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的狠辣与\'子贵母死\'的祖训
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是一个狠人,对自己狠,对身边的人更狠。他曾效仿汉武帝,订下了一条“子贵母死”的规矩,即:后宫妃嫔中,包括皇后,谁的儿子册封了太子,谁就必须死。在这条冷酷无情的规矩跟前,北魏后宫的女...……更多
子贵母死:北魏王朝的残忍规矩与皇权之争
...个皇妃,结果被刚刚继任不久的献文帝看上了,堂堂一国之君要娶先皇的妃子,冯太后内心一万个不开心,然而她最后还是遂了新君的心意。当李氏生下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时,冯太后用“例制”杀死了她。虽然太后之命得到了...……更多
北魏王朝:子贵母死的残酷制度
...就是北魏。在北魏,有这么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名为“子贵母死”。这个制度不是针对普通人的,也不是针对北魏贵族,而是只针对一个人,那就是太子之母。凡是生下太子者,皆“依旧制薨”,史书上一条条类似“孝文贞皇...……更多
拓跋珪之母贺氏才智过人,助子成北魏开国皇帝
...雄心壮志。三、以美色帮助儿子逃跑,成就北魏一代开国之君然而,随着拓跋珪渐渐长大,在他15岁时,母子两人所在的刘库仁部发生了变乱。当时的北方也是不太平啊。刘库仁战死后,他的弟弟刘头眷代统,但不久后刘库仁儿...……更多
2022-12-23 20:11:00拓跋,开国,才智,皇帝
北魏子贵母死制度的影响与后果
...汉武帝在立储的时候,就做出了“立子杀母”,也就是“子贵母死”这一残酷的违背人伦的制度。汉武帝的目的,就是要杜绝太后(后宫)干政这一现象。不过,这一制度实在太过残忍,因此,在整个汉民族的朝代中,就只实施...……更多
中国为什么没像欧洲那样陷入民族林立的困局
...“魏”,史称北魏。然而彼时的拓跋珪虽然名义上是开国之君,但日子过得并不舒心。内忧外患两座大山始终横亘在他头上,让他无法施展抱负。内忧是他的母族贺兰部,贺兰乃鲜卑大姓,当年正是因为这个贺兰部发动政变拿下...……更多
北魏的宫廷政变与女皇帝的短暂统治
...孝明帝。孝明帝母亲胡太后总揽朝政,虽然北魏定下了“子贵母死”制度,效防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防止“子幼母壮”外戚干政误国。但是,胡太后却是特例。孝明帝长大亲政后,母子矛盾日益尖锐,为夺回权力,元翊决定铲...……更多
中国历史上,因为儿子被立为太子而被赐死的皇后
常言说母以子贵,如果自己的儿子被立为了太子,那么自己以后必定可以成为皇太后,享受荣华富贵。因此,很多宫斗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但是古代中国还有一个子贵母死的制度,就是说如...……更多
北魏为什么会有子贵母死制,这是学习的谁呢
子贵母死是非常残忍的一项制度,说的是儿子想成为太子,生母就得被处死的这一项残忍制度。这也是北魏朝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对北魏的影响很大。那么这项制度时怎么出现的呢?难道是北魏自创的吗?或者是和谁学的...……更多
汉武帝首创“立子杀母”制度,为何四百年后被北魏继承?
...。拓跋珪赐死刘氏时,对外公布的理由虽然是拓跋部有“子贵母死”的祖制,但在教导儿子拓跋嗣时,却说出了真正的原因,“昔日汉武帝立刘弗陵而杀死其母钩弋夫人,为的便是防止外戚乱政。你理应继承大统,我这么做就是...……更多
北魏的胡太后有多厉害?元恪为她取消子贵母死制度
...,在皇位传承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这条制度叫做“子贵母死”,具体的实施是从道武帝拓跋珪时候开始的,一直到了宣武帝元恪时代才被终止。这条制度规定,一旦皇子被立为皇太子,他的生母将被赐死,以防止母族做大...……更多
他开创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叱咤一时,却也留下一项血腥制度
...夜色里,她显得风姿绰约。01如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开国之君一样,拓跋珪的身世也有着非凡的一面。他是原十六国中赫赫有名的“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如无意外,作为代王世子拓跋寔的嫡长子,他将继承一片江山,并开...……更多
北魏孝明帝与胡太后的兴衰之路
...国珍的长女,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其实北魏一直都有子贵母死的传统,为的就是防止后宫乱政,也不知道是不是有预见,胡氏作为第一个避免“子贵母死”的太后,果然就将北魏玩死了。 公元515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更多
“子贵母死”背后的权力博弈:拓跋珪与贺氏的权力斗争
...久,拓跋珪便推出了对于北魏政治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的“子贵母死”政策。其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皇帝年幼的时候,外戚集团坐大,影响拓跋氏的最高权力,而这和他年少时的境遇又是和其相似。虽然拓跋珪对于自己曾经...……更多
从一国公主沦为奴婢,辅佐两任皇帝,堪称传奇
...,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李氏被赐死后,冯后便担当起了养育之责,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使文成帝也深感快慰。公元465年,年仅26岁的文成皇帝英年早逝,25岁的冯皇...……更多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是谁呢
...为皇长子,两岁就被册立为太子,因为当时北魏朝廷有“子贵母死”的制度,生母李氏被无情赐死,拓跋弘交由皇后冯氏抚养。据《魏书》记载:“帝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换而言之,拓跋弘...……更多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十八岁就做了太上皇
...的时候,由于自己被立为太子,所以生母李氏不得不按照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十二岁的时候,父亲拓跋濬驾崩,拓跋弘成为北魏第六位皇帝。虽然贵为北魏皇帝,但拓跋弘登基后的局面却是极为糟糕的。年幼的他开局就遇上...……更多
一口气看完西夏10个皇帝
...宋西面,所以北宋称之为西夏。李元昊虽然是西夏的开国之君,不过讲西夏却不能从李元昊开始讲,而是应该从李思恭开始说起。因为如果没有李思恭,就不会有后来的西夏。李思恭,原名拓跋思恭,他是党项人。拓跋思恭家中...……更多
拓跋弘:从储君到太上皇的短暂人生
...承的规则,其生母李氏在他被封为太子之时,依照家法“子贵母死”被赐死。之后拓跋弘的成长皆由当时的皇后冯氏负责,少年的拓跋弘聪明好学,仁孝纯质,从小就有救济天下的志向,很受文成帝和冯皇后的喜欢。锦绣未央中...……更多
冉闵:杀胡令下的民族英雄,魏昌之战的悲壮结局
...能如愿。五、慕容垂慕容垂,十六国第一战神,后燕开国之君。原名霸,小名阿六敦,少时断齿,改名垂。得父宠,却为兄所忌,结发妻被害。后奔袭速胜敕勒,保境安民,又枋头之战败桓温,立保国大功,然皇帝猜忌,被迫流...……更多
北魏拓跋子推对冯太后心仪,因吃醋站在献文帝阵营
...熟了不少。公元469年,皇子拓跋宏被立为太子,生母因“子贵母死”之例制被赐死。献文帝非常气愤,但无力回天。皇叔拓跋子推追求冯太后,未有结果。冯太后与他的距离,总是保持得不远不近。后来他知道太后与一位叫李奕...……更多
北魏杀母留子为何成定制,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自己就得死
古代,母凭子贵,后宫妃子勾心斗角为的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太子的宝座,自己当太后。但是这些妃子肯定不想活在北魏。因为北魏规定,后妃之子立为太子,即杀其母,以防止后宫干政。这种杀母现象,历史上偶有存在,...……更多
拓跋珪在参合陂之战坑杀5万燕军,慕容垂含恨而终
...威胁,便下令就地坑杀。拓跋珪,北魏道武帝,也是开国之君。371年,父亲拓跋蹇与刺客搏斗而死,拓跋珪尚未出生,故而是“遗腹子”,生下来就没父亲。376年,代国被苻坚所灭,拓跋珪成为俘虏。苻坚仁慈,对待皇族非常友...……更多
北魏灭亡的转折和导火线是什么?
...立国之初,为防止母后干政,开国的道武帝拓跋珪设立“子贵母死”制度,这个制度被走向文明的元恪废除,没想到“母后干政”立刻就发生在他自己的儿子身上,这似乎有些讽刺。其实,“母后干政”并不一定错,很多雄才大...……更多
这个皇帝莲下令杀了自己最心爱的皇后,避免了亡国之灾
...三岁的时候就下旨赐死了他的生母。和清朝时期的“母凭子贵”不同,魏国那时候规定哪个皇帝当太子,母亲就必须死,为的是防止妃子挟皇子干政,为祸江山。被选为太子的小拓跋宏自然也逃不掉这样的命运,彼时的他只有三...……更多
2022-12-13 13:55:00皇后,皇帝
北魏王朝:草原霸主的崛起与深远影响
...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在鲜卑族当中,有一个叫做拓跋的部落,常年生活在黑龙江大兴安岭一带。这个拓跋部落,就是北魏政权的源头。后来,随着汉朝将匈奴打趴下,一部分匈奴选择内迁,彻底臣服于汉朝。另外一部分...……更多
她二十六岁就当祖母,但早婚也导致了皇帝早亡
...我们就看看北魏皇帝的寿命,真得很短。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活了三十八岁。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活了三十一岁。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活了四十三岁。穆帝拓跋晃(428年—451年),活了二...……更多
2022-12-22 19:32:00祖母,皇帝
盘点历史上决定南北朝走向的女性
...儿子,她才不用被赐死。北魏有个不成文的习俗,那就是子贵母死。拓跋濬的儿子拓跋弘继位以后,长期由冯太后执掌朝政。这一时期,冯太后就已经开始积极实行汉化政策,只不过手段比较委婉,她打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北魏...……更多
哪6位开国皇帝结局都很凄惨,均不得善终
...和亡国皇帝于一身的人,也是死得最惨的开国皇帝。二、拓跋珪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登国元年(386年),拓跋珪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后改称魏王,此时的拓跋珪年仅十五岁。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定国号大魏...……更多
北魏英主孝文帝与齐明帝萧鸾的对峙
...也不长,更有很多二代,三代而亡的政权比比皆是,开国之君往往都是经历了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战场厮杀,所以驭人之术相当厉害,而二代之后很容易断档,这个时代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君主的脾气和能力可以直接影响这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苏轼59岁时,被昔日好友章惇贬至岭南英州,途中路过河南襄邑遇大雨滞留而作《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简称《二赋》)行书卷
2025-05-13 21:02:00
在罗马共和国后期,“面包与马戏”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政治本质
历史开讲“面包与马戏”现象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它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政治现象,尤其在罗马共和后期,它已经逐渐融入了罗马的政治生活
2025-05-13 21:21:00
朱元璋赐死冯胜,冯胜:能不能放过我的女儿,朱元璋:她们活不成
1395年,朱元璋赐给冯胜一杯毒酒,冯胜接过酒杯,知道自己命已注定,临死前,他痛苦地恳求道:“皇上,臣知罪不可赦,能否放过我的女儿
2025-05-13 21:33:00
人文诸葛 启智阳朔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文诸葛 启智阳朔第十三届阳朔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邀您共赴智慧之旅图为“三国演绎·武侯风华”民俗巡游活动
2025-05-13 16:30:00
一交通员被抓,日军拷打一夜无果,第二天开牢门后发现看守全死了
1943年3月17日,夜晚。在沭阳刘集西的刘老庄(现今宿迁市沭阳县刘老庄村)附近的日军据点外,几名巡逻的日军士兵正扛着长枪
2025-05-13 13:43:00
哭庙案,金圣叹之死其实与抗税无关
“哭庙案”被不少人视为江南绅士幻想破灭的标志,清廷用几十名士子的人头告诉他们,别想再过明末那种随意抗粮欠税的好日子了。那么金圣叹在这个案子里
2025-05-13 13:58:00
以“六百里加急”为引,阐述清代的驿站制度,以及官员用驿的规定
在清代,皇帝若遇到紧急军报或公文,便会通过军机处的六百里加急传送至各省。所谓的“六百里加急”是指每天能够行进六百里。然而
2025-05-13 14:00:00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公元1415年,永乐帝朱棣指派了锦衣卫出征,这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精英特种部队。与以往不同,这次的任务极为特殊,它不是为了巡视
2025-05-13 14:15:00
苍鹰郅都:一个令豪强宗室闻风丧胆,匈奴铁骑远离雁门的酷吏!
苍鹰郅都,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之一。西汉初年,由于民生凋敝,百姓疾苦,汉高祖刘邦开始推行“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旨在让百姓休养生息
2025-05-13 14:44:00
我是经典传诵人丨诗词长卷中的古代夜经济图鉴
大河网讯 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赏……时下正值初夏时节,气温渐升,却挡不住市民们的出行热情:夜市摊香气四溢,商场橱窗璀璨夺目
2025-05-13 11:53:00
如果上方谷大火烧死了司马懿,诸葛亮北伐会成功吗
生活中并没有“如果”,但历史却常常激发人们不由自主地进行假设推演。想象一下,诸葛亮六次出征祁山,向北伐击曹魏,如果没有那场在上方谷肆虐的倾盆大雨
2025-05-13 13:29:00
光武帝对权力结构的改造,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看看、想想
权力,一直是人们难以抗拒的诱惑。它控制着重要资源的分配,无论是情感、心理、利益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引人沉迷的刺激剂和生命力的补充品
2025-05-13 13:37:00
东团堡战斗惨烈,八路军一个团战后只剩一个营,残余日军自焚
东团堡战斗是百团大战涞灵战役中的一场关键战斗,战斗激烈异常,堪称顽强对顽强的经典战例。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曾经如此评价此战
2025-05-13 13:38:00
慈禧死后,她的身上曾发生6件离奇的事,到底是巧合还是天意?
在中国历史上,慈禧太后是一位非常著名且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她打破了千百年来“女子不得干预政务”的传统,亲自“垂帘听政”
2025-05-13 13:39:00
王挥翔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文化传承路上的奋进之光
近日,备受瞩目的易学名家王挥翔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王挥翔个人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在易学文化传承与社会公益领域突出贡献的赞誉
2025-05-13 0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