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 黄艳妮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小学生学业上的压力,避免了过去存在的过重作业负担、作业时间长、无效练习等问题,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教师更大的压力,于是教师纷纷探索提高效率的作业方法。
语文是学生最为基础的学习科目,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应用于生活,两者同时存在,共同推进。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要让语文作业走向学生的生活,并与之构建密切的关系。
以我教学的三年级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的作业设计活动为例。在设计时,我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设置问题时以“萌宝熊猫”为主题,提问学生我国以熊猫作为动物使者访问过哪些国家?为什么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能为保护动物作出哪些努力?刚出生的熊猫长什么样子?等等,用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续的参与奠定基础。随后学生需要梳理问题,自行组队形成项目小组,并结合组员擅长的学科制作作业的形式。比如在小组中学生选择了语文、美术、数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那么就可以由此来制作知识卡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绘制熊猫食谱,讲解熊猫生存的环境,展示熊猫成长的图片等。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不但可以提高动手锻炼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为例探讨实践式作业的设计。我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材料积累。我的学生多数是农村孩子,老家的爷爷奶奶养有动物,所以学生对动物也不陌生,常认识的有:牛、鸡、鸭、狗、猫。在写作之前,我布置学生周末回家观察家里饲养的动物,观察它们的外观特点、生理特点、习性特点,说一说动物在生活中的趣事。学生在课前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素材,所以课堂上热情高涨,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自家的动物,说着动物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写作时就有话可说了。
教学到“珍惜资源,废物利用”时,我注重真实操作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在该作业板块中,我布置学生周末在家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件手工艺品,带入学校,并在课堂上介绍其制作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一作业很感兴趣,女生用废旧衣服做出手工拎包、鞋垫、围裙、手套等,男生用废旧的瓶子、衣架做出玩具船、木箱等,还有一些与汽车相关的发动机、螺旋桨等。由于涉及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激烈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组织能力,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双减”政策的落地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让语文综合实践性作业成为学生整合知识、提升能力的推手,在不断的训练中消化知识,提高整体的能力与素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2: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