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用“巧力”解难题
——“双减”背景下巧破小学语文综合难点作业的创新实践渭南实验小学教师 姚小艳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作业数量和质量现已成为“双减”工作的重要一环,如何让作业既减“量”又增“质”,是值得关注和把控的内容。
教学中,我发现小学语文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操作设计不合理。形式单一、任务繁多,分层设计针对性不强。全班一个版本,导致优等生觉得作业没有挑战性,缺少思考和趣味性。学困生感觉内容较多或难度较大,不能独立完成,出现抄袭现象。鉴于此,作业改革迫在眉睫,“对症下药”的作业更能赢得人心,提质增效。
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从学生的“求胜”和“受关注”心理契机入手,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依托,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冰心的《肥皂泡》一文中,我通过课本插图和视频中直观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问学生小时候都玩过什么游戏,营造氛围,提高参与度。经过头脑风暴后,让学生写一篇《有趣的童年故事》作文,让他们愉快地、轻松地完成作业。
设“考官”,巧破难。在教学中,我发现三年级学生在形近字组词、换偏旁、近反义词、关联词造句方面是薄弱点,常规的知识掌握已经占去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再腾出专门的时间去专项练习会加大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压力。
于是,我抓住孩子们渴望被认可的心理,给他们每人一个特殊的“考官”权利,每周安排一个难点作业,循环练习。以同桌或小组交换的方式,每天出一道你认为最难的题目,要求“考官”对所出题目能认识、会解释、能拓展。如果对方被考住了,“考官”又有了“小老师”的身份去给同桌讲解。老师在课堂上利用较短的时间点名让“考官”对他的考题设计进行简单讲解,老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既突破了孩子们的难点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的学科能力和成绩。
设计开放性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倡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加强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执教第七单元课文《海底世界》时,我结合单元目标“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的要求,让孩子在熟悉课文并且悉知《海底世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用关键词语介绍《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特点;之后在小组进行交流,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组长做好记录,最后全组同学结合课本确定最终答案。这样的课堂活动安排既体现了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又锻炼了他们信息整合的能力,让其明白只要抓住中心句就能快速明白课文所表达的重要内容。
作业体现层次性。作业难度应略高于学生以往的知识水平,遵循渐进难度原则,给学生多种选择。
例如《有趣的童年故事》虽然是孩子们趁热打铁写的文章,但是素材和写作水平是不同的,优等生要求结构合理,语句通顺,恰当运用修辞和好词佳句,如果能在文章中用上中心句那更是锦上添花;中等生则要求分段合理,语句通顺,能运用自己积累的修辞和好词佳句即可;学困生只要能做到把自己想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表达清楚,能适当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或者修辞手法就给予鼓励和表扬。
语文作业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力争做有意义,有意思,有温度,有味道的教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