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建阳为何被称为“理学之邦”
...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建阳也因考亭书院被称为“理学之邦”。考亭书院。历史上的考亭书院坐落在麻阳溪畔,规模宏大,有学堂、食堂、宿舍和操场,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跑马场,甚是气派。由于朱子理学思想的潜移默...……更多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宋慈出生在福建路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那一年,80岁的宋高宗赵构已经当了24年太上皇,即将去世;60岁的宋孝宗对收复中原心灰意懒,南渡的人们也渐渐适应了新的家园;金...……更多
行走环带,点赞大美南平
...):百闻不如一见建盏对于建盏,既熟悉又陌生,这次来建阳,长知识了。我所在的石狮日报社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单位,我们20年前就创办了“收藏一报一刊”,《东方收藏》杂志如今是中国收藏家协会支持刊物、华东地...……更多
...享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美誉。同时,建阳更是理学之邦、闽学渊薮,前有理学先驱游酢,后有朱熹、蔡元定等潭阳七贤。千百年来,人文荟萃,崇文尚读之风代代延续。走进建阳一中校友公益书吧,“共建共享 自助互助 ...……更多
...北日报醉美人间四月天,最是书香能致远。4月22日,走进建阳考亭公益书吧,独特的装修充满了文艺气息,让笔者“一见钟情”。穿梭于书吧内,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设立有吧台服务区、儿童绘本区、静默阅读区、国学讲座交流...……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不久前,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花海公园内的花海公益书吧开门迎客,成为了一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众多的民众前来体验。建阳是福建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也是宋代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被称为...……更多
闽人智慧· 福州篇⑪|仓山这里盛产“学霸”!朱熹来了都题字夸赞!
...年间,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侨寓建阳,云游福建各地,讲学论道、著书立说。其间,朱熹及其弟子曾来濂江书院讲学,他对这里的学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题写了“文明气象”赞扬这里的师生,如今这匾...……更多
福建人怎么这么会读书?
...两宋时期,福建以6713名的进士数位居全国第一;闽北的建阳是全国图书三大出版中心之一;清代时,福建成为全国第三大私家藏书中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2024年福建省全民阅读大会暨“三泰书香”全民阅读联盟启动仪式在...……更多
获评国家级示范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建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福建省人大代表、南平市建阳区委书记谢启龙做客人民网福建演播室,接受人民网专访。主持人:在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赵龙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振信心、催人奋进。请问谢书记...……更多
寄情山水   潜心静学
...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徽州婺源人(今江西),侨居建阳,官至焕章修撰、待制等职。他一生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一定贡献,特别是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更多
文脉传千年 书院连两岸——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南平开幕
...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文明办原主任朱清、马照南,中共建阳区委书记谢启龙,以及台湾阳明书院院长温明正、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台籍副教授王美盈、台湾奉元书院理事吴哲生等两岸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活动。全国政协常委、福...……更多
跟着赛事游南平
...之乡”, 自2013年起, 每年举办中国五夫·荷花节。② 南平建阳“同心杯” 第三届云谷山越野赛【赛事信息】1.活动时间: 12月10日上午8点2.地点: 建阳区将口镇松柏村云谷山3.赛事规模: 300人。其中20公里越野组150人; 8公里健康跑...……更多
...述、授徒、生活近50年,创立朱子理学,成就了五夫理学之邦的美誉。2010年,五夫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武夷山市唯一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古镇。相传,公元1170年,朱子葬母于建阳马伏天湖,同时出外...……更多
...,现在路面非常平坦,不再有颠簸,值得点赞!”居住在建阳区书坊乡饶坝村的村民陈明贵表示。“是呀,路好了,景美了,百姓的幸福路越来越宽了!”旁边的邓宏华紧接着说道。随着书坊乡书坊至饶坝村尾改造工程完工,道...……更多
...,王宏甲、林玮、林公武、史丹美等学者、作家分别走进建阳区部分中小学校,与师生共同分享阅读心得。“一个没有阅读的人生,不会有绚丽的青春;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会有智慧的教育;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不会有远...……更多
他断案如神能让死人说话,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
...名宰相宋璟。宋慈自幼聪明,并且胸怀大志。宋慈出生的建阳市,是宋朝着名学士朱熹的故乡。所以在当地,理学氛围浓厚。宋慈也深受影响,他最初跟着朱熹的学生吴稚学习。宋慈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为了学习诸葛亮“舌辩...……更多
石井书院:二朱过化 闽学开宗
...、展现其学术交锋。在中国传统学术的塑造上,尤其是对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位于晋江安海,与温陵书院、小山书院、欧阳书院并称为泉州“四大书院”的石井书院,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传统书院之一。尽管石井书院不...……更多
宋朝的书院兴盛,只是朝廷因为重文轻武吗?
...,书院作为一所古老的学府,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程朱理学依托书院传承发展,鲁望心学依托书院开花结果。明代士人也以书院为根基,组成东林党,控制朝廷。最早的书院是开元年间的理正书院,但这个书院并不是学校,而...……更多
...颐、朱熹、张栻、胡安之、钟詠,是南宋后期至明初儒家理学界各学派的公认。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永州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世称濂溪先生,宋朝儒家理...……更多
续写书院文化新篇章
...纂而成《近思录》一书。该书主要反映了朱熹与吕祖谦的理学思想,为确立儒家道统、传播理学思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后,朱熹送来访的吕祖谦等人回乡,经停信州铅山鹅湖寺。吕祖谦又约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二人来此...……更多
刘克庄的仕途之路以及他在诗词文赋上的成就
...也因一首《落梅》被罢黜十年之久。1225年,刘克庄出任建阳知县,官虽不大,却好在有了实权,可以真正为政一方。刘克庄到任之后谒拜诸神庙,迫不及待的表达自己的执政理念:国家秩祀百神,选任群吏,凡以为民也。吏无...……更多
古韵小村焕新姿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长埂村小源自然村,由朱熹幼年老师刘子翚的后裔迁徙到此而建,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小源村的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青砖黛瓦,绿树环绕;走进古巷,与历史邂逅,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古朴...……更多
...笑着说,“今天卖了1000多元。”50多岁的罗建明在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出了名的勤快,夫妻俩种了20多亩蔬菜,还有草莓。记者来到菜地边的草莓棚,一眼望去,8行草莓苗就像整齐排列的货架,比传统栽培方式高出一大截...……更多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是科举世家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自宋代起,福建刻书就是全国刻书业的中心之一。而建阳正是闽刻的中心。京官到某地任值检校官是极其罕见的。这可以说明建阳刻书业的繁荣和福建刻书业的发达。到明朝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土地兼并严重,使得农民大...……更多
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福建南平举行
...》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形成了以朱熹学为核心、被认为是理学正宗的“考亭学派”。考亭书院因此享有“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盛誉,成为当时全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心。 ……更多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有效沟通 助力成长建阳区莒口中心小学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本报讯 (邱宝富) 14日,建阳区法院、区计生协会和区阳光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走进莒口中心小学,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法官刘红...……更多
“泰山书院”——中华文化的平台
...人,著作丰硕、影响深远。齐鲁大地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虽然历史上没有像应天、岳麓、嵩阳、白鹿“四大书院”一般名扬天下的书院,但在建设文化平台、传承文明薪火上,也是孜孜不倦、独领风骚。在齐鲁大地,最负盛名、...……更多
揭开南宋古碑的文化密码
...开始任广东南雄州保昌县尉,后来改任承务郎,知建宁府建阳县,再知赣州石城县。历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监行在左藏西库。还未去上任就因病于淳熙十二年七月二日(1185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淳熙十四年十二月...……更多
书香浸润校园  涵育文化自信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书香浸润校园 涵育文化自信——建阳区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建阳区实验小学开展首届书香建阳文化周暨读者嘉年华《少年中国说》千人诵读活动建阳区回龙中心小学教师指导学生电子阅读建阳三...……更多
专家茶企聚闽北 共话“建阳小白茶”品牌发展
...电(记者 张丽君)5月19日至20日,“5.21”国际茶日前夕,“建阳小白茶”公共品牌高质量发展推进行动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花花世界举行。活动集专家智库、品牌企业、媒体资源一起互动交流,共享品牌提升经验,探讨品牌发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