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生一事一回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02: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王鼎钧

李昕先生是一位出版家。1982年大学毕业,好几个窗口欢迎他进入社会,他选择了国内的出版业,长期在编辑部门服务,他称之为“做书”。《一生一事》是李昕先生的回忆录,书名有个副标题——做书的日子。

那时,万象复苏,从头收拾中国文化,锦江春色来天地,这一步跨出去就是姹紫嫣红,李先生的选择得天时。他家住在北京,女朋友也在北京,父母之邦,首善之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常常在此归纳最初的因,演绎最后的果,他的选择得地利。他家世代传道授业,文化界人脉广泛,他的决定得人和。

他在决定做编辑的时候,同时决定放弃留学,放弃从政,后来也放弃下海。他在回忆录中说,出版业可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推动进步,启迪改革”,“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于是,他“衣带渐宽终不悔”:

198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4年。

1996,香港三联书店,8年。

2005,北京三联书店,9年。

2014,北京商务印书馆,9年。

出版社培养作家,成就作家,我们视为文学的保姆。编辑部是出版社的心脏,守护作家,我们视为文学的傧相。人生、自然,是作家的上游,出版社是作家的下游。出版社又是国民素质的上游,关乎文运兴衰,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社会在国际上的能见度。

李先生说:“这四个出版机构,都是有历史有传统,品牌响亮,出好书、出精品的,这是我的幸运,因为做编辑需要有一个好平台,好的平台可以给编辑带来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谦谦君子,将一生成就归功于客观环境,他说的也是实话,古人遗训:“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说到李先生“做书”,我感觉读后感永远不能代表原著。做书的前锋是编辑,编辑并非仅仅是出版社的一个职员而已,他好比医院的医生,学校的教师,乐团的演奏者,是一种精英集合。听听医生的名字,你就知道那是一家什么样的医院,看看演奏者的名单,你就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乐团。

在出版业各部门中,只有编辑和作家有共同语言。自然而然,编辑成为作家和出版社之间的唯一联系,他代表出版社,他疏忽懒惰就是出版社疏忽懒惰,他傲慢就是出版社傲慢。反过来说,他的一切优点也都是出版社的优点。出版社要依靠责任编辑一点一点与作家建立共信,可以说关系到作家的向心离心,出版业的荣枯兴衰。一流的出版社也要靠一流的编辑对外体现,对内奉献。李先生对四大出版社的称道,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他的成就,除了客观的条件,还得有主观的条件:专一与有恒。“一生”有恒,“一事”专一,书名含蓄,语重心长。

《一生一事》由香港三联书店于2022年12月出版。书中估计,1982年到2022年,李先生在工作岗位上参与选题出版的书超过一千种,担任终审的书两千五百种,共约五亿字,除了开会出差睡眠,就是看书。他何以能够不厌倦不疲劳呢?原来做书有一个完整的工序,并不只是排版印刷装订而已,“书”的内容来自人生和自然,它在成为物质之前已经存乎天地之间,这个苍冥中的“书”进入作者脑中化为形象符号,再由作者脑中移到纸上成为文字。出版业把没有形体的书制作成书店里有形体的书,店里的书又变成读者胸中之书,“启迪人们的思想,认识现实,改造现实,促进社会的进步”,功同造化,这是又把书还诸天地了。做书的人置身于这个大循环之中,海天有尽,我愿无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乐此不疲了。

俗话说“买金的遇不到卖金的”,李先生不讲“遇”,他讲“找”。买金的一定可以找到卖金的,访书如访贤,惟恐交臂失之,不要“左顾右盼,三心二意,挑肥拣瘦”。清朝有个戴名世,他说自己胸中有百卷书,等待有人诱而出之,李昕先生于无书处见书,“诱而出之”得心应手,买金的发现金矿,帮助卖金的人开采,既是名人轶事,也是文林趣谈。

李昕总编有四大出版社的阅历,40年的编辑经验,体制内和体制外两大潮流激荡,周旋于中国当代文化界精英之间,五亿字书稿经手过眼,读万卷书、穷千里目,底气极厚,全书五百多页,只是冰山一角。

但是这本书并不深奥。全部用大白话写成,浅显流畅,如清水由地下深层喷出,亭亭如盖,晶莹透明。语言老妪能解,内蕴虽宿儒不能穷究,所谓厚积薄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社交范围内有30位朋友看过这本书,封面设计首先得到赞赏,认为创意十足,淡雅而能夺目,难得。书虽厚,拿在手中轻软舒适,装订得如蝴蝶展翅,可以平摊在桌上,不像砧板上鲤鱼打挺。内容方面,众文友认为李昕总编对人诚恳,对书尊重,著作人能得一遇,可以称幸。有人说李先生得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出版界佼佼者,他写回忆录不贪天之功,不贪人之功,对一同工作的编辑不吝称扬,令人感动。有人说做书在想象中为一枯燥工作,李先生写来豁然开朗,活泼有趣。他在工作中有至乐,不可言传,笔墨中见性情,读者有心,得之于言外。

有人说,这本书记下当代文化界许多名人的趣事轶闻,有张力,见性情,给人生增添调味剂,可读。一位书店老板说,此书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可以当作出版手册,恨不能在十年前读到。有人说李昕总编这本书可称为好书导览,他对自己经手做成的书往往有几句隽永有味的评点,令人对那些书心向往之,世上有这么多好书,我们应该看却没有看过,恨不得都买来摸几下翻一翻才甘心。

还有人从大处着眼,认为《一生一事》全书的重点是人生修养。出版图书是为了大众还是为了精英?前者追求普及,后者追求提高。出版是商业还是志业?前者服从成本利润,后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还有,发扬传统还是鼓励创新?李先生奉公守法,通权达变,为双方设想,秉中道而行。或力排众议,或从善如流,不争功,不诿过,有担当,有温度。李昕之所以为李昕,借用画家高更的话:“世上有两种美,一种来自人类天性中的灵性,一种来自后天的学问。”所谓后天的那一部分,尽在《一生一事》之中。

(这是王鼎钧先生为《一生一事》所作序言,本报发表时有删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基因,打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国家公园丛书”,用儿童文学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向广大
2023-06-17 00:22:00
文化新观察|人山人海、书山书海:“出版风向标”释放复苏信号
...主题,一大批礼赞新时代的精品图书纷纷亮相。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与形成》《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与发展》,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四川教育
2023-02-27 22:19:00
【黔东文学】喻子涵新作《苍茫的回声》引关注
...》引关注近日,喻子涵散文诗新作《苍茫的回声》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这是喻子涵继《孤独的太阳》《汉字意象》之后出版的第三本散文诗集,主要收入2000年至2023年二十多年间创作的散
2024-12-12 16:32:00
天地人和一童翁
...!美哉!善哉!景仰并向往之!(作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社长、常务副总编辑)
2024-06-25 09:56:00
中国图书在北京图博会“扬帆出海”
...出书、后输出”,实现中英文同步出版6月16日上午,大象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签订“中国汉学研究史论丛书”中英文同步出版协议。丛书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与
2023-06-17 08:25:00
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开幕
...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在北京开幕。14家湖南出版社组团参展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湘书风采和湖南出版“走出去”的最新成果。当天,湖南省作为主宾省亮相“中国作家馆”。中国作
2023-06-16 09:47:00
高风妙笔万年垂
...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1969年入职出版业,曾任江西人民出版社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编辑室主任,主编过《微型小说选刊》。李先生是复合型人才,既是资深编审,又是作家、诗人、书
2024-03-25 16:05:00
杨时诞辰970周年:这本新书值得一读
...馆开本:787mm*1092mm 1/16印张:12.5书号:ISBN 978-7-5567-1137-6出版社:海峡出版社发行集团海峡书局定价:108.00元
2023-10-26 11:44:00
著名作家吴越去世
...语文、科普、文学三栖作家;早年从事语文研究,为语文出版社前身文字改革出版社的创始人之一,并著有纯学术著作《浙江省缙云县方言志》;一生出版书籍100余本,共计5000多万字,长
2024-11-11 17: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