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5 13:51:00 来源:新周刊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重版出来!》剧照

作者 | 张文曦编辑 | 苏炜

事情过去一周,东方甄选的一元图书应该陆续到货了,但是出版人的郁闷还没有消。

2023年12月26日,东方甄选又上热搜了。只不过这次不是因为董宇辉,而是因为平台以一元的超低价卖出了5000册图书。当天,东方甄选APP会员店推出了“新年送好礼,5000册好书1元领”的活动。

只需要花1元钱,读者就可以把《培根随笔》《悉达多》等书领回家。在商家眼里,这不是一次纯粹的销售行为,而是平台福利,活动目的主要在于引流,有点“赔本赚吆喝”的意味。

但在众多出版人心里,面对类似一元领书的活动,则是五味杂陈。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东方甄选APP会员店“新年送好礼,5000册好书1元领”活动页面

一元卖书,谁破防了?

不少声音对这种贱卖图书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2023年12月27日下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公众号发布文章《东方甄选竟然1元卖书!出版还能干吗?》,被出版人、书店店主、作家大量转发。文中,图书公司浦睿文化创始人陈垦向东方甄选隔空喊话:

“流量绑架一切的世界是可憎的。这个事情不在于金额大小,而是更深远恶劣的影响。”

作者、书评人张丰同样在自己的公众号发布文章《董宇辉一元卖书只是给文化生态的最后一刀》,表示出版社在利润不多的情况下,为了在“新事物”上占据一席之地,只能咬牙低价坚持。他形容直播顶流“拿起一本书就像举起一个红薯”。

在一元书面前,为什么这么多文化人“破防”了?

张丰《董宇辉一元卖书只是给文化生态的最后一刀》文章截图

置身于市场中的书,商品属性并不比玉米、红薯高贵,但能传递信息、观念和思想的文化属性,又让书区别于其他商品。

“一元卖书”真正的影响,是对观念的破坏。一次又一次廉价兜售之后,书籍很容易被烙上“低价”标签。众所周知,对于消费品来说,“破价”是重大伤害,那么对本就不多的愿意原价买书的读者群体而言,一元图书就很有可能动摇消费行为。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一元卖书”活动有可能降低读者对图书的价格预期。/视觉中国

更何况,书是商品,却是特别的商品。

一本书从幕后走向市场,流程漫长,读者未必了解背后的层层环节。大至确认选题方向、反复审校、印刷、营销发行,小至确认字距行距、装帧设计、入库、运输,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入行六年的营销编辑李红莉(化名)向新周刊表示,一本书的出版周期因书而异,即便比较顺利的也需要半年以上,比较难产的周期则要好几年。

根据网友晒图,此次东方甄选一元售卖的书有《我的2022:俞敏洪全新随笔集》,周成刚的《新东方 走向远方: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也有《悉达多》《呼啸山庄》《培根随笔全集》等公版图书。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低价卖书的短视频直播间。

打出“一元一本,27元100本”标语的直播间,背景往往为图书库房的视频或满墙书架。以库房视频为背景的直播间,工人熟练地装书或者贴快递单,俨然工厂的流水线,与现实中的图书流通场景大相径庭,更像是一种常见的电商销售手段。

李红莉认为,直播神书们和正统出版业目前来说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两者客群几乎不重合,不在一个赛道竞争。“但如果一元卖书真的成风的话,那我们这个夕阳行业真的是要落西山了吧”。

出版行业的利润,本就不像其他行业那般可观,以不合乎市场规则的低价贱卖图书,无疑切走了这块本就不大的奶酪。

低价图书,对读者是一件好事吗?

社交平台上,不乏读者抢到一元图书的分享:“守了一晚上抢到了八本,好几本特别想看的没有抢到”“两元得到两本书,实在太快乐了”......

不同于出版业从业者,大部分读者天然站在便宜的立场上。

从看到一本书到决定购买,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当然不会思量一本书出版前所花的心血、精力,价格、性价比才是他们首要考虑因素。让读者为情怀买单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重版出来!》剧照

那么,低价图书对读者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吗?

表面看来,读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入图书,降低阅读门槛,当然不是坏事。但对超低价图书表达忧虑的消费者,也大有人在。

一名网友吐槽从直播间买的低价《瓦尔登湖》,称其质量极其低下:“合着一本才几块钱,本来以为捡到宝了,但纸质真的很差,影响看书的心情。”

根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报道,对于此次东方甄选的卖书活动,有出版从业者表示:“这是部分民营策划公司所为,主动发了几千本书过去。与某出版社出版的同样选题的图书对比,质量差距很大。读者买回去拿两个版本对比下不就懂了吗?”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低价书的质量参差不齐。/视觉中国

在各个平台大促之下,图书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许多图书的折后价甚至低于一般图书的盈亏点。低价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甚至是盗版书流入市场的情况,也应运而生。

图书品质随着价格大大降低,而独立小众出版物的生存空间也因此更加狭小。优质图书在竞争中落败的结果,就是“以价取胜”成为市场信条。低价书源源不断“喂”到了读者嘴边,长此以往,读者面对的是精神食粮的品质下降。

电商带货达人们带来的,可能不只是销量,而是行业的震荡。毕竟,当我们可以按斤售卖《瓦尔登湖》时,出版业还有多大打磨优质图书的空间呢?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图书固定定价,让位于流量下的折扣

虽然如今图书价格不断随着双十一、开学季等大促节点而波动,但其实图书市场一直以来都遵循固定定价制度。

固定定价制度,即图书价格由出版社确定,并在固定位置明确标识,任何书店和销售机构都遵循此价销售,不得擅自减价或加价。同样实施这种定价制度的包括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在一些人看来,图书的固定定价制度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但其确实重申和维护了图书作为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

固定定价制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实体书店免受互相间的竞价压力。然而,在平台规则重构市场的今天,固定定价制度很多时候也只能让位于流量下的打折优惠,出现了“高定价,低折扣”的现象。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重版出来!》剧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0年1月8日,在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的主导下,我国出版业第一部行业规范《图书公平交易规则》正式出台,其中一项重要规定便是“限折令”,即出版一年内的新书,其零售价格不得低于图书标价的8.5折。

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提交了“关于制定图书交易价格法,规范图书市场秩序的提案”,建议国家为图书交易价格立法,遏制恶性竞争。

“我国实行图书固定定价制度,但对图书销售价格一直未有专门法律保障,无论是《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反垄断法》都未对图书维持转售价格制度给予明确,由此导致图书市场混乱。因此,亟待填补这一法律空白。”魏玉山曾在2019年两会期间向媒体如此说道。

2021年12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到“推动图书价格立法”。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凯雄、谭跃、赵东亮也提交《关于加速推动图书价格立法的再提案》。

但关于图书定价方面的立法牵涉范围广泛,现实情况复杂,在具体执行和立法原则之间,还存在着一段距离。

谷贱伤农,书也一样

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费用、人工成本等因素差异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图书价格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本就低价。

以公版书《呼啸山庄》为例,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其平装书定价一般在16—20元,精装插图版最高是149.5元,而在美国地区的亚马逊平台上,《呼啸山庄》的平装书价格已经去到了6.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元。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在美国地区的亚马逊平台上,《呼啸山庄》的平装书价格为6.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元。/亚马逊截图

张丰在评论“一元卖书”的文章中提及,图书低价很像是本土市场特有的现象。

当然,图书定价与经济发展水平也息息相关,近年中国图书市场就迎来一轮涨价潮。

根据智研咨询报告,2022年,国内图书整体市场产品平均定价达48.63元/册,同比增长13.86%。但与此同时,新书销售码洋却同比下降了45%。也就是说,图书定价提高了,出版行业却没有因此活得更好。

如果仅看到图书书价的上涨数据,很容易得出“国内书价增长过快,定价过高”的片面结论。图书整体市场定价上涨的背后,其实还受到了国民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CPI数据,以及库存、印刷和纸浆等成本变化的影响。

纵观图书市场,以低价为卖点的价格战仍在继续。

2023年上半年,实体店渠道零售图书市场和电商平台分别同比下降23.55%和6.29%,在各个图书市场渠道尽显颓势时,短视频电商依然保持47.36%的正增长。而短视频电商,又常常是图书价格的洼地。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抖音头部主播刘媛媛的低价卖书活动一度引发行业争议。

2021年9月27日,抖音头部主播刘媛媛进行了一场颇具争议的图书带货直播,这场直播中,大量图书的售价低至10元以下,更有不少1元图书,而这次直播的商品交易总额也达到近8000万元,此前其单场数据大多在百万级别。仅以一本书10元计算,至少有800万本低价图书在这次活动中被售出。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主播以低价卖书赚尽了噱头和流量后,立住了自己的电商IP,再用这批低成本、建立在出版行业之上的流量,带动客单价更高的珠宝、付费课程、美妆等商品,就像现在再看刘媛媛的直播间,已经甚少看见和图书相关的直播活动。

结果便是,出版业被一元图书背刺,而购买低价图书的客流,被导向其他高利润商品。卖书成了彻头彻尾的噱头。

市场也在改变消费观念。根据各类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方面,对比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中国图书在定价上并不昂贵,阅读的成本实际上更低廉,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低价书有着持续的、强大的购买热情。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在日本的亚马逊网站上,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简装版的价格为4420日元,折合人民币222.75元。/亚马逊网站截图

客观来讲,区别于生存所必需的柴米油盐,图书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并非刚需,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更把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诊断为“风险社会”,他认为,现代风险不再能被人直接感知,会以更隐性的姿态存在。

处于风险社会中,一方面人们会把钱投入到一些高保值的资产,以增加资产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的停摆,人们更可能把钱花在旅游、音乐节、演唱会等可以收获即时快感的消费上。图书的精神消费,本就被后置了。

全网刷屏的一元图书,到底谁在买?

《编舟记》剧照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图书与低价绑定,人们对于图书价格的心理预期不断降低,那人们就更可能不愿为正常价格的图书付费。

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曾说“谷贱伤农,书也一样”,出版业工作者不是因为这5000本一元书而破防,而是因一元书向读者和市场释放的信号——他们害怕读者逐渐习惯了低价书的存在,更是害怕狂热的吆喝、无底线的比价和对大众消费习惯的媚俗,拖住出版行业的脚步。

参考资料:

1.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东方甄选竟然1元卖书!出版还能干吗?

2. 城市的地得,董宇辉一元卖书只是给文化生态的最后一刀

3. 法、德、日、韩四国图书固定价格销售制度推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4. 网易上流,猪肉涨价比书快,你为什么觉得书更贵?

5. 国家统计局,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6.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7. 钛媒体,一元钱“绑架”图书生意

8. 智研咨询,产业趋势!中国图书行业全景速览:少儿读物成产业重要增长驱动力

9. 北京开卷,半年发布 | 2023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分析

10. 文汇,实体书店仍无法逃脱网上书店“衣帽间”“样本店”命运?全国政协委员有话说

11. 新京报,聚焦2022全国两会中的图书出版建议:反低价乱价销售成热点

12. 做書,想“单场卖书破亿”的刘媛媛,是出版业的“罪人”吗?

作者丨张文曦

编辑丨苏炜

校对 | 杨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类达人、读书博主的直播间,图书销售渠道在变多。而“全网最低价”已成为很多直播间的卖货噱头。“平台电商通常会有满减,达人的直播间可能会有专属赠品,玩法不一样。”俞女士说。图书定
2024-05-24 03:16:00
想买好书却被“套路”?图书“高定价低折扣”,朱旗委员呼吁“文化担当”
东方网记者薛宁薇、卞英豪、蔡黄浩3月5日报道:全网最低价!全场三折……热爱看书的你,是否在图书市场见到过这样的情景?一本你想要购买的图书,往往会定下一个远远超出预期的“原价”。同
2023-03-05 15:59:00
世界读书日 跟你聊聊图书行业有多惨
...大部分直播间的卖点在于价格,各大直播间都喜欢强调“全网最低价”“巨折”,同时为了吸引流量,直播间选品往往分为口碑品、引流品、利润品、贴钱秒杀品,这就对图书品类有非常大的要求。
2023-04-23 13:43:00
电商打价格战,为什么最先扛不住的是图书业?
...营销NewMarketing“618”促销拉开帷幕,然而,京东对全品种图书推出“不高于3折的价保政策”,却引发了京沪两地58家出版社的联合抵制
2024-05-31 13:56:00
书非折扣不能买?两头薅羊毛注定不长久
...》”这样的文坛佳话,大多都是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全网最低价”“低至9.9元”“两折封顶”之类,可谓图书线上销售的常态。时间长了,消费者自然养成了“书非打折不能买”的习惯,实
2024-06-03 10:52:00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关育兵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图书大促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吸引消费者、刺激销售的关键策略。然而,近期京东商城全资子公司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出的图书大促
2024-05-22 13:59:00
当当网入驻京东 图书行业生态迎来全新格局
...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结,形成了良好的业界口碑,在自身和全网平台取得高质量增长。随着营销场景的碎片化、无界化,当当网也追求在主站与外卖场的无缝衔接,为图书供应商搭建全网一站式服务平
2023-01-10 15:37:00
56家出版社集体抵制京东618?电商促销招数适用图书出版行业吗
...销信息显示,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进行累计8天,全品种图书以20%-30%的折扣参与促销。对此,上述56家出版社明确表示不予参与,并强调不会承担促销期间任何返利成本。一石
2024-05-22 11:24:00
...。内容显示:北京、上海两地50余家出版社不参与京东“618图书大促”活动。此函是真是假?如内容属实,出版社为何拒绝“大促”?联合抵制图书大促告知函是真还是假记者注意到,告知函
2024-05-27 05: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2025-10-06 09:49: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排队久”的现实困境,山西交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2025-10-06 18:01:00
邮储信用卡气球雨惊喜派对即将空降青岛李沧万达,国庆中秋邀您共启幸运之旅!
鲁网9月30日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为回馈广大市民与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于10月1日-8日
2025-10-06 14: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陈天骄“干我们这行的,哪有节假日?越是假期越要忙。”10月5日一大早,28岁的陈潇离开南京
2025-10-06 09:48:00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