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一首词中的人生释然与自然融合
他是苏轼的忘年交,他的一首流传千古诗词,其中有五个字成为神来之笔,被世人常常挂嘴边,就连最挑剔的文人都赞不绝口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历史长河中,像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等人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更多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途径杭州,苏东坡为他摆酒饯行。酒过三巡,苏东坡写下一首《临江仙》赠与穆父《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更多
专访周重林:苏轼留给当代一个清晰完整的茶人形象
...:您认为书中这些茶诗中最能体现苏东坡哲学思想的是哪一首?为什么?最能体现苏轼文史哲思的诗,当然是《寄周儒安茶》,苏轼很辩证地写了茶的风格。在这首诗里,苏轼讲天地之大,有那么多植物,但人类偏偏只选了茶常...……更多
一首《橄榄》诗 千古犹唱和
...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一首诗制造的“话题”苏轼的《橄榄》诗提到了一个当时特别流行的说法,很多诗歌著作中都有提及,宋代诗人王直方就说过:“橄榄木高大难采,以盐擦木身,则其实自...……更多
北宋第一不务正业,苦中作乐美食相伴,苏轼的别样人生
要论起古代路子最野的诗人,自然逃不脱提到苏轼,在苏轼的众多标签之中,不但是有着诗人这唯一标签,还有着文学家、书法家以及画家、治水名人等等。而最不务正业的,还要数苏轼是一个美食家。总体来说苏轼看起来就...……更多
陪伴是等不起的,活在眼前,珍惜当下
...提是尽人事,“随”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随遇而安不是消极,更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往往都有不如意的时候,问题是我们要...……更多
987岁,苏东坡生日快乐!
...好的上等嘉纸,向前辈求诗。苏轼笑着应允,当即写绝句一首相赠,诗云: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嶷;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品读诗意,东坡是在夸赞来客笛技超群,像大唐西域龟兹国的音乐那样摄人心魂...……更多
苏轼“雪堂”砚亮相央视!
...为临平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比如,苏东坡留给临平有一首词叫《南乡子·送述古》,是苏东坡送别杭州知州陈襄离任时所作。昔时,临平为杭州水路北行的第一站,若有好友离杭,一般送至临平作别。苏东坡词中提及的临平...……更多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长江季,年少不懂苏东坡,读懂已非少年人
...俏而恬静,缓缓开口道:“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何为深情?苏轼与朝云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即便端午时节,依然过出了情人节的模样。也许,这就是所谓“人心有欢喜,日日便是好日”。于丹:...……更多
...了独属于中国文化的歌曲。全剧共精心编排了25首歌曲,一首首千古名篇,或融汇于台词中,或由演员吟唱。剧目巧妙地将现代音乐内核与中国传统音乐表达相结合,将苏东坡的文学才华、人生哲学以及他与家人、朋友、百姓的...……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经人撮合,嫁给了程之才,这在古代称为“亲上加亲”的好事,也符合眉山当时“乡人婚姻重母族”的习俗,所谓“表哥表妹,天生一对”,苏轼也有了姐夫程之才。不幸的事发生了,程浚品德很坏,横行乡里,擅权敛财,程之...……更多
《苏堤春晓》:“杭人”苏轼的非线性人生
...的必然要求与基本规律。作为人类文化重要形态的戏剧,自然不能例外。苏轼在评价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创作境界时,认为其作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成为文化创新的至理名言。《苏堤春晓》无论在叙...……更多
她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女子,情深义重让人动容
...到了惠州。苏轼十分感动,刚到惠州不久,就为朝云赋诗一首:“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这首诗还有这...……更多
揭秘:苏轼缘何成为“苏东坡”?
...青芜成白路。这诗里,东坡太美,苏轼看着眼前的坡地,自然也就想到了东坡这个名字,跟前朝大诗人一样的雅,这可是人生乐事。于是,这块坡地有了名字:东坡。北宋的这颗文学巨星也有了另外的一个名字:苏东坡。东坡这...……更多
苏轼为三任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词,哪一首最让你感动
...大幸事,不啻于伯牙之于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美。你认为哪一首最让人感动呢?欢迎朋友们指教。 ……更多
读“苏”札记
...,即世界的同一性与抽象性,苏轼则更侧重于“大”,即自然的无所不包与多样性,这一细微的哲学差异在社会政治领域中被放大,进而导致了两种学说在实践中的截然不同走向。这种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更多
...惠崇的《春江晚景图》画作上的诗。苏轼题了两首,其中一首是脍炙人口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另一首就是“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苏东坡对大雁北飞融入了人的感情,侧面表现江南春之美。...……更多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
...个地方,他都积极主动作为,造福一方百姓,即便是处于人生低谷时期也毫不懈怠气馁。无论是在杭州疏浚八井、治理西湖,还是在徐州抵御洪水袭击,无论是在惠州兴修水利,还是在儋州劝农兴学,都体现了一个儒家知识分子...……更多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长江季回归,梁家辉、保剑锋、华宵一含泪读苏轼
...抚琴、饮酒赋诗的和美图景。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人生第一首佳作《牛口见月》,“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以对自然美景、广阔天地的敬畏与感叹,映射出其对人生的初步理解与感悟。然而,待苏轼再过宜宾,已是母亲程...……更多
纪念苏东坡诞辰988周年茶文化活动在潍坊十笏园博物馆举行
...尚开张”“千里共婵娟”三个篇章的旅游游径,让人们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串珠成链地讲述苏东坡的潍坊故事,为文旅融合发展赋能。本次活动中,各界人士恭颂祝文并举行了上香、奉茶、敬茶酒祭拜仪式,分享了苏轼在密...……更多
北宋斜杠公务员苏轼,用美食救赎悲凉的人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尽了无尽豪情、三国风流!谁能得到,曾经写出如此冠绝千古好辞的苏轼,正在赶往买羊蝎的早市……惠州的早市,处处弥漫着诱人的烟火气。在最西处,是集...……更多
川剧《梦回东坡》再现东坡恣意人生
...词响起,苏东坡青衣白髯登场,其宦海浮沉、四方奔走的人生故事徐徐展开。这是第五届四川文华奖剧目大奖作品、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首次进京演出。当晚,不少观众早早来到剧场,领取节目单,与剧照立牌拍照“...……更多
命里出现以下三个征兆,马上就调整自己,顺势而为
...多倍。俗话说:“树大招风。”总认为,名气大了,不是好事,会被摧毁,会带来灾祸。其实不都这样,你把贵人的名气提升了,贵人会感谢你,从而拉着你走向高处;你借助有名气的人,你也会“水涨船高”。过分的掩藏自己...……更多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但为国为民之心不变,
...而当苏轼知道这里面有一个人考中举人之后,便给他写了一首词。这首词既饱含了苏轼对这一片土地的希望,与此同时也代表着他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不久之后苏轼大开讲学之堂,对于当地的百姓,当地的想要读书的人,无偿...……更多
聊聊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张先
...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这是一首情词,是张先写给一个小尼姑的。据说,张先年轻时,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小尼姑,两人之间有了私情。 可是僧俗不相容,小尼姑的师傅知道后,非常冷酷的用尽各...……更多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刻有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作《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诗一首,上方书刻“感花岩”三字。杭州还保存着被誉为苏轼四大名碑之首的《表忠观碑》,苏轼撰文并书丹,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刻立(四石两面),明代嘉靖年间重...……更多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一身登山装束,攀上了飞来峰西侧的莲花峰。峰顶有一处自然风化开裂的巨石,开散状如莲花。这些年来,奚珣强在西湖群山间发现多处不为人知的古代摩崖石刻,此刻他在莲花峰山顶东北石壁上,又发现了一处石刻痕迹。但因...……更多
聊聊王安石所出一联千古绝对“刁难”苏东坡背后的故事
...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都道尽了二人看淡往事,寄情自然的豁达心境。 ……更多
...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漱玉亭和三峡桥两处景点,他各作了一首诗:然而除了叙景,此行诗作更多地透露了诗人当时的心境。《题西林壁》是苏轼离开庐山前,与东林寺总长老同游西麓的乾明寺时,于寺内墙上所题。它既是一首写...……更多
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什么要联手将苏东坡送上断头台
...一代才子苏轼,在北宋中期的党争之中,因其耿直的性情自然不可能在新旧两党之间自由游走,而他又不愿意违心的栖身于某一党派,于是,一代才子就这样游离于政坛之外,对于苏轼是不幸,但是中国文学却是一大幸运。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