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通讯员 王文娜 记者 陈甜田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丰富优质护理内涵,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一病区护理团队开展护患携手控糖新举措——“糖友会”活动。让典型患者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讲述,护士、糖友共同探讨,寻找问题突破点。
本次现身说法的是李大叔,糖尿病病史10年,他分享的自身经历是——低血糖。李大叔分享完毕,议论声不断:“低血糖真可怕,还真得听护士说的随身携带糖块,血糖高真不能说不会发生低血糖来......”王大姨一句,郭大叔一句,大家展开了讨论。
接下来,由内分泌一病区护士长安新荣,就李大叔的自身经历给予逐一分析,护患沟通,交流,共同对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确定正确方案。最后,由糖尿病专科护士针对低血糖问题,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危害、处理等方面进行专业的讲解。此次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护患共同参与,以自身感受现身说法,加上专业教育指导,成效显著。
低血糖科普
一、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诱因:
1.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过量、给药时间不当、剂型错误。
2.饮食不当:在进行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少食、不食、延迟进食等易诱发低血糖。
3.体力活动增加:运动量增加。
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
二、低血糖表现:
1.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时,说明出现了低血糖。
2.典型症状有:饥饿、发抖、心慌、出汗、全身无力、焦虑、嗜睡、不友好、急躁暴怒、头痛、头晕,严重者出现昏迷。
3.不典型症状:有些病程长的老年患者,低血糖时没有任何感觉,而没有任何感觉的低血糖非常危险。
三、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1.预防:
①均衡饮食,每天定时定量进餐,不空腹饮酒。
②适当运动,运动前监测末梢血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身体情况在餐后一小时规律运动,不要空腹运动。
③合理用药,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调整用量,避免盲目加大用量所导致的低血糖。
④做好日常血糖监测,及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⑤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块及低血糖急救卡,一旦出现低血糖便于他人协助及时采取措施。
2.处理:
院外患者:有条件者立即监测末梢血糖,如无血糖仪。直接给予快速吸收的糖类食物:如四片葡萄糖片,或150ml果汁、或3-5颗水果硬糖、或2-4块方糖、或4茶匙白糖等。针对合用a-糖苷酶抑制剂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需用葡萄糖进行纠正,食用蔗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效果差。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立即就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