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百姓记录|这块团圆的月饼,他做了40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9 11:03:00 来源:上游新闻

40年前,他就开始做月饼。每逢中秋将至,各种口味的月饼从他手中源源不断诞生。

对于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自制饼世家的刘崇华来说,做饼是他毕生的事业。而做月饼,在使命感和乐趣中又多了几分温暖的滋味。

他说,那是团圆的味道……

百姓记录|这块团圆的月饼,他做了40年……

看到这块饼,就知道要团圆了

68岁的刘崇华出生于制饼世家。早在晚清时期,他的曾祖父刘正新就创办了“华生园”这个品牌,到他的母亲,已经传了三代。

刘崇华从小就看着妈妈做金果、银果、冬瓜饼、灯草糕、糯米糕、蛋丝酥……每到中秋节,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会弥漫在家里经营的小小的糕点手工作坊里。

那是麻油冰糖老麻饼的味道。

麻饼也是月饼最初的模样。麻饼制作的关键环节是采用手工拌皮拌馅,手工成型。烘烤时用炭火,下面一层平底锅加热烘烤,上面一层用大铁锅盖上保温烘烤。

刘崇华小时候对中秋的印象,就来源于这块圆圆的饼。妈妈将亲手制作的刚出锅的麻饼掰一块给他,他捧在手心咬上一口,抿在嘴里,感受甜滋滋的味道逐渐融化于舌尖。

而更让他开心的是,每到吃月饼之时,就是能与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相聚的时候。在院坝里,大人们摆起饭桌,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摆着龙门阵。头顶是一棵上了年纪的桂花树,飘来沁人心脾的芬芳。

这个时候,月饼似乎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妈妈笑眯眯地告诉他说:“这是一块团圆的饼。记住哦,这可是月亮的一部分呢!”

从小,刘崇华对月饼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百姓记录|这块团圆的月饼,他做了40年……

刘崇华与年轻学徒们一起做月饼

百姓记录|这块团圆的月饼,他做了40年……

六七十年代 “刀都砍不动”的月饼也是稀罕物

曾经有段传统相声说,一块月饼掉到马路上,被过往汽车碾压。月饼被轧得嵌进了柏油马路中,当人们拿着工具把月饼撬出来时,发现还是完整的!

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张,但由于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所限,月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确实相当硬。

这就是刘崇华口中的“老月饼”——芝麻、花生、糖肥肉作馅,搅拌均匀,往糕粉里一包,放木头模子里一压一敲,表面再刷层油,进炭火炉烤制,一块月饼就出来了。

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面粉、白糖、油都是紧俏货,没有条件多放,导致月饼皮油分不足,饼壳口感很干。“那时对原材料不讲究,有个甜味就行了。放久了以后,月饼硬邦邦的,拿刀都砍不动!”

即使口感欠佳,却也不影响中秋节时月饼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在刘崇华小时候的六七十年代,月饼绝对是稀罕物。由于物资紧缺,就算有钱都买不到月饼,还得到处托关系。

百姓记录|这块团圆的月饼,他做了40年……

刘崇华创办华生园初期照片

百姓记录|这块团圆的月饼,他做了40年……

八十年代初 几分钱一块的月饼也是奢侈品

最初,刘崇华的兴趣在于摄影摄像,曾在大坪开过照相馆。改革开放初期,妈妈提出,希望他能回来帮着家里经营糕点作坊。

于是,1983年,刘崇华带着传承祖辈老字号的使命,创办了华生园食品厂(重庆华生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中秋前夕,刘崇华带着做几位月饼的师傅通宵达旦赶工,深夜里也能听到车间传来“砰砰砰”敲月饼模的声音。

刘崇华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要想吃到作为节令点心的月饼,除了粮票,还必须得有中秋节特供的月饼购买券,限时限量供应。

一块月饼的价格大概是几分钱到一角钱,足足够吃上一顿饭了,可算是食品中的“奢侈品”。

月饼出炉后,直接拉到供销社、糖酒公司、高档国营商场,一抢而空。在最热闹的群林市场和重百,买月饼的人曾经从解放碑排到临江门。

买到月饼的人,脸上带着满足的表情,在旁人羡慕的眼光中,匆匆忙忙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百姓记录|这块团圆的月饼,他做了40年……

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刘崇华在掌握了最传统的手工制月饼工艺后,不断琢磨技术创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提升月饼口感,他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革——采用熬制的方式制作月饼皮所需的糖浆,同时加入油脂、饴糖、白糖。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月饼的包装。

最初,月饼做好后就拿土黄色草纸随意一裹,后来改用油纸包装,四五个一叠,再盖上一张方形红色光纸,纸绳一捆,节日气氛浓厚。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月饼已不再是“稀缺品”,包装上也开始讲究起来,流行起纸质的月饼盒。刘崇华也请来了美工师为盒子绘制富有中秋韵味的彩绘,玉兔、嫦娥奔月、花卉等图案,显得漂亮有档次。

九十年代,刘崇华去广州、香港“取经”,他发现沿海地区流行的铁盒包装甚是喜庆。一个红色方形铁盒,娇艳的牡丹绽放在平整光滑的盒面上,传递着花好月圆、花开富贵的好寓意。于是,这种铁盒也一度风靡重庆。

九十年代,月饼生产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最初单一的五仁、豆蓉口味已不能再满足大众需求,月饼种类逐渐繁多。各具特色的地方月饼遍地开花,从高油高糖的广式月饼一枝独秀,到以酥皮为特点的苏式月饼,以稻香村为主要代表的京式月饼,以冰皮月饼著称的港式月饼陆续风靡。

刘崇华和制饼师傅们也陆续开发出上百个口味的月饼。除了传统的肉馅、水果馅,还增加了咖啡、抹茶、冰激凌、芝士等新口味。

传统的五仁月饼依然保留着,还是以核桃仁、杏仁、芝麻、瓜仁、花生仁、松子仁等为原材料,但改进了工艺,以精酿白酒为基料,辅以纯手工制作的秘制饼皮,入口香脆甘甜酥松利口,绵软细腻。

刘崇华对月饼制作要求非常“苛刻”,会去市场上亲自挑选原材料,比如花生一定是要颗粒饱满,不能拿陈花生来做馅。“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大家开开心心的,万一吃到一口不新鲜的月饼就太扫兴了。”

学做月饼的年轻人:中秋分月饼 是家的回忆

在刘崇华眼中,一块小小的月饼,承载的是岁月与情感。

2023年的中秋前夕,90后制饼师傅付红玲跟着刘崇华一起做饼,她准备将做好的月饼也带几块回家,跟家人们一起分享。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中秋,就是为了那一口香喷喷的月饼。”她记得爸爸每年中秋前都会带回一盒。等到中秋那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人分一个。她总是习惯先把外面一层香甜的皮吃掉,再把馅分成很多小块,放在盘子里,分很多次吃完,连落在里头的碎渣都不放过。一边吃月饼,一家人一边吃一顿热闹的团圆饭,在觥筹交错中赏月。

她的中秋记忆,跟刘崇华的大同小异。

刘崇华认为,时代在进步,作为制饼人,要根据大众口味进行改革,但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必须得保留!

2011年,华生园的三项传统糕点麻饼、怪味胡豆、花生块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皆因其保留了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工艺,刘崇华也成为了非遗传承人。

40年来,每一年中秋,刘崇华依然会亲手做月饼,也带着付红玲这样的年轻人一起,将他做月饼的技术倾囊相授。刘崇华希望用心做好每块饼,将这块象征着团圆的饼传承下去,让它跟天上的月光一样世代流传。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视频编辑 王善昆

编辑:杨虹责编:石亨审核:吴忠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30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传统小月饼 香飘迎中秋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刚烘焙好的小月饼。谯城区大杨镇 供图“崔峰这孩子做的月饼比他爹做的还好吃,这几天我天天都要买上几个尝尝,真香!”9月18日,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亳州市谯
2023-09-26 10:49:00
宣城绩溪:手工酥月 老味飘香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临近中秋,弥漫在绩溪的月饼气息越发浓郁,琳琅满目、口味各色的月饼已经悄然抢“鲜”上市了,其中,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华阳农贸市场的五味和食品店内,顾客络
2024-09-13 15:03:00
屯昌手工传统琼式月饼飘出“创新味”
...制作饼皮、包馅、压模、烘烤……一锅香喷喷的琼式酥皮月饼出炉了。中秋临近,屯昌各月饼企业、作坊都忙碌起来,制作好的月饼被包装上精美的“外衣”,一路送往老百姓的餐桌上。屯昌手工传
2023-09-22 15:47:00
这才7月不到,月饼就已经闪亮登场了。昨天,位于杭州湖滨的知味观总店非常热闹,4楼宴会厅里正在举行2024年月饼发布会,大厅内坐满了特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经销商,一起围观今年的月饼。
2024-06-28 09:22:00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刘伯温的智慧与反抗元朝的秘密
...人团圆”的佳节,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仅是赏月,还会吃月饼。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中秋节是不会吃月饼的,那么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个习俗和一次改变历史的农民起义息息
2023-09-10 11:20:00
包装更“瘦”   馅料更“绝”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记者走访咸阳中秋月饼市场发现——包装更“瘦” 馅料更“绝”本报记者 琚鹏飞 通讯员 崔亦馨中秋节临近,咸阳市各大商超的月饼已纷纷摆上重要位置,供市民选购。今年的
2023-09-27 04:10:00
倚“老”卖“新”,苏式月饼闯出市场蓝海
中秋临近,月饼市场渐趋火热。各式月饼新鲜出炉,摆放在商超食品区的显眼位置。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不少月饼商家既保留了传统主流口味,又迎合年轻人“喜新厌旧”的口味,加足
2023-09-03 17:37:00
中秋临近,阜阳百年月饼店开炉
大皖新闻讯 采用传统月饼制作方式,包装也是简单普通的那种,刚出炉全身金黄的月饼,用黄色的油纸一包,草绳一系,中间放上红色封签,接下来就交到等候的顾客手中。 “8月28日,七月初六
2025-09-02 18:33: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解说】中秋佳节将至,月饼是不可或缺的中秋元素。近日,上海的月饼生产企业迎来了“订单热”,正开足马力全力投入到中秋月饼的加工生产中,以满足市民节日需求。在上海
2023-09-16 20: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魔术师刘谦公开抗癌秘诀,全靠做好这件事!
大河网讯 11月11日,知名魔术师刘谦在节目中谈及自己的肺腺癌发生和治疗经历:中间抽空得了一次癌症,再抽空把它治好了。这话听着云淡风轻
2025-11-14 11:23:00
别让“甜蜜”成为负担,来看这份抗“糖”指南
大河网讯 如今,“控糖”已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健康话题,相关话题讨论度与互动量十分可观,从低糖饮食分享到控糖生活日记,各种内容刷屏社交平台
2025-11-14 14:58:00
66万吨!138%!粤海饲料前三季度战绩斐然,虾蟹料增长超20%!
在刚刚过去的10月,粤海饲料以优异的经营成绩,和“华东三角+东南亚枢纽”战略格局的成功构建,在水产饲料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11-14 15:08:00
中国中医科学院检测报告:CD4艾立克片——免疫提升的科学力证
在免疫调节领域,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始终是探索热点。其中,CD4艾立克片作为一款以传统药食同源成分为根基、现代细胞免疫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产品
2025-11-14 15:08:00
关节痛和老年痛不再是难题!关舒宝-复方塞隆胶囊的疗效揭秘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疼痛、腰腿酸痛等问题逐渐困扰着很多中老年朋友。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关节痛、活动受限、麻木僵硬,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5-11-14 15:10:00
拒绝干燥和过敏!这份科学过冬手册请收好 扫码阅读手机版
摄影记者 吴涛秋冬一到,天干物燥,加上室内取暖供暖设备加持,很多小伙伴表示最近常觉得口干舌燥、莫名烦躁。那么在供暖季,有哪些事项需要我们注意呢
2025-11-14 15:54:00
主治医师何耀辉:融中西治糖尿病,仁心仁术解沉疴
在当代医学格局下,中西医结合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成都双流甄养堂互联网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何耀辉
2025-11-14 16:58:00
只要防得好,幸福跑不了——津力达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
糖这个词乍一看就让人觉得幸福甜蜜,但当它组词成“糖尿病”时,却瞬间成为“健康公敌”、唯恐避之不及。2025年11月14 日
2025-11-14 16:59: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栓痔该如何预防
血栓痔属于外痔的一种,多因过食辛辣刺激食物、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度、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抬举重物、粪便等而引发。临床症状表现为肛门肿胀
2025-11-14 21:21:00
久咳不愈,如何从根上调理?中医儿科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鲁网11月14日讯为啥娃的咳嗽总反复?咳嗽起来老不好?如何才能从根上调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小儿咳嗽门诊,以“温和辨证
2025-11-14 17:33: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醒脑开窍”特色疗法治疗耳眩晕
耳眩晕:因内耳病变引发的眩晕。核心症状:旋转性眩晕,常伴随听力、平衡及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发作时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某一方向旋转
2025-11-14 11:28: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