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山老腊肉、整只仔土鸡、陈大头萝卜……繁多的食材,配上特别的容器——䀇(gǔ)子,再蒸上数小时,这便是非遗美食——竹园䀇子鸡的做法。它那鲜美的味道,诱人的香气,无不让人称绝。
近日,“感知重庆·渝味传五洲”专场活动走进重庆奉节,来自缅甸、尼日利亚的留学生们在奉节非遗美食传承人的带领下,打卡奉节特色美食。
独特食材吸引着留学生们
“这个容器好有特色,它是做什么用的呢?”留学生们刚坐下,就有人发现桌上一个“奇怪”的容器。
“它叫䀇子,使用土陶制作而成,是做䀇子鸡的专用容器。”竹园䀇子鸡代表性传承人常引航为留学生们介绍,竹园䀇子鸡诞生于夔州府奉节县北岸重镇竹园镇,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其选料严格、做工考究,2011年获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揭开䀇子盖,香气四溢。“好香!这汤的味道好好!”留学生们称,这鸡汤看起来非常诱人,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颜色明亮鲜艳,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一口。常引航为留学生们分别盛了一碗䀇子鸡汤,大家品尝后赞不绝口。
喝过美味的䀇子鸡汤,夔门包豆腐这道菜也让留学生们非常好奇。
常引航为其介绍,需先把用石膏卤水点的豆腐炸成两面黄,然后切开,里面放炒好的盐菜、腊肉丁、葱花等,蒸数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上桌了。
“这道菜非常适合我的口味,只是磨豆子的石磨,我还没有见过。”留学生们纷纷表示,有机会想去看看这个神奇的工具。
随后,留学生们还品尝了兴隆炕洋芋和毛铁腊肉。留学生们表示:“腊肉尝起来不像是普通的菜肴,它看起来像是辣的,但当尝到它的时候,发现它有一点甜味。”“腊肉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它的颜色非常鲜亮,我很喜欢。”
跟着中国大厨学做非遗美食
尝过美食后,留学生们还跟着中国大厨刘俊学着做起了中国非遗美食——竹园䀇子鸡。
传统的竹园䀇子鸡用柏树枝熏的高山老腊肉之肘肢和没开叫的整只仔土鸡加陈大头萝卜、竹园镇特有的高丽参加少许醪糟水、生姜等,炖4小时左右而成。
刘俊介绍,这道菜的烹饪工艺非常独特,冷凝蒸馏,化气为汤,做出的成品汤醇味美、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刘俊一边介绍,一边招呼大家动手尝试制作䀇子鸡。他先取来一些生姜片、党参、大枣、枸杞、花椒等放入料包中系好,再依次将料包、鸡、猪脚肉等食材放入䀇子中。期间,留学生们则动手将猪脚肉进行改刀,分切。
“我们做鸡肉,调料是撒在表面的,这个要刨开鸡肚子,把料包放在鸡肚子下面。”留学生们一边观察刘大厨手上的动作,一边讨论着中国做菜和自己国家做菜的区别。
“这个锅里的水好像变少了!”留学生们发现,水开后,䀇子下方盆中水明显变少。“䀇子侧面凸起的这八条脉就是气管,上面有隐藏的气孔,下面的水开了之后,蒸汽会从气孔飘到罐子里,与天盖上的冷水相遇就形成蒸馏水。蒸馏水落下来,就在䀇子里汇成了我们喝到的汤。”刘俊为留学生们科普了竹园䀇子鸡的制作原理。
“这种烹饪方式,真的很独特!”留学生们在了解了竹园䀇子鸡的烹饪原理后,纷纷惊叹,为非遗美食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智慧点赞。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实习生 智怡宁 主办方供图
编辑:邓晞责编:林祺,周尚斗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