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专业人士支招助你满血复活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1 04: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节后综合征”如何解?

专业人士支招助你满血复活

专业人士支招助你满血复活

不少上班族节后上班容易感到无精打采,工作状态不佳。 本报记者 严 洁 绘

■本报记者 肖颖婧

读者来电

“快乐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美好的春节假期就这么结束了。我回归工作岗位后,却感觉早上不想起床,上班无精打采,身体乏力倦怠,睡眠胃口欠佳,仿佛身体被掏空。这种状态正常吗?又该如何缓解呢?”近日,市民杨女士和记者说到自己最近的不佳状态。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了解如何摆脱“节后综合征”,快速满血复活,元气满满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

症状: 想到返岗很焦虑 身体心理皆不适

“春节期间和亲朋吃喝玩乐,每天吃得饱、睡得香,很开心很放松,可在收假的前一天,一想到要连上7天班就感觉身心疲惫。”刚回到工作岗位的李女士明显觉得自己身心都不在状态,无法适应正常的工作作息。她告诉记者:“每年节后返岗,刚上班的这几天总是莫名身体不舒服,身体很乏力,甚至不太想吃饭,都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恢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春节拜年走亲戚,初二岳父家,初三叔叔家,初四大姐家,初五还有战友聚会。”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是烟酒不离,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周先生透露,这两天上班,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反倒失眠,简直苦不堪言。

除了上班族,部分学生群体也有类似的困扰。高一学生王翌然一想到临近开学,就感到焦虑烦躁,一不顺心就爱发脾气,认为父母不理解他,每天抱着手机不撒手,直言不想上学。当母亲要收回他的手机时,他甚至与母亲爆发激烈争执,搞得家里气氛很紧张。

诊断:

患上“节后综合征”

调节心态很重要

春节期间不仅有浓浓的年味,也有放松身心的享受。然而,春节长假结束,和家人朋友分别,回到工作岗位,却有不少市民感到身体无法回归,长假过后仿佛得了怪病,又累又困打不起精神,出现抑郁、烦躁、疲倦等各种不适反应。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叫做“节后综合征”的身心困扰在作祟,想要缓解“节后综合征”,首先需要调节内心。

“人从一种生活状态突然转换到另一种状态,难免会产生不适,这是人的正常反应,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丽娜告诉记者,节后综合征指的是人们由假期的放松状态突然进入工作的紧张状态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困倦、食欲下降、失眠等等。很多人在假期里连续几天的胡吃海喝、熬夜狂嗨,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睡眠规律、饮食规律被打乱,以至于长假结束后回到紧张的工作环境中,理智层面的假期结束了,但潜意识层面的假期还没有结束,出现各种生理或心理不适,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还不能“收心”。

“出现节后综合征的症状,心理调适很重要,首先要接纳现状,安抚自我,保持平和心态”。林丽娜表示,“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节日长假之后产生的各种心理、生理不适表现的统称,并非疾病,它是“征”不是“症”。当自己出现身心不适反应时,不要过度焦虑,要安抚自己,让自己从心理上去接纳这些不适状态。

对策:

明确工作规划

节后及时“调频”

林丽娜认为,大家之所以会焦虑,一部分原因是对接下去要做的事缺乏合理的规划,建议在返岗前可以先做个梳理,制定明确细致的工作计划与目标,明确新一年的规划。同时制定节后饮食运动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每日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更有助于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

此外,她建议,节后要及时“调频”,保持正常作息,调整好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适当午休,避免熬夜,尽快恢复生物钟节律。刚开始工作不宜太紧张、强度不宜太大,应循序渐进,以免因节奏突然变化导致神经衰弱。出现负面情绪时,应多跟朋友、家人分享快乐的事情,或找其他事情做,转移注意力。适当地做一些快节奏或对抗性的运动,如快走、练瑜伽、游泳、打球等,从疲劳和过度放松中恢复过来,让身体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可以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尽快达到一个放松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学生和职场人士,家中的老人也可能在节后出现心理波动。尤其是平时与子女、家人分隔两地的老人,在春节期间,孩子们都回家来团圆,老人在心理上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随着假期结束,老人要到下个假期才能与儿女团聚,难免会觉得失落,在反差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老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更容易因节日结束而出现情绪抑郁、心情难受等状况。林丽娜提醒,作为子女应该多关心老人,让老人感受到家人对他的尊重和关爱,减少节后带来的失落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床心理一科副主任王丽娜表示,这类情况多半属于“假期综合征”,假期综合征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儿童青少年在寒假结束后,往往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假期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在工
2023-02-04 05:05:00
“先例不就是用来创造的吗?”董丽娜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真正地为很多患者解除病痛,也可以实现很多,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人生理想。只是我不希望它成为视障人士的唯一出路。 爱上播音 用声音让人生发光坚信推拿不是唯一的出路,不甘于命运安
2023-07-10 07:19:00
...,听新课困难重重……专家把孩子的这种表现称作“假期综合征”,说白了就是孩子习惯了假期的懒散状态,等到开学就无法适应学习的节奏。快开学了,如何积极应对,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的学习
2023-08-22 02:58:00
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曾被教导学习推拿是唯一出路,我不想被设定
...能成为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董丽娜表示,多年前,视障人士多是通过单考单招的方式,才能进入数量有限的学校学习,面向视障人士的专业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是中医推拿专业。后来,政策放宽,
2023-07-10 14:45:00
专家出妙招 远离“节后综合征”
...文转自:太原日报本报讯 春节过后,不少人出现“节后综合征”,又累又困,打不起精神。2月2日,市人民医院健教科主任郝京表示,“节后综合征”是指人们由假期的放松状态突然进入工作
2023-02-03 06:36:00
长假过后没精神?专家支招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高炳节后综合征是指在长时间假期或节假日之后,人们由于从放松状态回到工作或学习状态而出现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症状。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治医
2024-02-20 16:27:00
远离节后综合征有“良方”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远离节后综合征。 新华社发(王鹏作)本报记者 张家祯春节假期,很多人熬夜、暴饮暴食,睡眠、饮食规律被打乱。假期结束后,部分人觉得无精打采、精神萎靡、胃口变差,
2024-02-28 05:01:00
适当运动远离“节后综合征”
...神萎靡、胃口变差,甚至恐慌焦虑,这时就要警惕“节后综合征”的产生。刚刚从山东老家返回北京工作的小黄说:“春节假期回家后每天要走亲访友、跟着父母做做家务,日程安排很满,时间过得
2023-02-01 06:03:00
快速“收心”有妙招
... 徐慧玲新学期开启后,部分中小学生近期出现了“开学综合征”。如何帮助孩子从“假期模式”切换到“上学模式”,成为许多老师和家长共同面临的挑战。“开学综合征”是指开学前后,部分儿
2023-02-21 06: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