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熟的作物产量低,生育期长的作物产量高。不久前,中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的研究中发现的水稻高产基因OsDREB1C打破了这个矛盾,可以打破农业生产“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的传统,让水稻实现既高产又早...……更多
风吹稻浪 禾下乘凉
...居颐园举行,社会各界群众手捧水稻花束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追求梦想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因为粮食短缺,中国曾经落后于人、受制于人。亲眼目睹过饥饿惨状的袁隆平,许下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梦想”。1973年10月...……更多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
...种创新圆桌会)、生物育种产业化、种业服务、种业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等5场综合型专题报告会,以及种业新型创新体系暨企科合作专题报告会、未来农业产融对话等2场未来型专题报告会。大会同期设置室内展览和田间品种展...……更多
...予我们特殊使命的水稻专家,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他一大早从外地赶回基地,指导浸种、催芽、春播作业,忙得不亦乐乎。3年前,受罗田县“教授回乡”计划招引,朱仁山回乡建制种基地...……更多
最好的缅怀,是精神传承
...权威束缚,坚持实事求是,是从事原始性创新工作所需的科学家精神。袁隆平的这种精神,给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指引。袁隆平还有着不怕输的倔强。他独创的两系杂交水稻技术,在研发之初就遭遇到制种大面积失败...……更多
施甸县“三引三建”振兴种业
...科学院首席专家、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番兴明研究员为施甸种业发展顾问,赴施甸开展座谈交流、现场调研、繁育研究、田间课堂等协同活动10次,建优育强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目前,全县共有农业综合...……更多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财联社12月31日电,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平均亩产546.7公斤。加上第一季、第二季平均...……更多
苏联当年进行“人猿杂交”实验,招募了5位女性,后来结果是什么
...呢?实验持续失败开展人猿杂交实验的是苏联科学家叫伊万诺夫,他的父亲是很重视教育的,所以从小到大,都在为其寻求最好的教育,甚至还让他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深造完成之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开...……更多
寻找新质生产力 | 智慧南繁CRO育种新模式 不来海南一样可育种
...,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多家企业签约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探路智慧南繁,推进种业CRO育种新模式,助力南繁硅谷建设,三亚走出一条育种新路。三亚市天涯区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基地,采用...……更多
海南榴莲今年总产量有望达到250吨
...种为金枕、干尧、猫山王等。”1月6日,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经济作物论坛上,省农科院院长黄正恩透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榴莲鲜果进口国,我国是全球进口榴莲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榴莲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2018...……更多
科研“后浪”站C位丨种子的秘密
...…早期,韶也把能用到的诱变手段试了个遍,往返长沙、三亚等地测试,几年时间里筛选了30多万株水稻材料,但进展并不明显。“当时也想过发几篇文章、搞几个专利,让自己能得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韶也说,...……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更多
“京粳香8号”在三亚首种成功
...种植。”测产专家组组长、海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效宁介绍。“京粳香8号”的进一步示范推广,不仅将丰富海南优质稻米品种资源,而且填补海南优质粳稻种植空白,对于促进海南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积极...……更多
...科技创新网络、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将在三亚举行。30余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话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种业科技合作等。那么,本届大会有哪些亮点呢?30余位国内外院士...……更多
...入上的“定制化”需求?1月6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围绕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功能稻米发展方向等话题同台“论稻”,分享水稻育种最...……更多
朱有勇院士团队新项目落地腾冲
...旱种”项目已落地腾冲。近日,该项目已正式在腾冲启迪科学家小镇启迪农场启动。2021年,杂交稻山地旱种技术在云岭大地多点开花,在昆明、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文山、大理等州市示范推广种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省农...……更多
程攀:硕士毕业回农村,独守稻田12年育出新品种
...指导年轻人。“周天理老先生和袁隆平、朱英国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这是我坚持干育种的原因。”程攀说。2021年3月,海南南繁基地,一个历经5年选育的两系不育系稻种,因一场急性稻瘟病,让程攀和同事们...……更多
果然有种|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米杂交 历时9年繁育出“南香丝禾”获DNA“身份证”
...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更多
国内外农业专家齐聚三亚 共探科技引领全球粮食系统转型
...术是推动能源粮食体系转型的核心。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科学家Ismahane Elouafi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战略框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实现这一转型,需要利用包括创新、数据和科学等一系列加速器。比如基因编辑和AI技术...……更多
聚焦良种繁育把脉“甜蜜事业”
...记者 李梦楠糖业事关国计民生。1月6日,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经济作物论坛上,福建农林大学甘蔗所所长、中国热科院甘蔗中心主任阙友雄以《热带作物甘蔗生物育种》为题,同与会嘉宾就甘蔗育种的产业问题和科学问题...……更多
...院所。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研究所,基因组所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科研人员学以致用,把科研论文转化到祖国大地上。短短9年时间,基因组所就从3人筹备小组发展成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千人研究队伍,其中14人入选...……更多
东方魔稻,从建宁走向世界
...开辟制种基地。2023年6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领衔的“罗利军节水抗旱稻工作室”在建宁揭牌。“5月播种,8月收割,制种的每个环节,罗教授团队都会给予我们专业指导,带领我们攻克了节水抗旱稻制...……更多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员授粉,观察籽粒长势。1月5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他给与会者作了题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和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演讲。回到育种基地,他又到地里走了一圈才回宿舍休息。这次大会上,与会专家提...……更多
做一粒有梦想的种子——山师附小1年级10班举行纪念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主题班会
...在开学典礼上,同学们收到了袁隆平爷爷的回信。为了向科学家致敬,传承优良的班风,山师附小一年级10班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际组织了这次活动。希望同学们做一粒有梦想的种子,“种”下种子,让梦想生根发芽,向阳而...……更多
株洲人首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荣誉称号5项。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由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生前所创,设立的“袁隆平农业科技奖”主要用于奖励在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更多
三亚:育出好种子
2月23日,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在观察棉花的长势。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育种基地,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育种人因为一个共同的愿景——“育出好种子”,从祖国各地来...……更多
...门人”。倘若,没有千千万万个像杨华德、张连钢这样的科学家、工程师,就会有更多“卡脖子”项目。努力奋勇拼搏,永不言弃。拼搏是最好的状态,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无一不拼搏,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向前冲,发挥出了各自最...……更多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申智林10月11日,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暨杂交水稻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会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致辞,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阿杰伊·科利发来贺信;中国科学...……更多
首提水稻“蓝色革命”,上海科学家喜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扎根上海二十年,罗利军带领团队建立了储存有23万余份资源的基因资源库,首创了国内领先的“一库三系统...……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新品种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即将发芽育秧。南海之滨,在海南三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的博士们,正忙着让实验室里的技术落地田间。初春时节,农民抢抓农时、翻整田地、播种育苗,中国各...……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国“第一私人豪宅”耗时300年完工,如今竟无人居住
从家门前到客厅开车竟然要半个小时,从卧室到餐厅走路的话中午饭就要变成晚饭,这种小说中描述的情节居然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在我们国家就有这样一座顶级的私人豪宅
2024-05-26 21:19:00
女子确诊肺癌后泣不成声,只因手指的这几个预警信号,自己没注意
一个叫李梅的女性,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指头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变化,鼓鼓的胀胀的,而且还有疼痛感,像一颗颗小棒棒糖一样。她还跟邻居打趣说自己胖了
2024-05-26 21:14:00
为什么中医说“屁为脾之镜,腰为肾之镜,腿为肝之镜”?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中,素来有着“屁为脾之镜,腰为肾之镜,腿为肝之镜”般的说法。认为屁的状态、腰的状况、腿的健康分别与人体内部的脾部
2024-05-26 21:20:00
胃癌不痛不痒?医生提醒:饭后如果存在4个表现,建议尽早做胃镜
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是得病前毫无征兆,得病后难以治疗,而胃癌就是这样的一种疾病。胃癌可以说是我国居民健康的超级杀手之一
2024-05-26 21:20:00
60岁是寿命决定期,无论男女,走路没4个表现,想不长寿都难
老年人一直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特殊群体,他们辛苦劳动了一辈子,青丝已经变成白发,他们的腰背不再挺拔,身躯也不再伟岸。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2024-05-26 21:22:00
央视已曝光,这些“护眼灯”伤害娃的视力,家长咋给孩子选台灯
孩子的教育从始至终都是家长最为上心的一件事,也是需要花费精力最多的。不知道你是否常听家里长辈说起一句话:“这孩子啊..
2024-05-26 21:23:00
大姐一天放屁30次,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叹气直言:来得太晚了
40岁的赵大姐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擅长打扮让她看起来也就三十岁上下。但光鲜外表下的赵大姐却有着羞人的习惯,那便是每天放屁不止
2024-05-26 21:41:00
体检时这3项指标正常,恭喜你,身体基本无碍!但达标的人不多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通常都会下意识的避开医院和诊所,身体平常有个小毛病什么的,都是扛一抗就过去了。对于医院我们好像天生都有一种抵触心理
2024-05-26 21:40:00
癌症会传染吗?家人得了癌症,其他人也会得吗?专家解读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有一种疾病令人是谈之色变,世人皆唯恐避之不及,这种疾病被发现之初就被视为绝症,无药可医。那便是我们所熟悉的癌症
2024-05-26 21:21:00
老年人体重保持在多少合适?研究:微胖一点好,微胖标准有两个
体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类的健康水平。比如说体重比较大的人,体内脂肪堆积容易出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等疾病
2024-05-26 21:28:00
高尿酸容易“祸害”身体多个器官,这6类食物,爱吃也要管住嘴
前不久奶奶在干农活的时候突然手指关节剧烈疼痛,已经到了不能弯曲的程度。仔细一看,才发现不知何时,手指关节已经如此红肿,整个手指都大了好几圈
2024-05-26 21:24:00
经常吃肥肉,到底对寿命有没有影响呢?研究告诉你真相
肥肉,作为食物的一种,从古到今都备受争议。一类人认为肥肉是健康饮食的“禁忌”,而有另一类人则坚信它是美味的营养来源。那么请问
2024-05-26 21:39:00
研究发现:“有孕吐”和“没孕吐”生出的娃区别大,宝妈们快看看
怀孕,对于每一个新生命来说,都是一次神奇的旅程。在这场旅程中,孕妇们将面临许多变化和挑战,孕吐就是其中之一。究竟是“有孕吐”好还是“没孕吐”好
2024-05-26 21:36:00
菜市场上的“硼砂猪肉”,到底有多可怕?连肉贩子自己都不吃!
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菜市场,肉摊上的猪肉总是那么新鲜,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那时候买肉回家做饭,心里总是踏实的。可现在菜市场上的猪肉
2024-05-26 21:30:00
从炎症到癌症,要多长时间?医生:出现这几种情况癌症已经不远了
生命是一曲悠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交响乐,而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微妙平衡就如同乐谱上的音符,有时和谐平静,有时却暗藏危机。炎症,作为身体自然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2024-05-26 2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