期待,更需要思考。
一线实践
汕头创新保护传承侨批文化
侨批“活起来”
乡情“留得住”
今年7月,汕头在泰国举办“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万万没想到,小时候跟父亲去唐人街寄回国的侨批,几十年后还能在泰国看见。
原来,主办方在筹展期间,得知林楚钦挂念父亲寄批往事,就到他的故乡寻批,最终找到了两封由林楚钦父亲寄给侄儿的侨批。见字如晤,纸短情长,林楚钦在侨批展上红了眼眶。
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昔日一封封“寄回来”的家书,如今变为“走出去”的文物,背后是汕头创新侨批保护传承的真实写照。
今年5月,汕头侨批文化艺术展首次在香港举办。一个多月后,侨批展览远赴潮汕籍海外侨胞旅居最多的泰国展出。之后,又在深圳举办侨批主题展览。爱国侨领李桂雄认为,“要努力讲好华侨历史,讲好华侨文化故事,最重要的是要传承好学习好老一辈华侨爱国爱乡的桑梓之情。”
传承的创新路径,汕头近年来不断探索。
汕头市档案馆开展侨批档案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精选并汇编了10册《资料丛编》,同时把侨批文化送进校园,与大中专院校共建思政课实践基地,举办侨批专题讲座,逐步向下一代普及。
汕头市纪委监委选取提炼了侨批等潮汕文化中的廉洁内涵,拍摄“廉润潮韵”系列廉洁公益广告,阐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以侨批为主题的潮曲表演唱《烽火侨批》,刚刚获得了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小型节目金奖。汕头还把侨批元素融入最新的城市主题曲,通过童声唱出华侨“少年游汕头”的家乡回忆。该主题曲从歌词、编曲到MV取景,多角度展现百年侨乡文化,并向全球侨胞发出“常回家看看”的邀请。
在国际潮团总会2023年度会员大会上,主办方更向全球潮籍侨胞发出“丝路来信·全球共写平安批”活动邀请,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国际潮团300名嘉宾同落笔,向世界寄出美好祝福。
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名誉馆长林庆熙认为,侨批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接海外,具有本土性,也具有世界性,是中国人的记忆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遗产,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独特载体。借助丰富的文艺形式、多元的传播媒介,继续讲好一封封侨批背后的汕头故事、广东故事,能够为传承和弘扬侨批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让侨乡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焕发新光彩,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10周年,汕头市档案馆现馆藏侨批档案再创新高,实体数量超过8.6万件,侨批电子数据超过14万件,为国内最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9:45: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