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属网上求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7 09:59:00 来源:红星新闻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一户村民在山上捡拾野生菌后,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导致一家4口中毒,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

6月25日,家属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26日下午,共有2.2万人次捐款,捐款金额已超40万元。目前,这场爱心接力仍在持续。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属网上求助

小彭的弟弟年仅15岁

6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尽管经过全力救治,一名老人于25日晚不幸离世,其余三人仍在全力救治中。事发后,村里为患者一家申请了临时救助和低保,发动全村为他们捐款。目前,当地多部门已展开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采食野生菌风险高,谨防中毒。

误食有毒鹅膏菌

一家四口被送进ICU

6月25日,一篇“米易草场一家4口病危,大二学子ICU外求救命”的求助帖,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求助者叫小彭,今年21岁的他,正在读大二,他为家人发起筹款:“我的外公、爸爸、妈妈、弟弟食物中毒,现在攀枝花中心医院ICU抢救。”

小彭一家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据介绍,6月19日,小彭的母亲和弟弟到离家不远的山上去摘蘑菇,“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当天中午,小彭的外公来走亲戚,大家一起吃的饭食中,就有从山上摘的蘑菇。“谁也不会想到,外公、爸爸、妈妈、弟弟全部中毒。”

20日凌晨,四人感觉有中毒的迹象,马上去了米易县人民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立刻将他们送到抢救室,进行洗胃和输液抢救。之后,四人被送入ICU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1日,小彭的外公和弟弟病情加重,医生安排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2日,小彭父母也因病情加重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3日晚,小彭的父母和弟弟病情稍微稳定,转入综合ICU继续透析治疗。24日,外公转入综合ICU救治。“短短几天时间,连下6张病危通知书。”

4人被诊断为蕈类中毒

其中1人已不幸离世

资料显示,鹅膏菌属包含大约600个伞菌物种,包含一些世界有名的最毒菇类。

云南疾控曾发文称,剧毒鹅膏菌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中毒致死率最高的一类毒菌,误食毒菌中毒死亡90%由剧毒鹅膏所致。现知我国鹅膏科共计4属130种,鹅膏科的菌子既包括著名的食用菌,也包括有名的剧毒菌,剧毒鹅膏含鹅膏毒肽,即便经过高温处理也不能降低其毒性。鹅膏类中毒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症状、急性肾损害型症状、神经精神型症状。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属网上求助

几种有毒的鹅膏菌 图据“云南疾控”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攀枝花中心医院出具的病危通知书显示,小彭的父母、弟弟、外公4人均为被诊断为蕈类中毒(白罗伞)。4人出现了肝功能损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6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因病情严重,小彭69岁的外公于25日晚不幸离世。目前,其15岁弟弟、42岁母亲、37岁父亲仍在医院治疗中,尚未脱离生命危险,总计花费30多万元。另外,小彭的弟弟可能需要肝移植。

当地对患者家庭展开救助

2万名网友捐款已超40万

6月26日,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的村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所在村子是山区,当地人都有上山捡拾野生菌食用的习惯,“他们一家4口吃野生菌中毒的事,在村里已经传开了,是近年村里中毒人数最多的一次。现在,大家也不敢去捡野蘑菇吃了。”

草场镇克朗村的村干部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了小彭一家4口吃野生菌中毒及小彭外公死亡一事。“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父母在家务农,大的孩子在读大学,小的儿子还在读初中。”该村干部表示,目前,村里已帮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和低保,并发动全村村民捐款。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事发后,当地多个部门展开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采食野生菌风险高,谨防中毒。“天天开坝坝会,提醒村民不要到山上去采野蘑菇。”上述村干部表示。

6月25日,小彭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26日下午4点,短短一天,共有2.2万余人次捐款,捐款金额已超40万。

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据了解,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全世界已知蘑菇种类有14000余种,我国已知种类估计在4000种以上,其中具食用价值的仅1/4,具药用价值的仅1/10。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大型真菌。

四川一家医院的医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毒蘑菇中毒病例中,含鹅膏类毒素的蘑菇致死率是非常高,最为危险的,这类毒素目前发现存在于三大类蘑菇:一、鹅膏属,如致命鹅膏、赤脚鹅膏、淡红鹅膏、黄盖鹅膏等,这个属的蘑菇外形有“头带帽、腰系裙、脚蹬靴”(除赤脚鹅膏无靴子)的特点;二、盔孢菌属,这个蘑菇多在秋季出现,长得像“青杠菌”,长在枯木或富含木质的土里;三、环丙菇属、肉褐鳞环丙菇与四川最多见的胃肠型大青褶伞长相类似,但后者出现症状迅速,前者多大于6小时才会有不适出现。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身亡3人仍在救治,家属网上求助

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 据四川疾控中心

据介绍,含鹅膏毒素的蘑菇最重要的临床特点就是潜伏期大于6小时,即食用蘑菇到出现症状时间超过6小时,甚至10多小时。一般是先出现胃肠不适,经治疗后有所好转,可能就出院了。但事实上,患者的肝肾功能恶化一直在隐匿进展,多在中毒后第三天开始出现脏器迅速恶化表现。因此,蘑菇中毒,需要医生有丰富诊治经验。

医生建议,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最好不要混吃或混吃干菌。食用前,最好拍照或留样,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能给医生提供判断依据。如果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和催吐,及时就医。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编辑 郭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子吃“云南小菌子”持续中毒一个月?专家:大概率吃了其他杂菌
...初从北京赶到昆明做检查 图/受访者供图郭女士刚开始在网上求助时,就引来了一些云南网友的震惊,“我们还没开始吃头水菌,外地的朋友居然就中毒了!”“我在凤庆、昆明的医院都看到了很
2024-07-08 13:32:00
夜问丨误食致一家4口中毒1人身亡!元凶长啥样?有多毒?
...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导致一家4口中毒1人身亡。 家属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事件也引发网友热议。 问题:鹅膏菌长什么样子?毒性有多严重?AI答:鹅膏
2024-06-28 03:22:00
一家四口被大火围困,大人重度烧伤,面临巨额医疗费用 ,家属求助
“她救助过无数患者,却无法救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2月20日,山东省立医院烧伤重症病房BICU外,渠弦看着病床上面目全非的姐姐渠华,心痛万分。近日,一场火情,家住枣庄的渠华一家四
2024-03-01 09:54:00
山东一民房失火母亲冲入火场救子 两名幼儿严重烧伤正在抢救
...及一双儿女的伤情,王先生几度落泪。高昂费用愁怀人,家属盼好心人伸出援手除了孩子们的伤情,高昂的治疗费用也愁坏了全家人。王先生介绍,目前已经花费了30余万元,家里一套房子也紧急
2024-02-27 18:47:00
...严反锁,使炭火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排放出去,由此导致中毒。不一会儿,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民警又将老人抬上救护车。经诊断,老人系一氧化碳中毒。由于抢救及时,当晚老人转危为安。次
2023-12-20 17:09:00
...员 陈晓锋 谢宇威事件回放▲▲▲男子家中“围炉煮茶”中毒12月11日,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小越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称有人在家中烧煤炭中毒,需要紧急救援。民警迅速出警,
2022-12-21 01:01:00
江苏女子吃“见手青”中毒,和空气互动了六七个小时
...,女子来自云南,她自己遭遇了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菌子中毒事件。这位女子从小在云南长大,对捡菌子、吃菌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在江苏生活和工作,她一直怀念家乡菌子的美味。正值"见
2024-07-31 10:38:00
...毒蘑菇后,中毒住院一事引发社会关注。5月26日,中毒者家属周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中毒的是她的姑姑、堂姐和7岁的侄女、5岁的侄子,出现了严重的肝衰竭、肾衰竭等等病情。目前侄子
2025-05-26 22:20:00
女子吃“云南小菌子”持续中毒一个月?专家:大概率吃了其他杂菌
...月初从北京赶到昆明做检查。受访者供图郭女士刚开始在网上求助时,就引来了一些云南网友的震惊,“我们还没开始吃头水菌,外地的朋友居然就中毒了!”“我在凤庆、昆明的医院都看到了很多
2024-07-07 19: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免费学前教育事关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连日来,烟台高新区快速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2025-10-16 17:2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文化社区】书香岳程:闲时品书香,邻里话家常
鲁网10月16日讯最近,随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村居内的图书角愈发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陆续赶来
2025-10-16 17:27: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精准矫治“大小耳”,重塑对称小美好
鲁网10月16日讯“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当 6 岁的小女孩昭昭(化名)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满是心疼与愧疚
2025-10-16 17:27:00
10月16日,太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沙盘前、精工样板间里,市民一边参观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最关心的问题
2025-10-16 17:29:00
中国烟台—韩国群山文学交流活动在烟台举办
通讯员 艾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吕奇10月15日,韩国群山作家协会访问烟台,与烟台市文学界开展研讨交流。这是双方继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再次举办文学交流活动
2025-10-16 17:33:00
不出门就能查药品、比药价,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衣宝萱家里常备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想知道哪家药店的感冒药更划算?别急,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2025-10-16 1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