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锣鼓巷“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7 09:56:00 来源:红星新闻

2022年4月,红星新闻曾报道一对父子就北京南锣鼓巷区域三处院子产权产生的争执与官司。其中一套4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在2021年曾有买家出价过亿,引发关注。 在这场借名买房官司中,儿子小杨方坚称三处院子为赠与。法院认定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双方存在借名买房的合意,父亲杨先生一审、二审均败诉。

今年,经历了做喉癌手术儿子未到场等事件,杨先生以小杨不履行赡养义务为由,再次一纸诉状将小杨告上法庭,要求撤销赠与。

5月24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从双方关系缓和及尊重老人意愿角度出发,判决撤销大四合院的赠与,判令小杨配合过户给杨先生,对两个小院子则暂不予支持。

南锣鼓巷“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四合院内景

法院在判决同时表示:经法院调解,双方关系虽有一定缓和,但仍存有芥蒂,希望双方能够认识到亲情难能可贵、割舍不断,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化解矛盾,积极修复亲情关系,共促良好家风。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判决已经生效。杨先生告诉红星新闻,在判决出炉后的长久沉默之后,小杨最终向他道了歉,说“爸爸我是爱你的”,并表示不再上诉。

这场父子之间的房产之争终于落幕。但两人在这场迄今已有三年的纠纷中,都出现精神抑郁;其间,双方还互有报警称被“非法入侵住宅”。

“天价”四合院归属有定,父子之间裂痕的修复,刚开始第一步。

庭审中“被人非法闯家”

法院调解未果

今年2月28日,当70多岁的杨先生与大儿子小杨因南锣鼓巷四合院的产权再次对簿公堂时,他依旧没有见到已两年多未见的小杨。

相关判决书显示,一年前,杨先生因喉癌做手术时,儿子小杨没有现身签字。

杨先生表示,四个月前,他搬回自己与儿子存在产权争议的大四合院,之后小杨报案有人“非法入侵住宅”。过程中,他依然没有见到儿子。

像前年那场官司的两次庭审一样,这位执着“维护自己尊严”的老人依旧情绪激动。

庭审过程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杨先生接到电话得知被“偷家”,小杨委托的房屋管理人员李某带着几名“装修人员”架梯翻墙闯入大四合院。杨先生为此急忙先行离开庭审现场,回到四合院并报警。之后,李某等两人被行政拘留。而李某以前曾是杨先生的司机。

当初买下三处院子时,杨先生全款出资,之后登记在大儿子小杨名下。在2021年6月父子对卖房产生分歧后,小杨开始拒绝承认父亲是三处院子的主人。

南锣鼓巷“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多年前多家杂志曾对四合院进行报道,其中均称杨先生为院子主人

不过,在开庭后法院组织调解阶段,小杨态度发生很大变化。杨先生对红星新闻说,小杨主动示好,他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大儿子和孙女。“一个多月见了五六次”。杨先生高兴地提起,孙女8月要去参加全国体操比赛。

但当时的法院调解还是失败。杨先生提出大四合院归自己,两个小院子归小杨,小杨不同意。双方未能就分配方案达成一致。

手术期间儿子未到场

儿子称对父亲住院不知情

杨先生搬回大四合院居住后,小杨委托的管理房屋人员李某与杨先生以及其保姆、律师多次发生口角甚至肢体冲突。

杨先生向红星新闻表示,李某时常在门口蹲守滋扰,辱骂不堪入耳,自己和保姆因此心神不宁,提心吊胆,不敢出门,他还患上了抑郁症,在吃药。

对此,判决书中,法院认为,小杨没有积极出面协调和约束委托管理房屋人员行为,发生冲突后没有积极补救。

2023年2月,杨先生因喉癌住院手术,他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小杨和小杨母亲、舅舅、女友、女友的母亲等人,但小杨没有任何回应。杨先生在短信中表达了对大儿子和孙女的思念,甚至是哀求其前来看望。

根据一审判决书,小杨称,因双方之间矛盾及房屋诉讼问题,其精神压力巨大并抑郁,因此屏蔽杨先生,上述亲友也因此未转达,导致自己对杨先生入院一事不知情,并非恶意不履行赡养义务。但法院认为这不是合理理由,其屏蔽杨先生的行为本身就是拒绝向杨先生履行赡养义务的意思表示。

小杨还称,自己已支付巨额甚至超额的赡养费,2009年至2021年期间小杨陆续向杨先生转账1700多万元,足够杨先生使用。小杨这些转账的附言包括“房租转爸爸”“房租”“租金”“生活费”等。杨先生主张这些转账为房屋租金。法院也认为,这些款项为双方对房屋租金的分配,无法认定均系赡养费。

另外,法院指出,赡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即使小杨曾给付杨先生部分赡养费,也不意味着小杨完全履行了全部赡养义务。

对于精神慰藉,红星新闻此前报道,在借名买房官司二审提交的与表姐的通话录音中小杨曾提到,一审法官曾说,(除了赡养费,杨先生)可能还需人文的关怀。他对此这样回复:“不是我不想关怀他,是他不想让我去关怀他……”

不过,对于红星新闻的采访请求,小杨拒绝了。

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三套四合院,一套判儿子过户父亲

根据民法典规定,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审判决书中法院认为,除涉案房屋外,杨先生还赠与小杨多套房屋,小杨作为人子,获得父亲巨额财力支持更应对父亲怀有尊重、爱护之心。小杨安排杨先生的住房,亦应充分考虑老人意愿。

调解阶段杨先生就表示,希望父子二人不要因房屋问题断了亲情。法院表示,鉴于杨先生将其购置的多处房屋赠与小杨,现杨先生名下没有住房且身患多种疾病,而小杨出现上述种种行为,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从双方关系缓和和尊重老人意愿角度出发,判决撤销大四合院的赠与,判令小杨配合过户给杨先生,对两个小院子则暂不予支持。三个院子分别所涉的三个案件的受理费则全部由被告小杨负担。

南锣鼓巷“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大四合院所涉判决书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邱星美向红星新闻指出,诉讼费通常由败诉的当事人一方承担,法院判决由对方当事人承担的极少。法官有时候是考虑到具体案件的特别情况,在诉讼费的承担上酌情变通。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父子双方之间的亲情与生俱有,源于血缘。岁月的洗礼、物欲的考验,会显现亲情浓淡,切勿因一时私利,忽略了亲人感受。”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

邱星美点评,就目前看到的几份判决来看,法官希望两人重修旧好,弥补父子亲情,这显然是注重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体现了法官在此案中对情、理、法综合考虑,既是法律的裁判,又是道德的教化。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张寻 责编 李彬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39亿元起!北京南锣鼓巷一四合院9.5折司法拍卖
...同程度的维护修复,部分房屋存在修建情况。该四合院在南锣鼓巷景区范围内,距离故宫直线距离1公里,众多名人的故居位于该片区,如张之洞故居、茅盾故居、顾孟余故居等。四合院西侧为什刹
2024-04-18 21:21:00
京城独有,四合院里的幸福
...”,集打尖、住店于一体。占尽地理之宜,可以步行穿过南锣鼓巷,直直地向北走就到了。平时要是不留心,本地人都未必找得到它。但也因为足够隐蔽,院里幽静客少,还有独立的私密空间,非常
2023-04-18 01:06:00
北京四合院1.8亿元寻买家,二环内掀“腾退潮”每平米补贴近14万,老居民:不愿搬
...中介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了一个房源。而在北新桥、南锣鼓巷等区域,一间面积20平米至30平米、由平房胡同改造的loft租价更高。“环境好一些的、有独立卫生间的基本上每个月的租
2023-11-04 17:07:00
三大承诺优化营商环境 2025年首期“交道口·南锣会客厅”活动举办
...营商环境再升级 携手共谋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主题,由南锣鼓巷地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洪才主持,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道口所、东城区税务局交道
2025-04-23 08:58:00
18年前,于波花260万买的房子,如今值多少钱?比他拍戏还要赚钱
...,当时的于波靠着拍戏攒了点钱,那会刚好赶上北京放开四合院的限购,于是,于波果断拿出260万的全部家当,在北京买了一套破破烂烂的四合院,最关键的是这套四合院,还是不带厕所的那种
2024-04-20 16:05:00
78岁李光复现状,住北京豪华上亿四合院,仍坚持拍戏
78岁李光复现状:住豪华四合院,仍坚持拍戏,儿子是骄傲谁能想到,78岁的李光复——这个在影视剧中频频露脸的老戏骨,生活里却住在北京寸土寸金的一套价值上亿的四合院中,还在高龄依然奔
2025-01-16 18:03:00
孙桂田: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花两万六,买下故宫旁边的四合院
...却过得并不开心。经常为当年花费2.6万元买下故宫旁一座四合院感到后悔不已,要知道现如今四合院价值已经翻了万倍有余,很多人都羡慕她当年的投资眼光,可她为何会对此后悔不已呢?半生
2024-02-19 11:48:00
情满四合院:全员恶人,好人满打满算只有二个半
看《情满四合院》最来气的就是本剧男一号—傻柱,被四合院禽兽们各种PUA各种道德绑架,从而达到给自己养老的目的。特别是在秦淮茹的带领下,贾家一个个像蚂蟥似的伏在傻柱上百般吸血,要钱
2023-12-11 15:23:00
巩汉林一家6口同框,基因强大俩孙女酷似爷爷,四合院豪宅疑上亿
...巩汉林的基因太强大了。 此外,巩汉林一家6口待的北京四合院豪宅也引发网友关注,还有人透露,这栋面积宽敞,古色古香的豪宅价格超过上亿元。 事实上,巩汉林和老婆金珠都出道多年
2023-06-11 11: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