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新年的第一份书单,需要回头看看|新周刊编辑部2023年度阅读书单
新年的第一份书单,需要回头看看|新周刊编辑部2023年度阅读书单 写自己,其实也是在写时代段志飞记者出于工作原因,2023年读过不少书,但“读完”的太少。这样看来,阅读其实变成了一种功利性行为。而读那些与工作无...……更多
南都2023年度十大好书发布,黄永玉遗著、外卖员诗集上榜
... 摄今年的“南都年度十大好书”在征求多方意见,再经编辑部同仁反复斟酌遴选后,王计兵著《赶时间的人》等十本今年出版的中文原创作品,获评“南都2023年度十大好书”。另外,之前在南都组织的网络投票中获得高票的黄...……更多
2023中国视频榜发布:在年度影像里,看见现实的力量
...和未来。作者 | 张文曦编辑|钟毅、苏炜12月19日,由《新周刊》主办的中国视频榜在北京发布,这个延续24年的榜单,再次展示出记录中国影像的时代感与厚重感。本届视频榜将主题确定为“现实的力量”,格外关注贯穿2023年...……更多
这些年度影视,值得最漫长的掌声
2023年的“中国视频榜”,新周刊第一次邀请“青年媒体推荐人”作为评审团的一部分,参与评选。吴呈杰是青年媒体人中的一员,这是他写下的关于评审过程和颁奖礼的札记。作者 | 吴呈杰编辑 | 钟毅题图|新周刊我是个颁奖...……更多
...书”的评选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共同策划,旨在鼓励上海出版单位推出更多具有较高思想含量或艺术水准、可读性强的精品图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更多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量的精力和资源。入行六年的营销编辑李红莉(化名)向新周刊表示,一本书的出版周期因书而异,即便比较顺利的也需要半年以上,比较难产的周期则要好几年。根据网友晒图,此次东方甄选一元售卖的书有《我的2022:俞敏...……更多
在最“巴适”的城市,找最好的书
...。成都,一线城市序列之外的“第四城”早在2000年,《新周刊》便以“第四城”为成都命名。这一命名,打破了城市依据单一经济指标进行排名的评价标准。人们经由对成都现象的关注,也开辟了新的城市评价系统。成都用其...……更多
...》(美)乔治·斯坦纳 著 远子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 《日常的深处》 王小伟 著 中信出版集团4 《我是谁》(美)段义孚 著 志丞 刘苏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5 《荒野之声》(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著 熊姣 译 商务印...……更多
“在幻想与务实之间,踏过探索宇宙的路途”
...023年12月19日,第23届中国视频榜在北京圆满落幕。今年,新周刊将“年度电影男演员”“年度电影女演员”“年度新人”荣誉分别颁发给了杨皓宇、艾丽娅、蒋奇明。巧的是,他们都出演了本次获得“年度电影”荣誉的《宇宙探...……更多
一词形容2023年,全球爱用这些梗? 快来挑你的年度关键字
...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日前,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推出年度十大流行语。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多巴胺穿搭、搭子、情绪价值……这些网络热词或好笑,或自嘲,或豁达,却生动描述了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在...……更多
故乡是通往世界的起点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12月20日,《新周刊》“2023中国年度新锐榜”在北京颁奖,刘亮程当选为“年度新锐人物”,图为刘亮程在颁奖现场。(《新周刊》供图)刘亮程部分作品《一个人的村庄》《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凿空》...……更多
...放日报《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刘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辉历程:中国发展改革40年亲历与思考》张国宝 著 人民出版社《一个完整的巴勒斯坦: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以]汤姆·赛格夫 著 丁辰熹 译 ...……更多
苹果故意降低性能,部分用户获赔偿
大家周末好!这里是新周刊的锐读栏目,每周盘点世界大小事,记录锐词和语录。冬天的凛风,终于还是吹到了广东。才刚踏入12月,编辑部的同事就因为流感倒下了一大半。还在坚守岗位的同事,喝热水的次数也在大幅增加。...……更多
第九届悦读中医精品目录书单
...该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2023年9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国医大师传承录丛书共分四辑,从成长经历、成才经验、学术精华、临证遣方用药、大医情怀、师徒传承等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展现四届共120位国医大师为...……更多
“中国电影票房500亿了,却没几部好片”
...外大大小小的影展,他会如何看待影展及其文化生态?《新周刊》:你觉得今年影视行业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什么?木卫二 :2023年度的票房虽然突破500亿元,但我认为这里面能称为好片的电影其实不多。这在本次中国视频榜的...……更多
被提纯的现实,被制造的流量|青年媒体人眼中的2023年影视圈
...影究竟是在直面现实,还是基于热门话题进行再加工?《新周刊》邀请青年媒体人曹柠、林冠、潘文捷、吴呈杰、余雅琴,为2023年的中国年度影像做一份总结。他们用青年人的目光来审视2023年的影视作品,分享自己的观察。以...……更多
龙年谈龙:我们崇拜了上千年的图腾,到底是什么?
新年好!新周刊给大家拜年啦。这也是新周刊连续第四年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推出“生肖系列”,我们也期待这个系列能够继续伴随大家共同开启新的一年。将威猛、神秘、象征丰产等集于一身的“龙“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图腾...……更多
...个窗口欢迎他进入社会,他选择了国内的出版业,长期在编辑部门服务,他称之为“做书”。《一生一事》是李昕先生的回忆录,书名有个副标题——做书的日子。那时,万象复苏,从头收拾中国文化,锦江春色来天地,这一步...……更多
重磅发布 | 中国十大影响力电影、电视剧(2023)揭晓
...)《满江红》(41票)《八角笼中》(38票)《宇宙探索编辑部》(37票)《三大队》(36票)《消失的她》(34票)《无名》(32票)《年会不能停!》(30票)2023年度十大影响力电视剧(按第三轮五十二位专家票选票数排序)《...……更多
...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充分发挥聚合效应;中华品牌年鉴编辑部与中国工业报社合作开辟“中华品牌风华录”纪实报道专栏,旨在讲好当代中国品牌故事,宣传我国品牌建设卓越成就。 ……更多
年轻人+新技术 为古籍寻找新的“打开方式”
...会上产生轰动效应。这也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编辑部助理编辑饶栩元的目标。2016年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她,从事古籍编辑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古籍早已融入她的个性和日常生活。平日里她也会经常翻阅《四书...……更多
...行在·杭州》,本书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编著、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18篇有关杭州历史、人文、景观的文章,将城市历史和人文底蕴、名胜古迹和当代景观经纬交错、连珠缀玉,以文字编织出一张杭州的历史文...……更多
...仪式现场发布了“沟通”主题书单。此前,活动面向各大出版社征集了上百种图书,邀请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出版等各领域专家,围绕“沟通”主题,评选出了20本适合3-12岁儿童阅读主题图书。活动现场,领导和嘉宾向儿童代...……更多
“四季童读”让孩子共享优质童书资源
...人、家庭和机构藏书提供参考,促进作者、读者、学者、出版社、图书馆的交流沟通。科学规范流程 扎根儿童兴趣与需要伴随国内儿童阅读需求上升,少儿阅读市场逐渐扩大。“除了经典著作,还有哪些新书值得读?”“如何...……更多
将阅读种子播撒在红土地上
...授予“微笑彩虹”公益活动校园实践基地牌匾。天津科技出版社向小学捐赠600本、码洋近3万元图书。从2017年起,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策划实施了“微笑彩虹·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旨在通过阅读...……更多
双城联动、丝路共读  第十八届“西安读书月”启动
...日下午,由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西安市新华书店、西安出版社承办的第18届“西安读书月”在曲江书城外广场启动。4月23日,第十八届“西安读书月”启动。李一璠 摄据悉,本届读书月活动以“山河诗长安 书香润古城”为主...……更多
科幻作家谢尔盖·卢基扬年科:找到未来世界的变数
...了面对面交流。在此期间,谢尔盖·卢基扬年科接受了《新周刊》专访。据记者了解,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中国,东方文化对他的科幻创作影响颇深,在对未来世界的构想里,他总是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以下是《新周刊》与谢...……更多
人人骂爹味的时代,我跟不上了|专访张大春
...能不能弥缝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答案。”Q&A新周刊 :在中国家庭里,为何我们好像都不擅长谈论或书写父亲?中国父亲的形象为何总是“父爱如山”?张大春 :的确,在《聆听父亲》出版时,台湾几乎没有讨论父亲...……更多
李娟:不会再有下一本《冬牧场》
...是打草和收割麦地的季节。(图/@阿勒泰李娟 公众号)《新周刊》:这次来喀什地区去了哪些地方?这里的文化和风物,和你居住的北疆有什么不同?李娟:其实在新疆,我去过的地方不多。新疆太大了。这次完全是奔着塔县来...……更多
且借直播热 平添书香浓 读屏时代为人们提供更多阅读新场景
...者。”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书籍探索编辑部”直播团队指导教师王武林告诉记者,这对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推广阅读都具有积极意义。让阅读从“指尖”入“心间”书籍和阅读走进直播间,在图书推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