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1 07:35:00 来源:戏说三国

冷知识一般都很有趣,以下10则有9则是有三国史料依据或者考古证明的。

1、《四时食制》,嗯,不开玩笑,这本书的作者正是曹操,主要介绍春夏秋冬各时令有哪些好吃的。

或许征伐汉中正是吃鸡的季节,于是就有了:鸡肋、鸡肋一说……

2、烧了根烟,默默看了一会曹魏版图。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嗯,想到了阿根廷的形状。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不仅形似,国土长宽之比都为1:2.7左右,而且面积也都是280万平方千米上下……

3、真同年同月同日生。诸葛孔明和献帝刘协。都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

4、真投戎从医。张仲景。是的,正是你知道的那个“医圣”。南阳人,灵帝时入仕,汉朝封的长沙太守,他的继任者——正是靠野路子自领长沙的孙坚。

5、错乱的辈分。蔡瑁姐姐的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过。那么诸葛瞻娶了刘禅的女儿,所以诸葛亮是——阿斗(介绍孔明):此乃寡人相父,亦为寡人亲家。

6、隆中对的实际操盘手。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意思是:如果和东吴一起入川,大概率是蜀未克而反遭吴背刺。唇亡齿寒的故事还记得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问题是,我们还是要跟孙权保持好的关系,所以应该本着明面上支持联合,暗地里消极怠工的原则来处理此事。如此,东吴是不可能跨过我们去打益州的。这样,局面才算是进退有据,左右逢源了。

这话是谁说的?诸葛亮?庞统?伊籍?马良?蒯良?

都不是。

而是9成三国爱好者不知道的1个人:殷观——刘备领荆州牧后的荆州主薄,易言之:刘备治荆州省的省厅主任。

《三国志先主传》:殷观,字孔休……出生年月:未知。老家生平:未知……

刘备收南4郡后,孙权派人到荆州讨论攻取益州的事请。而且还带来了书信: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刘备很纠结,认为不能轻易破坏孙刘两家的关系。组织大家开会,也有不少人赞同与东吴联军,甚至有人还说:孙权是在帮我们,他不可能隔着我们(南郡)去治理四川啊!啊?哈哈哈。

然而此时,殷观出来说了以上那段话——坚决反对和东吴组成联军,而是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才能保持战略主动。

刘备闻言大喜,遂打发走了使者,还写了一封阴阳怪气的回信: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意思是,川蜀之地易守难攻,就算是吴起转世也是束手无策,我们就不要东想西想了。而且,天下苦曹久矣,虽然经历了赤壁之战,但现在的主要矛盾还是曹操,所以本着让我们的朋友变多多,曹操的朋友变少少,不能随便打人。你要随便打人,就会被曹操钻空子。

孙权当然不会听刘备的鬼话,于是派孙瑜带了1万多人进驻江夏,并要求刘备给他让道,准备自行伐蜀。

刘备当然要继续挡道,本着保持良好关系的原则,继续阴阳怪气: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意思是,刘璋跟我同宗,他哪里得罪您啦?如果有我代表歉意,如果还是不满意,那我就只能回归山林,去当个村夫了。

与此同时,还重新部署了荆州防御:亲自往公安驻扎,调诸葛亮守南郡,关羽进江陵,张飞入秭归,把部队一线拉开,就挡你道了,咋地?

孙权:……

可以说,刘备要实现隆中对,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既要保证自己独吞,又不能破坏孙刘关系。而殷观的“明赞其伐,实据新郡”,的确是帮助刘备实现了这个条件。

诸葛亮其时正在南四郡,并未在荆州治所。所以,围绕《隆中对》这个总企划,做各种分计划、子方案的,正是这位荆州省厅主任。因此,刘备提拔立功的殷观为别驾——依汉制:别驾是州郡里地位极高的显官。

正所谓:州长官出行,仅别驾独占一车,这也是这个官职的来历。

此外,刘备治荆州,武官体系以荡寇关羽为尊,以下为征虏张飞、中郎将孔明、中郎将黄忠、牙门赵云;文官体系以别驾殷观为尊,以下为治中庞统,下属才是各位从事如:糜、孙、伊、马、陈等等。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文官为首的殷主任受到先主的重用,然而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接着就神奇消失了。再无史料可稽考。

这其中的那些隐秘之事,恐怕后人永远也不可能了解了。

7、剑客曹丕。

众所周知,魏文帝给人向来是个腹黑的文人形象,不仅诗词一流,还著有文学典籍《典论》。

然而就是在《典论》里,他自述了一段与武将比剑的经过: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说的是,将军邓展以“善用臂,通五兵,能空手夺刀”闻名于世。但在1次聚会上先和曹丕口头交流,被认为是水平不够,邓展不服,于是2人用甘蔗比试了3次,结果邓展3次都被击中。惹得旁人一阵哄笑。

邓展被啪啪打脸,只好说:你属于天赋很高的那种,只能打到对方的手臂,不能击中别人的要害。于是再比,曹丕假装卖个破绽引邓展突刺,自己却快速移动,利用其重心不稳,再次击中了对手的额头。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曹操还在,曹丕还也未被立为世子,因此,邓展大概率没有刻意讨好的必要。而且连续4次比试,4次都被击败,只能说明曹丕的剑术的确是很有造诣了。

8、2个正史里的寿星。

大家都知道的廖化:在黄巾之乱时(184年)就活跃在战场上,直到蜀亡(263年),就算11岁参军,也高龄90了。

丁奉:小霸王的时候(195年)就很厉害了,历经孙策、孙权、孙皓直到晋吴抗衡(271年),横跨汉末、三国、晋初3个时代,石锤的活化石。

9、被考古证明的1例——乱世里,贵人的身体素质依然很好。

2010年,曹休墓的信息发布。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墓主骨测年龄为60左右。但四肢的骨密度和健硕度为1级,等同于一般老百姓35岁左右的状态。

膝骨无增生,意思是:没有同时代普通人超负荷劳动的经历,但骨骼状态极佳,说明保持着较好的日常锻炼。

牙骨损耗低。类同于同时代大多数人30岁的程度,意思是:注重牙齿保养,食品精致,容易消化。注意,这是1800多年以前。

而又让人想起了孔子的名言。

无相关牙科疾病,牙缝间歇大,有洁牙习惯。

通过检测证明,墓主颅骨部分的确有凹槽,这绝非自然生成,类似炎症引起的头部肿瘤样变形,体征为头痛。

三国冷知识:有趣的史实与背后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1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云忠勇无双,却是一个杂号将军的背后故事
...关、张、马、黄这四方将军合称为五虎将,但这并不符合史实。赵云的地位应该与许褚非常相似,都是负责保护主公的人物,虽然这种人都是君主非常信任的人,但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领军出征的
2024-01-23 12:56:0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这5处情节不符合史实
...文就为大家盘点《三国演义》中5个关于诸葛亮的不符合史实的情节吧。1、诸葛亮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登场的第一战,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一战的导演并非诸葛亮
2023-05-11 10:25:00
原创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看完庞统的死亡真相就懂了
...不可多得的佳作。但我们不能忘记这部小说除了还原部分史实以外,更多的则是“演义”,可以说作者罗贯中是个“亲刘派”,刘备和他手下的大将几乎代表了所有儒家所赞赏的精神。刘备代表“仁
2024-08-05 21:38:00
荆州风云:刘琮投降背后的策略与困境
...的投降、诸葛亮的策略等关键历史节点时,小说的叙述与史实有着不小的出入。在《三国演义》中,刘琮的快速投降被描绘为一种几乎没有反抗就屈服的懦弱行为,而诸葛亮则被塑造成几乎无所不能
2024-04-18 12:26:00
东吴偷袭荆州埋下了多少隐患
...的,总要有一方做大或弱小,打破相对稳定的对峙局势。史实中,不光诸葛亮做过“草庐对策”,也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隆中对。东吴的大都督鲁肃,也曾给孙权提出过类似的“榻上策”,主张联刘抗
2023-05-28 21:32:00
...《诸葛亮正传》,至今市面写诸葛亮蕞全面、鲜活、贴近史实的书了。全书总共190万字,分五册,从初通谋略、耕读襄阳,到出师北伐、鞠躬尽瘁,详尽讲述诸葛亮五十四年的壮阔生涯。如果你
2023-10-13 14:24:00
三国演义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如今却用30集电视剧纪念他,他是何人
...出来,寥寥几笔将陆绩无言以对的窘迫之态悉数展现。但史实却非如此。 02陆绩怀橘《三国演义》中所说陆绩偷橘之事,并非全貌。陆绩实为大孝子,在陆绩六岁之时,父亲带他去拜见袁术,
2023-08-17 15:55:00
从皇家婚姻,看官僚士族的影响力
...是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他的这本小书《三国史话》有“史实版”《三国演义》之称,是为了勘正《三国演义》里一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非常值得一读,我已经读过两遍,感觉受益匪浅,推荐给大
2024-06-07 15:18:00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从《三国演义》到《三国志》的权威证据与解
...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据说罗贯中的这部名著是七分史实,三分想象,并且由于《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所以这本书的影响力非常惊人,有很多人都对《三国演义》里的内容深信不疑和言之凿
2023-10-16 05: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