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寻踪东吴大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5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寻踪东吴大墓

南京江宁上坊东吴大墓

寻踪东吴大墓

苏州虎丘路出土的“建兴二年”铭文砖

□ 本报记者 于 锋

三国是指东汉和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由曹魏、东吴、蜀汉三个政权组成。江苏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重要势力范围,积淀了极其深厚的三国文化。近日,三国墓葬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办,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文博界的考古专家,深入讨论了六朝早期考古中的热点问题,多位学者对分布在江苏境内的东吴帝王陵墓所在地进行了细致梳理。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建立东吴政权,不久又迁都建业(南京),此后一直到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灭,东吴政权前后持续了51年。当时被称为吴郡的苏州是江东孙氏政权的兴起之地,在苏州发现一系列东吴墓葬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2016年至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市虎丘路新村土墩墓葬(民间俗称“吴天墩”)进行考古发掘,发现3座孙吴高等级墓葬,出土石榻、凹字形石座、耳杯、盘口壶、金指环、金蟾蜍、金钗、金簪首、陶楼、铜熏炉、瑞兽衔杯铜砚滴等200余件(组)文物。此前发现的苏州南门路“孙王坟”墓群(1981年发掘)、黑松林土墩墓地(1997年发掘)也被六朝考古界认为是东吴宗室墓葬所在地。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铁军研究员介绍,虎丘路发现的这3座三国孙吴时期高等级墓葬中,M1为主墓,结构庞大,南北长14.2米,东西宽9.7米,有两道石门;M2为M1的陪葬墓;M5附葬于M1、M2封土之内。M1时代最早、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结构最复杂、出土器物材质多样、制作精美;M2与M1时代相同,墓室规模和结构较M1为小为简;M5墓室平面形制尚存,虽遭毁墓,仍出土了一批文字砖,有“吴侯”“建兴二年”等铭文。

“东吴时期,先后出现过孙策、孙权、孙绍、孙英、孙基5位‘吴侯’。”张铁军根据东吴年号“建兴二年”(253)这一重要线索,对5位吴侯的生平信息、政治地位进行一一分析,排除了孙策、孙权、孙英、孙基等人的可能性,他将目光落在孙绍身上。

孙绍是孙策之子,曾被孙权封为“吴侯”。张铁军认为,M5的墓主是孙绍的可能性很大。循着这一假设,他推断M1墓主可能是孙绍的父亲、孙权的兄长、被追谥为“长沙桓王”的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孙策被描绘成武艺超群、勇猛果敢的人物,拥有“小霸王”的绰号。真实历史中,在父亲孙坚早逝后,孙策向袁术借来军队,以曲阿(今丹阳)为据点,开疆拓土,经略江东,打下一片天地。建安五年(200)四月,孙策在丹徒打猎时被仇家伏击,重伤而死,年仅26岁。

“孙策的治所在苏州,多种历代苏州地方志记载他葬在苏州,这为我的推断提供了间接证据。”张铁军介绍,M1中还出土了一批金器和玉器,包括金串饰、步摇金片等女性饰物,暗示M1还葬有一位女墓主,可能是孙策原配夫人。孙策去世时年仅26岁,夫人去世较晚,M1经历了一次时间跨度较长的合葬。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研究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虎丘路M5的墓主很可能就是吴大帝孙权之孙,宣太子孙登次子孙英。孙英死于五凤元年(254)七月,正是墓中铭文砖上“建兴二年”(253)的后一年。M5中还出土有一批带“凤”字残砖,其全文很可能就是“五凤”。再看M1,此墓有前后双室、双穹窿顶、前室带双耳室,结构和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大墓接近,且都出土大量高级青瓷器和黄金饰品,M1系孙吴宗室墓是毫无疑问的。程义进而推测,M1墓主是孙权长子、宣太子孙登。孙登有两位配偶,分别为周瑜之女和溧阳侯芮玄之女。M1可能是孙登与周瑜之女的合葬墓,而M2的墓主则可能是身份稍低的芮玄之女。

历时半个世纪的东吴政权先后出现了四位统治者,分别是吴大帝孙权、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吴末帝孙皓。此外,孙权追谥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孙皓追谥其父孙和为文皇帝。这些重要人物的墓又位于何处呢?

专家认为,他们的墓葬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孙权的蒋陵一般认为位于南京梅花山,虽还没有通过考古进行实证,但已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吴第二代皇帝、废帝孙亮据推测葬在南京南郊铁心桥、西善桥一带;东吴第三位皇帝、景帝孙休葬地尚不明确。几年前,在安徽当涂姑孰,一座高等级东吴大墓(当地俗称“天子坟”)被发掘,有学者推测,墓主可能是孙休。也有学者认为,1987年发现的马鞍山宋山东吴大墓可能是孙休“定陵”。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被西晋俘虏后,死后葬于洛阳北邙山。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颜一平认为,2005年在南京市江宁区发现、曾引起轰动的上坊孙吴大墓可能是孙皓在即位后为自己营建的寿陵。上坊大墓在规模、形制上超过目前所有已知的同时期三国墓葬。天纪四年(280),西晋大军兵临建业城下,绝望中的孙皓无力为突然死亡的爱子修建墓葬,只能将其葬入早为自己建好的寿陵中,故上坊大墓的随葬品中没有发现可以表明墓主身份是帝王的遗物。此后,孙皓死于洛阳,并没有入葬这座上坊大墓。

丹阳市博物馆副馆长阙强对孙坚墓位于何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孙坚是东吴政权的奠基人,官至破虏将军、长沙太守、豫州刺史,人称“孙破虏”。初平三年(192),袁术同刘表争夺荆州,孙坚为袁术先锋,不幸被刘表大将黄祖射杀,终年37岁。孙权称帝后,追尊孙坚为武烈皇帝,尊其为始祖,墓曰高陵。

孙坚墓位于丹阳,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阙强介绍,早在《三国志》中就有记载“坚薨,还葬曲阿”。“曲阿”(丹阳)是孙氏家族当年在江东的重要活动据点。多种镇江当地的地方史书都认为孙坚墓位于丹阳。南宋时期的《嘉定镇江志》:“吴孙坚墓在吴陵港,土人至今称为‘孙坟’,以其最高大异于他坟,又呼‘大坟’。”多种资料进而提出,位于今丹阳市司徒镇大坟村北偏东的大土墩就是孙坚的“高陵”,此地已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结合在“高陵”附近进行的考古调查,阙强认为这一土墩并非孙坚葬身之处,而是一座商周时期的大型土墩墓。这样的土墩墓在镇江地区很常见,比如,大坟村附近的一座曾长期被民间传为“孙策墓”的土墩,1993年进行考古发掘后证明就是西周晚期土墩墓。

那么,孙坚到底葬在哪里呢?阙强通过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后提出,孙坚最初的确葬于丹阳。嘉禾三年(234),孙权将父亲的高陵和兄长孙策的墓迁到了今天的苏州盘门之外,并曾亲自前往苏州祭祀高陵。

苏州盘门外青旸地有一组民间传说的“孙王坟”,多种苏州地方文献认为“孙王坟”安葬的是孙坚、孙策和孙坚夫人。1981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孙王坟”墓群发现东汉墓3座,南朝墓2座,均为砖室墓。其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东汉墓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孙坚墓。

“考古是实证科学,要确定一座墓葬的墓主身份,需要通过有明确文字指向的出土文物来证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说,东吴宗室墓葬主要位于南京、苏州、安徽马鞍山等地,今后,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很可能有更多东吴名人的墓葬被重新发现,不断丰富江苏地区的三国文化内涵。目前来说,在江南地区,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完全确认的东吴名人墓葬,主要是2020年在南京伍佰村发现的灭寇将军、都乡侯丁奉家族墓,以及1984年在安徽马鞍山发现的东吴大都督、当阳侯朱然家族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式官宣!南京发现三国张昭墓
...位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墓地在南京被发现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今天,“南京考古”发布2022年7月—10月,为配合南京市南部新城油库公园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地块开展
2024-11-08 13:43:00
南京发现东吴重臣家族墓
南京发现东吴重臣家族墓墓中两方金印,确定就是张昭!张昭墓出土的金印。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张昭墓。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张昭家族墓航拍照。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张昭家族墓出土的青
2024-11-08 07:3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朱彦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皇室成员、重要军政人物死后大都葬于南京以及周边区域。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是南京地区继丁奉家族墓后发现的又一
2024-11-15 09:46:00
...自动播放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三国时期,东吴朝廷的“首席文臣”张昭墓找到了,在南京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11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张昭墓已经考古发掘完毕
2024-11-04 04:25:00
...关羽并捉拿关羽父子;他,曾被吕蒙临终前推荐为继承其东吴大都督的不二人选;他的离世,让孙权伤心至极而素服举哀。他就是东吴名将朱然。“四隅券进式”墓室显示身份朱然墓位于马鞍山市雨
2023-10-21 16:13:00
孙权被称为“帝王第一盗”,他做了什么
...到孙权和他一样也是一个盗墓贼。孙氏家族:从军事家到东吴的创立 自古以来,孙氏家族在江浙地区便享有崇高的声誉。祖辈中的孙武,作为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得到了伍子胥的推荐,在吴王阖
2023-10-15 17:15:00
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英雄中,东吴大将朱然的知名度并不算高。而且由于历史上有过擒关羽的事迹,朱然在后世演义小说中的形象也不太正面,《三国演义》甚至虚构他在夷陵之战中被赵云一枪刺死。然而
2023-01-10 15:40:00
南京发现三国东吴墓:两方金印确定墓主为重臣张昭
...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墓地在南京被发现。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此次发掘的张昭家族墓地,由八座墓葬并排构成,呈现出东西向的一致布局,均采用了土坑砖室结构。尽管这些墓葬规模较小
2024-11-08 11:43:00
“简葬”张昭墓,藏身四十多座六朝墓葬中
...沐剑平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朱彦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在南京被发现后备受关注。考古发掘现场什么样?出土了哪些重要文物?墓主身份是如何确定的?昨天,记者前往位
2024-11-09 09: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将在苏博西馆展览
江南时报讯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展览将于2025年11月25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本次展览旨在通过25件代表性创作以及相关手稿
2025-11-24 15:0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70余件经典画作,67年丹青岁月。日前,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漠丹青——常书鸿艺术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9号
2025-11-24 08:21:00
83年前,美国飞行员杜立特带队成功突袭日本多个城市,这次战斗被称为“杜立特行动”。任务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75名飞行员在浙江沿海及以衢州为中心的浙皖闽赣边界地区弃机跳伞
2025-11-23 22:14:00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