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寻踪东吴大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南京江宁上坊东吴大墓苏州虎丘路出土的“建兴二年”铭文砖□ 本报记者 于 锋 三国是指东汉和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由曹魏、东吴、蜀汉三个政权组成。江苏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重要势力范围,积淀了极...……更多
...关羽并捉拿关羽父子;他,曾被吕蒙临终前推荐为继承其东吴大都督的不二人选;他的离世,让孙权伤心至极而素服举哀。他就是东吴名将朱然。“四隅券进式”墓室显示身份朱然墓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家族墓地博物馆内,还没进...……更多
孙权被称为“帝王第一盗”,他做了什么
...到孙权和他一样也是一个盗墓贼。孙氏家族:从军事家到东吴的创立 自古以来,孙氏家族在江浙地区便享有崇高的声誉。祖辈中的孙武,作为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得到了伍子胥的推荐,在吴王阖闾的手下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因...……更多
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英雄中,东吴大将朱然的知名度并不算高。而且由于历史上有过擒关羽的事迹,朱然在后世演义小说中的形象也不太正面,《三国演义》甚至虚构他在夷陵之战中被赵云一枪刺死。然而,就在1700多年后,安徽...……更多
东吴政权的兴衰,平定山越,江南大族势力迅速扩张,亡于孙皓昏暴
孙权称帝后,东吴正式建国。东吴建国后,采取联蜀抗曹的方针。在国家统治上,征伐山越,扩大了兵员,又实行领兵制、屯田制,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在东吴统治期间,江南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大族势力也...……更多
古武昌海上丝绸之路之研究(上)
...料鄂州出土的磨花玻璃碗宁夏固原出土的磨花玻璃碗三国东吴时期,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国家及斯里兰卡、古罗马帝国的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守望相助和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永恒记忆和传奇。史载,鄂州三国时期称...……更多
孙权为何没有统一三国意愿?出土文物说明了问题
...国。然而,刘备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刘备在进攻东吴之时,数十万大军被陆逊击败,之后的蜀国也是元气大伤。到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国虽然还有一定的实力,但是此时的蜀国已经非常疲软了。从后续诸葛亮北伐连连...……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东吴的6位荆州牧
...伐襄樊,结果遭到了吕蒙的偷袭。自此之后,荆州落入到东吴手中。吴国荆州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大巴山─汉江一线以南,湖南全部及广东(北部韶关一带)、广西(西北桂林一带)、贵州(东部铜仁、黔东一带)3省各一...……更多
...有名的丞相,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是曹操、诸葛亮,当问起东吴的丞相是谁,相信不少人一定回答不上来。最近,位于苏州穹窿山景区的小王山,成了不少苏城人关注的焦点,因为相传那里埋葬的“顾氏三贤”,其一就是三国中的...……更多
...其仍具一定抗衡之能。江东六郡,有指的是哪些城市呢?东吴选择以江东为根据地建立基业,乃有其深远历史渊源。这一基业的奠定,除了孙策的英勇之外,还深受孙权之父孙坚的影响。孙坚早年归附袁术,以其出色的作战才能...……更多
曹操随口赐关羽称号,竟然意外猜中关羽劫数
...际,派吕蒙偷袭南郡、零陵郡、武陵三郡,荆州全境纳入东吴。在对待战败逃亡的关羽问题上,孙权并没有表现出像曹操那般大度,而是明令潘璋“羽至即斩”。那么,在魏强吴蜀弱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之前,孙权为什么要甘冒...……更多
东吴的世家大族诞生了哪三位名将
...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出自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权刚接手江东,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朱桓开始在孙权手下做事。从这一角度来看,朱桓堪称孙权的心腹了。当时...……更多
他是一介书生却从未吃过败仗,堪称三国第一牛人
...还厉害。这人就是陆逊,现在的苏州人,他的父亲陆骏是东吴的九江都尉。陆逊本是书生,作为孙权的入幕之宾,进入孙权视野,开始了与孙权40多年的君臣关系。陆逊开始并没有被孙权所重视,一直到谋取荆州之前,大都督吕...……更多
盘点三国历史上的10大英勇将领
...美周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后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并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史料记载:“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更多
曹丕与孙权的虚假盟友关系及其破裂
...活动时候顺便侦察北方情况,孙权想知道曹丕是否真的对东吴消除敌意。当然结果是曹丕远不如其父曹操精明,此时还不清楚孙权的目的。曹丕也做出相应回应,他为了表示庆贺,特派使者赠送子裘、明光铠、騑马,并且亲手白色...……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与太子之争的牺牲品
...年),因功累封娄侯。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破蜀汉军四十余营,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赤乌七年...……更多
孙权:一代英主晚年的失误与东吴的遗憾
孙权继位初期的辉煌与隐患孙权,东吴的开国皇帝,他的智慧与胆识为东吴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晚年时期,孙权的行为却逐渐偏离了初创时期的轨道,为东吴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孙权继位之初,面临的是三国鼎...……更多
孙权与孙策:东吴的权力传承与影响
三国时期,孙权是东吴的创建者和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然而,他的成功与他的前任孙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孙策去世后,孙权被授予了东吴的权力,但他并没有忘记他的导师。孙权一直致力...……更多
逍遥津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将陈武...……更多
东吴背刺蜀汉之后,明明拿下了荆州,为何还是打不过魏国?
...张的好处有限,远不如闭门自守。所以从战争动力来说,东吴的战争动力不足。至于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东吴后期,内部矛盾极为严重。这种内部矛盾,直接导致东吴根本无法全力和魏国开战。想要说明白为什么吴国夺下荆州...……更多
到江南寻访“周处除三害”的历史遗存
...处,字子隐,吴郡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人,生于三国东吴年间。据《世说新语》及《晋书·周处传》载,周处少孤,在乡里横行霸道。当时当地有山中猛虎、河中恶蛟为害百姓,故人们将周处与二兽并称“三害”(一作“三...……更多
赤壁之战出力最多的是东吴,那为什么东吴还愿意同刘备联盟
读三国,很多人有个疑问:赤壁之战出力最多的是东吴,那为什么东吴还愿意同刘备联盟?不吃亏吗?其实,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在孙吴联盟开始缔结时,东吴并不吃亏,甚至还有“沾光”的嫌疑。孙吴联盟一开始是刘备先提...……更多
孙权称帝后,为何只将孙坚追封为皇帝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战火纷飞。在此动荡不居的乱世中,东吴以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在魏蜀吴鼎立的局面中脱颖而出,播下了璀璨的一页传奇。而东吴的兴起,与孙策、孙权兄弟密不可分。他们各有千秋,却也颇有不同。孙策胸怀坦荡,...……更多
东吴野望:孙权与鲁肃的天下方略
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东吴没有什么好印象。尤其是它私自败盟,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擒杀了关羽,更是让我们不耻。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三国三国,少一国都不能称其为三国。如果没有吴国的参与,就不会有三国...……更多
孙权喜东吴放在荆州战略区的著名领军人物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名将都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重要军事将领,也是历史爱好者最为熟知的东吴所属的名将。他们四位活着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东吴政权开拓和守卫荆州这个战略区,可以说,东吴政权早期...……更多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为寡人亲家。6、隆中对的实际操盘手。意思是:如果和东吴一起入川,大概率是蜀未克而反遭吴背刺。唇亡齿寒的故事还记得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问题是,我们还是要跟孙权保持好的关系,所以应该本着明面上支持联合...……更多
孙权:能力超群,晚年昏聩的东吴君主
...其是晚年。孙权不到二十岁时因兄长孙策被刺身亡而成为东吴的接班人,这时候的他远比曹操、刘备年轻,少年英锐,独掌东吴,没有一定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孙权执掌东吴后不久,曹操就率军南下,面临实力雄厚的曹操大...……更多
孙权、周瑜、吕蒙的抉择与东吴的命运
...只有吴国孙权是继承了父辈的先业,是吴国的继承人。在东吴早期,对于以后三国鼎立的预设来说,更多的是希望与曹操南北相望,相安无事的主持自己的政权。在《三国志》中就曾记录过,孙坚和孙策时期的吴国,对汉朝还是...……更多
揭秘孙权的宫廷秘闻:两宫之争与东吴命运的转折点
在三国纷争的历史背景下,东吴的孙权晚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这场风暴,不仅让东吴政权陷入了动荡,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内乱的频发?故事要从孙权的后宫说起。...……更多
诸葛瑾与孙权的深厚友谊
...忽视。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他不仅是丞相的智囊,还深受东吴孙权之信任,成为孙吴政权中最为亲信的重臣之一。在历史的舞台上,诸葛瑾究竟是如何在政治斗争和战乱纷扰中崭露头角的呢?他与孙权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信任是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