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赞三亚杂交水稻示范成果:能帮助更多国家
...粮食安全问题。”在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钱前作水稻高产基因挖掘及分子设计育种报告。记者 利声富 摄作为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更多
三亚“稻”喜!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国饭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贡献三亚力量。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领衔。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开割……”12月30日下午,在三亚市热带农业...……更多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拿着手电和木棍驱赶老鼠、保护稻田的情景历历在目。”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如今有了明亮宽敞的实验楼、高端的实验设备,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为育种接班人,希望能够早日培育出兼具较高水平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破4000斤,刷新了我国热带地区杂交水稻种植的新纪录。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三亚通过探索一年三季水稻种植,协同攻关努力提高主粮的复种指数提高水稻产量,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升级创新、栽培技术的又一次突破,为...……更多
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
...斤,总产量达2046.5公斤,实现了年亩产4000斤的新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认为,该项目的新突破离不开三亚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崖州区的气温是相当好的,杂交水稻生育期比较长,正好能种三季,目前取得了首次突...……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是真正的南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事,做成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数十年如一日,把科技创新写在大地上,推动国家种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研人员共同的使命。琼岛沃壤无言,但这片热土上孕育的农业硕果...……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连续三年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
...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等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南繁基地进行2023年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试验。早造选用新配组合展两优1126试验示范,晚造选用具有高产、抗倒等特点...……更多
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开幕
...亚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加速中国粮、油等作物的培育。”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1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行。图为参展的菊花。记者 利声富 摄1月6日至7日,将进行...……更多
17位专家三亚“论稻”
...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中国办事处主任何中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游艾青,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攥紧农业“芯片”。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但在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超高产品种将促进单产提高,综合抗性更强的品种则有利...……更多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
...为种业振兴出谋划策。在17日上午进行的主旨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力量、推动种业创新的平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看来,选育良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中国育种科研事业发展中,南繁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水稻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海南是不可取代...……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三亚是天然的“育种场”■ 本报记者 黄媛艳在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基础上从头驯化一种全新的水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是探路者。他带领团队创制了世界首例重新设计与快速驯化...……更多
彩虹西瓜、南香丝禾……南繁上新!还有一项重要突破→
...科学院科学家研究30年的高端彩虹西瓜在三亚崖州上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选用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配置杂交选育的水稻在陵水试种喜获丰收、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培育的70多...……更多
扎根南繁四十载 培育水稻新品种
...本报记者 郭志华●人物档案钱前,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一粒种子,孕育希望,造福人类。提起关于种子的故事,今年61岁的钱前眼神中闪烁光芒。“1983年7月,我从南开大学生物遗传...……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海南可以跑出育种“加速度”■ 本报记者 黄媛艳水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最熟悉的“伙伴”,躬耕稻田数十年,他心系种业发展。“我国水稻育种要在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智慧育...……更多
看!南繁上新
...科学院科学家研究30年的高端彩虹西瓜在三亚崖州上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选用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配置杂交选育的水稻在陵水试种喜获丰收、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培育的70多...……更多
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本报记者 李梦楠 见习记者 余佳琪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12月14日,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上...……更多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我们得以平视世界,袁隆平功不可没
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46期,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钱前。嘉宾简介:钱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更多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四喜致辞,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阿杰伊·科利发来贺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位院士,各省农业科学院、高校以及种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回顾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创新过程,总结50年来中国杂交水稻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成果,展...……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发挥好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龙头支柱作用■ 本报记者 李梦楠 见习记者 余佳琪农稳社稷,种安天下。12月14日,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上,...……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深度观察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种植的“海南好米”品种。记者 利声富 摄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海南热带资源丰富,是...……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地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测产现场,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种子总站、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随机抽取地块...……更多
...三亚现已聚集中种集团等1200余家涉南繁产业企业,吸引中国科学院等24家顶尖科研机构和中国农业大学等6家重点涉农高校入驻。下一步,将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健全“引进+培养+服务”人才聚合机制,大力引育...……更多
看三亚再生稻如何“再生金”
...领域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商再生稻产业发展。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等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各抒己见,围绕我国各地再生稻品种、栽培技术经验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同...……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分子设计育种让水稻高产又优质■ 本报记者 徐慧玲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科学育种满足特殊群体在营养摄...……更多
一粒种子做成一个产业
...科技从事种业生产的一个标杆。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满怀深情地说:“我之所以能够比较圆满地完成学业,一靠父亲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二靠母亲辛勤养猪。”“我至今还记...……更多
湖南邵阳:引才聚智促发展 创新赋能新赛道
...需要进一步在建立健全产业链上下更大功夫。”4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李述汤在“宝庆院士讲堂(第二期)”作专题讲座,为邵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李述汤院士在作专题讲座...……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创新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本报记者 杨桐彤《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1日 07版)【创新者说】 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就拿水稻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近...……更多
三亚市举行再生稻种植产业发展咨询会
...。在2月27日举行的三亚市再生稻种植产业发展咨询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企业代表围绕我国种植再生稻品种、栽培技术经验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同时,就三亚再生稻品种...……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工厂里的海德格尔”离开工厂以后
要力所能及地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施展你的才能。要是仍然有意义的困惑,就先扛上一阵。“90后”的陈直曾是一名流水线工人六月中旬
2024-06-27 09:52:00
福建武平:暴雨中“特殊”中考
刚经历“6.16”暴雨和洪水洗劫的福建武平县,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当地已组织统筹全县所有党政和国企力量,安排数百名党员干部下沉至受灾乡镇进行重建工作
2024-06-27 09:55:00
内蒙古呼市一村庄5人遇害:自治区公安厅介入,警方寻人范围逐步扩大
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在小板凳上闲聊着家长里短;棋盘旁,一群人或坐或立,目光聚焦于棋局之中,时不时指手画脚;不远处还有一张牌桌
2024-06-27 09:56:00
“从大山走出的孩子”:宜宾男生高考理科676分,家住深山父亲挖煤养家
6月23日晚,家住四川宜宾市珙县孝儿镇栗香村10组的罗孝典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总分676分,其中语文115分、数学143分
2024-06-27 09:56:00
南锣鼓巷“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2022年4月,红星新闻曾报道一对父子就北京南锣鼓巷区域三处院子产权产生的争执与官司。其中一套4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在2021年曾有买家出价过亿
2024-06-27 09:56:00
冷菜厨师跳槽后被诉违反竞业限制索赔超10万元  解读:竞业协议被泛化适用了吗?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张胜坡)近日,江苏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件引发关注。该案件中,刘某是一名冷菜厨师
2024-06-27 09:57:00
银行信用卡领的小额红包也要计个税?个税APP新增五项所得查询功能
银行信用卡领的小额红包被计入偶然所得?近期,个税APP更新了更全面的所得类型,“收入纳税明细”中新增展示经营所得,利息
2024-06-27 09:58:00
同等学力博士毕业通过答辩拿不到学位?中国医科大学:需重审资格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近日,多位中国医科大学同等学力博士生发文求助称,该校有60多人在通过同等学力博士论文答辩后,接到校方通知
2024-06-27 09:59:00
流量退潮后“10元手冲咖啡”阿姨:怕被说“凉了”坚持营业
过去一个月,南京阿姨韩素珍无疑成为了互联网上的“顶流”、韩阿姨“10元手冲咖啡”屡屡冲上热搜,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主播和游客前来打卡
2024-06-27 09:59:00
建成14年未运营,海南环岛高铁线上的和乐站何时能启用
在海南环岛高铁的东环段线上,位于万宁市和乐镇的和乐站已经建成了14年之久,但至今仍未投入运营。这个距离和乐镇中心仅三四公里的车站
2024-06-27 09:59:00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属网上求助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一户村民在山上捡拾野生菌后,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导致一家4口中毒,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
2024-06-27 09:59:00
5年后或出现一分钟只有59秒,地球形状改变,自转加快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5年后即2029年,1分钟或只有59秒。这一说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2024-06-27 10:08:00
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被调查,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连续十一年象棋棋手等级分位列全国第一,有中国象棋“第一人”之称的王天一数月前被浙江杭州警方调查,罪由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2024-06-27 10:32:00
胖东来公布“擀面皮”事件调查报告:奖励投诉顾客10万元,相关工作人员辞退、免职
6月27日凌晨,“胖东来商贸集团”官方公号发布《关于新乡胖东来餐饮商户“擀面皮加工场所卫生环境差”的调查报告》,对于帮助其发现了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顾客
2024-06-27 10:38:00
中方再扩“免签朋友圈” “安静、安全、现代”成“ChinaTravel”高频词
央视网消息:近段时间,外国游客扎堆来华,“ChinaTravel”也就是“中国旅行”成为了国际热词。中国入境旅游升温,得益于外国人来华旅游的便利度越来越高
2024-06-27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