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渭南小学教师 任小丽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数学作业设计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科兴趣的同时,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当前数学作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机械重复多,实践应用少;现成内容多,创意编纂少;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生硬批改多,人文评价少等。为此,我们应以“减负增效”为出发点,优化作业设计。
一、设计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有助于拓宽思路、发展思维和培养创造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重编拟符合学生实际的开放题,打破封闭格局,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1.提出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自主提问并探求结果的可能性。教师应加强练习题拓展引申,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练习,克服单调性,培养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认知习惯。例如,根据某饭店营业时间表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决。
某饭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1:00到下午2:00。
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5:00到晚上9:00。学生提出问题:(1)某饭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有多长?(2)某饭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有多长?(3)某饭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有多长?(4)某饭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比中午的营业时间长多少……
2.解题策略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由于思考分析的角度不同,致使同一道题目具有多种解答方法。在作业设计时,老师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多解的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和多样式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例如,旅游中的数学问题:同学们要到动物园,动物园的票价是:成人每人10元;儿童每人5元;10人团体每人6元。班里有50名同学3位老师,如果都去参观,请你设计购票方案,算一算怎样购买比较省钱?(1)将师生分为成人与学生两组,分别购票:3×10+5×50=280(元)(2)将师生合为一个团体,以团体票的名义购票:(50+3)×6=318(元)(3)将7名学生与3位老师合为一个团体,以团体名义购票,剩余43名学生购买学生票:10×6+43×5=275(元)
3.设置题目答案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同一道题目有多种答案的可能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例如,同桌合作,先利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一摆,再画出你所摆的长方形,在图上标出数据,并计算出你所画长方形的面积。发现“长宽之和必为9厘米”的规律。
二、设计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选项:1.顺利背出乘法口诀;2.流利背出乘法口诀;3.分析口诀中蕴涵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自批作业,将学生某次作业相互交流,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批改作业。
三、设计应用作业,让学生实践应用
1.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学生视作业为“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教师对作业的选材、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应用练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同学们,你一定观察过植物的叶子吧!它们的表面是什么形状呢?怎样计算它们的周长呢?请你利用细绳、剪刀和刻度尺等工具,求出不规则树叶的周长。1.画出一片植物的叶子。2.记录使用的工具和实验方法。学生给出的做法:(1)有的用尺子按刻度画在绳子上(就是把绳子做成软尺);(2)有的借助绳子画曲为直;(3)有的把树叶看成近似的平面图形等;诸如此类的实践操作性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思维更加灵活,数学情感体验也得到增强。
“双减”工作的目标是“提质增效”,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我们要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内容上改革创新,提高学习兴趣,巩固新知,启迪智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