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叶书麟
被誉为萍乡古今书院文化标杆之一的鳌洲书院,其前身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陆世勣在金鳌洲始建占鳌阁、祀文昌神位。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沈廷标建金鳌书院,构堂舍数楹,祀程颢、程颐、朱熹、张栻、胡安之五贤。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县胥绳武重建,增祀周敦颐,额曰“六贤祠”。清道光三年(1823),知县黄濬增祀钟詠,改称“七贤祠”。“七贤”的排列为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栻、胡安之、钟詠,是南宋后期至明初儒家理学界各学派的公认。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永州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世称濂溪先生,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其传世名作《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等由后人整编入集。入祀孔庙,奉祀全国孔庙东庑先贤第38位。
程颢(1032-1085),字伯淳,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明道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著作有《伊川易传》。入祀孔庙,奉祀全国孔庙东庑先贤第39位。
程颐(1033-1107),程颢之胞弟,字正叔,出生于湖北黄陂,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封先贤,奉祀全国孔庙西庑先贤第39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南宋徽州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去世后入孔庙,封先哲,奉祀全国孔庙西庑先贤第6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祖籍四川绵竹,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著有《南轩集》。南宋时张栻与朱熹、吕祖谦齐名,世称“东南三贤”。去世后入孔庙,封先儒,奉祀全国孔庙东庑先儒第15位。
胡安之(生平不详),字叔器,宋萍乡北隅人。从师于朱熹,经史疑义,多有阐述。郡守程公许葺南轩书院,聘胡安之为首席讲说,学者称“自斋先生”,推为理学正宗,祀萍乡乡贤祠,又入鳌洲书院“七贤祠”。
钟詠(生平不详),字唐杰,宋淳熙年间萍乡人。从学朱熹,建宁朱子祠将詠配享门人,《文公全集》内所记朱子门人中亦载有钟詠其字。后入祀萍乡乡贤祠,又入鳌洲书院“七贤祠”。
从祀五贤增至六贤再增至七贤,认真推敲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埋藏着好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奥秘。值得探讨的是首推“五贤”中为什么没有周敦颐?
周子理学得以公认是周敦颐去世后100余年的宋嘉定十三年(1220),宋宁宗赐周敦颐谥曰“元”,因此周敦颐被人称为“元公”;宋淳祐元年(1241),宋理宗诏封周敦颐为汝南伯,从此开始从祀孔庙,确立了他理学开山鼻祖的地位。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周敦颐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说》《通书》作了注解。朱熹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推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
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曾主教岳麓书院的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张栻,称周敦颐为“道学宗主”。
南宋著名学者胡宏尊信周敦颐的理学,其《通书略序》中写道:“今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胡宏认为《通书》的价值可以与六经、《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周敦颐启发二程是儒学之“不传之妙”,其功在孔孟之间。程门学者对周敦颐的评价,至此达到了高峰。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被称为国思想启蒙之父的黄宗羲在其名著《宋儒学案》中指出:“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那么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金鳌书院祀五贤时为什么没有周敦颐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程颢、程颐的部分弟子认为当时二程年龄小,其理学思想与周敦颐关系不大;二是部分萍乡文人士绅在宋元明清时并不看重周敦颐在萍乡芦溪期间所产生的影响。
本期主讲人简介:叶书麟,萍乡经开区硖石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研究员,已创作出版文学和地方文化著作多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