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敦颐与汝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2: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

周敦颐与汝城

汝城濂溪书院(杨文彪 摄)

□ 宋春晖

周敦颐(1017—1073),又名周元皓,号濂溪,世人称其为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永州道县人),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出入官场三十多年,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郴县(今郴州)、桂阳(今汝城)县令,合州判官和虞部郎中、广东提点刑狱等职。在儒家哲学体系上,他建立了“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其学说不仅左右北南两朝思想界达300余年,而且一直影响到元明清以至近代。公元1050年至1053年,周敦颐由二等县郴县调任桂阳(今汝城)县,在汝城担任县令四年。时值他33岁至37岁,正是他思想活跃、开拓创新时期,也是他理学思想孕育、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汝城这荒僻的四等小县里,他创县学,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化民智。在他的治理下,县内政治清明,百业兴旺,民风淳朴,文风鼎盛,政通人和,吏治彰彰,深得后世敬仰和怀念。

宋皇祐六年(公元1054年),调任其为一等县的南昌县令。周敦颐调离汝城后,他的理学思想为汝城人民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先生,学习他的清廉,弘扬先生的思想,传承先生的学术,历代以来,汝城人民修建和命名了许多以“濂溪”“爱莲”“太极”“予乐”为名的小区、道路、公园、祠堂、书院、村庄、亭阁和雕塑,以及打造了全国唯一的理学小镇。

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汝城置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古时有汝城、卢阳、义昌、桂阳等县名,县府几经易地,唐中期搬到现址。在这座千年古县城里,发源于县城北部山地的九塘江与发源于东岗岭西麓的寿江在文塔脚下汇合后,继续向西,不到二里,与炎帝神农氏作耒耜时的汝城耒山旁流经的古称耒水,现称浙水的河流汇合后,流入湘江。

从文塔起步,穿越西街,过钓鱼台,沿峡谷中的九塘江顺流而下,过孔隆桥,穿过一座古凉亭,再沿浙水而下,这是西出县城的一条古道。970多年前的公元1050年,周敦颐从郴县调任来到这三千余户、一万多人丁的边塞小县任县令,走的就是这条道。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条道早已改造成宽阔的柏油公路,但那古道崎岖,路旁河水清澈,山上泉水叮咚的记忆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每当我重走这条道,我也能想象到,当年的周敦颐衣着简朴,牵着一头小毛驴,驮着他的简单行李,风尘仆仆地赶在赴任路上;带着“两程”兄弟西出县城郊游予乐湾,青山碧水间指点河山,构思酝酿《太极图说》的神色和深邃的目光;可想象到周敦颐在那古凉亭里歇脚,在孔隆桥上流连,在依山傍水的吟弄亭里与弟子吟诗作对的情景。

现在,这古道旁建成了一个住宅区,名为“濂溪小区”,从九塘江的跃进桥至浙水的四拱桥,以原古道为基础,建成了一条长达两公里的濂溪路。濂溪路南,建成了一座濂溪公园,濂溪路北,又建成了一块濂溪广场。广场中央,镶嵌着一幅巨大的太极图,大妈们在这练着太极拳。太极图上练太极,这意境真妙不可言。

广场上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濂溪书院。据记载,熙宁六年(1073),濂溪先生魂归道山,当时的县令周思诚顺应汝城人民对先生的感恩之情,于1220年在县城西郊桂枝岭麓修建了濂溪祠。经多次迁建,四次更名,九度修葺,最终于清嘉庆九年(1804)更名于濂溪书院迁于今址。八百年的书院圣殿,八百年的历史沧桑,八百年的风雨年轮,八百年的世事变迁。正如康熙七年徐之凯《谒濂溪祠》一诗曰:“岭上秋香满桂枝,抠衣拾级拜名祠。弦歌在昔为人牧,俎豆于今是我师。时有风光披古树,依然霁月照清池。后来闻者能兴起,片石残碑正可思。”

我曾去过几处濂溪书院,尽管规模宏伟,建筑漂亮,缺少的是历史底蕴,缺少的是人文的灵魂,缺少的是书香气息,而汝城濂溪书院正遗存了这些要素。汝城濂溪书院坐北朝南,背依青山,前临九塘江,为二层楼房,青砖黛瓦,古朴幽静,占地面积达3050平方米。大门上方悬挂着启功先生手书“濂溪书院”匾额,廊柱两侧挂一副“濂溪水汇天下水,道学心达圣人心”的楹联。正门进去为五级石台阶,为一天井四合院,平台中央立有濂溪先生铜像一座,手握《太极图说》,似在迎候着前来求学的后人。走进濂溪书院,仿佛穿越般地回到了宋朝。

楼上楼下,数个房间已辟成了展览室,墙上悬挂着与濂溪书院有关的图片资料。据我所知,濂溪书院与云头书院、白石书院、朝阳书院并称为汝城古代四大书院。民国时期开设高小班,原国民党中将司令、湘粤赣边区一霸胡凤璋亲自兼任濂溪学校的校长。毕业于这里的学生人才济济,可圈可点——这里曾是清代著名作家郭远的母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曾在这里求学,我国著名国际和平诗人、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朱子奇从这里毕业后考取江苏省农业专科学校。

从平台登上九级台阶,是希濂堂。希濂堂是濂溪书院的古称,“希濂”两字意指周敦颐的思想和人品世间所罕见。希濂堂一排三间,一正二辅,正面廊柱亭亭,棂窗通透,正堂的祭坛上方,悬挂着由濂溪书院山长何志军先生所绘的濂溪先生画像,两侧的对联是:“学衍道源,德化苍生”,指濂溪理学为世之源,先生清廉高洁的品质教化着天下苍生,而两边墙上的“诚”和“廉”两字,正是对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和高度概括。

濂溪先生在汝城期间,写下了《太极图说》和《爱莲说》等千古名篇,之后又完成《通书》《拙赋》等理学著作,其思想精髓上承孔孟,下启程朱,老风雾月,千秋仰止。县令四年中,他在县府中凿池植莲,以莲的高尚寄托心志,修身养性,廉洁自律。在濂溪书院,至今还完整保留着一方古石雕,这是清嘉庆二十年所雕刻。石雕上有精美的荷花图案,更把先生所作《爱莲说》中的千古名句刻在了这万年不朽的青石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离开濂溪书院,我追寻着濂溪先生的足迹来到予乐湾。顺着九塘江而下,在距濂溪书院二百米处,有一座两拱的名孔隆桥的古桥,古桥一端有一座古凉亭,另一端是一座叫吟弄亭的亭子。走上桥头,青石板被数百年行人足履踩踏得珠圆玉润,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古桥下,流水在静静地萦绕,斑驳的光影,仿佛可以看到历史的长河在它的身下悠悠流淌,岁月的韵味梦越千年。

吟弄亭,位于九塘江与浙水河交汇处河岸,是当年濂溪先生与两程兄弟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在亭子里吟诗赋对,交流思想,讨论理学,现亭子虽新,但亭址依旧。

距吟弄亭浙水下游二里处,是予乐湾。予乐湾是一个行政村,之前下辖三个自然村,以姓氏为村名,分别叫朱家村、袁家村和唐家村。据说古时叫朱家湾,两程兄弟为纪念濂溪先生所作《太极图说》,程颢作诗一首:“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后人在朱家湾筑予乐亭,并将朱家湾改称为予乐湾。

据专家考证,先生的《太极图说》的创作灵感,源自予乐湾。浙水在这个地方呈“s”型,从山顶俯瞰,是一幅天然的太极图,而二个村庄隔江而峙,恰如太极图中的两个“鱼眼”。濂溪先生与弟子程颢、程颐郊游予乐湾时,发现了这块神奇地貌,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创作出千古之作《太极图说》,后经程朱不断发展,成为理学思想文化衍生的本源。在濂溪书院的前面,濂溪广场的背面,有一堵巨大的墙体,镶嵌于墙体的石块上,镌刻着先生《太极图说》的全文。

当我走进朱家村,眼前尽是幢幢漂亮高大、规划整齐的民居,广场宽敞,池中莲花正在开放,河岸上堤树绿影,河水轻漾。广场旁新建了一座予乐亭,田野里,屹立着一座周子春游的雕像。

濂溪先生任职汝城县令四年,创立县学,开设讲堂,学风蔚然,人才辈出。据记载,有宋朝状元朱经贯,左中大夫朱铬,明朝两广总督、太子太保朱英,明朝监察御史范铬,明朝工部尚书、太子太保曾鉴,明朝翰林院何庆林等;也有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和国际和平诗人朱子奇等。

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此联是晚清时期湖南学者王闿运到江浙一带讲学时,当地学者故意试探他的才学深浅时,王闿运应对随口吟出的一联。意思是“我的学问道行传承自南方的周敦颐一脉,你们江浙人的大江,只不过是我们湘江的余波而已”。此联睥睨狂傲,豪横之气,既阐明了濂溪理学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又道明了湖湘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上的源头地位。鉴于汝城对周敦颐的理论思想体系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成为北宋理学的发源地,笔者也不妨对上联略加调整,自成一联:太极图说,源于予乐地脉;湘江北去,无非浙水余波。

是汝城成就了周敦颐,让他的理学思想流芳百世,光耀华夏千年,是予乐湾成就了《太极图说》,让此文成了千古名篇;是周敦颐成就了汝城,“仁义礼智信”让汝城人民个个成了谦谦君子,偏野小县成了理学名城。

我站在予乐湾的田野上,仰望着村子对面高山之巅的太极亭。那亭子,沐日月朝晖,观万山秀色,如同望着一位理学巨人,它的挥手之处,指引着汝城儿女继续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颐出生。周敦颐有一个大他十岁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周砺,有一个大他五岁的姐姐周季淳,还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弟弟周敦贲,兄弟姐妹间的感情极好。天圣二年(1024年
2023-03-13 15:26:00
...五贤。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县胥绳武重建,增祀周敦颐,额曰“六贤祠”。清道光三年(1823),知县黄濬增祀钟詠,改称“七贤祠”。“七贤”的排列为周敦颐、程颢、程颐、朱
2024-02-25 07:40:00
聊聊初步奠定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的张栻
...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人物生平受学父长张栻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一世祖张九皋,是唐朝宰
2023-06-04 15:29:00
续写书院文化新篇章
...吕祖谦从浙江前往福建拜访朱熹。在福建期间,两人依据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节选编纂而成《近思录》一书。该书主要反映了朱熹与吕祖谦的理学思想,为确立儒家道统、传播理学
2023-11-25 05:46:00
周 敦 颐 的 清 廉 之 思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申福建 周敦颐(1017—1073年),原名周敦实,字茂叔,湖南营道(今道县)人,北宋理学家,理学鼻祖,享“道承孔孟,学启程朱”盛誉。周敦颐一生所任官职不高,但
2023-11-10 06:53:00
四贤坊的由来
...、岁丰无盗、狱冷无冤”的太平世界。当时,著名文化人周敦颐与他同府为官,任虔州通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赵抃支持周敦颐创办了该地区历史上第一所书院——濂溪书院,虔州由此成为理学的
2023-09-28 02:50:00
...程颢的关系程颢程颐两人是兄弟关系,并且都是著名人物周敦颐的徒弟。程颢程颐两人同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开创了“洛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被世人称为“二程”
2023-03-12 11:01:00
周瑜后代中的名人有几个
...文字还是有所耳熟的吧?没错,正是出自于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著名散文《爱莲说》。周敦颐也是周瑜的后人,是汝南周氏一支。周敦颐生于道州营道县,天圣七年(1029年),年仅14岁的
2023-02-13 13:18:00
盘点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文化事业极度繁荣,私人讲学成为一时之风尚。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都曾在此讲学。衡阳书院和中国其他很多建筑一样,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日军的炮火。嵩阳书院地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登
2023-08-01 21: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