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魏文帝写信赞菊花延年之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7 06: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菊花为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是勇敢、坚毅、纯洁、正直、团结、吉祥、幸福的象征。自古至今,以菊花为文、为诗、为画者很多,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篇章。中医非常看重菊花的食养和药用功能。

故事掠影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于重阳节送给大臣钟繇菊花一束,并写信贺道: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非常明确,曹丕说的就是菊花具有的健身益寿作用,可见三国时菊花的药用价值已被广泛认识并实际应用。古人的其他著述中,还有蜀中长寿源、南阳不老泉等通过饮菊水达到延年益寿的实例。清代文人郑板桥的诗写得更直白:“南阳菊水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他用简短明快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菊花与返老还童现象的关系。现代植物学家经过研究总结认为,菊花具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净化水源、提高水质的奇妙功能,把菊花称为“空气和水的卫士”,算是对菊花传统功能的进一步验证。

药用功效

菊花作为药物使用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记载。《本草经疏》说它“专制风木,故为去风之要药”。《本草正义》认为:“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摄纳下降,能平肝火。”历代医家们给菊花总结出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四大功能,用于头痛、眩晕、目痛、目赤、心烦、郁热、肢痛、疮疡、肿毒诸疾的治疗。以菊花为主药的经验方不少,常用的如桑菊饮、菊花散、夜光丸、杞菊地黄丸、菊晴丸、菊花甘草汤等。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和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作用,有人把它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的防治。

我国菊花品种众多,中医认为白菊、滁菊、贡菊、杭菊为上品。白菊,以安徽的亳菊为代表;滁菊,为安徽滁州独有。贡菊,有徽菊和德菊之别,分别产于安徽歙县和浙江德清;杭菊,入药有杭黄菊和杭白菊之分,药理作用大体近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且“九”“久”谐音。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里说,“重九”系因“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将“九”视为“天长日久”的象征。
2023-10-23 11:49:00
...,也包含着人们尊重生命、祈福美好的诉求。比如菊有“延年客”“延寿客”之称,古人认为,重阳饮菊花酒延年益寿。另外,还要登高远眺、吃重阳糕等等。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时值农历九月
2023-10-23 09:40:00
菊香酒浓,一杯美一天 | 节气博物馆·重阳特辑
...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节的“吉祥酒”,寓意祛灾祈福、延年益寿。这一习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酿制和饮用菊花酒。《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
2024-10-12 10:52:00
黑眼圈脸色蜡黄?用菊花舒缓肝气
...压、疮疔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二、菊花泡水喝还可沾化妆棉消除黑眼圈菊花药效及营养价值高,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风俗。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
2023-09-04 12:29:00
汉代的神秘饮品,助您健康长寿
...寿饮宴的风俗便流传了下来。民间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而《本草神农经》也提到:“菊服之轻身耐劳”。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更是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
2024-09-03 13:12:00
...物,具备延缓衰老,抗肿瘤,抗氧化性,养颜美容,益寿延年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养生茶饮。黄菊花加枸杞子自身都归属于一种中药材。黄菊花自身具备清热祛湿、祛毒解暑的功效,枸杞子则具备
2023-02-26 22:14:00
中科御方|菊花:秋日里的药食瑰宝
...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菊花,不仅能增加菜肴的口感和香味,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菊花虽好,过量食
2024-11-10 09:00:00
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菊花火锅宴
...值。《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具有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等多种药用价值。将菊花与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不仅增加了火锅的口感和色彩,更让食客们在享受特色美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健康的
2024-11-18 09:22:00
“四大怀药”知多少
...在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列为上品,久服皆可延年益寿。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张锡纯等在其著作中对“四大怀药”的药性及其保健价值都十分推崇,而今更是享誉中外。
2023-09-13 02: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