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丰家雷
林则徐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段名言提醒人们,如果为子孙后代长远考虑,就不要给子女过多溺爱、过多包办代替,把追求积累很多财产留给子女作为目标,这样做是不明智的选择。
给子孙留下很多钱财,看似父母疼爱子女的表现,实则不然,还有可能得到与父母期望相反的结果。历史上有很多聪明智慧的人,都看清了这个道理。如孙叔敖之子请封寝丘之地的故事,就反映了孙叔敖对待这个问题的远见和睿智。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他以贤能闻名于世,清廉自守、执法严明、公正无私,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循吏”第一。孙叔敖担任令尹期间,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他的辅佐下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因操劳过度,孙叔敖身患重疾,年龄不大就去世了。弥留之际,他再三叮嘱儿子孙安:“楚王为嘉奖我的功劳,曾多次要给我封地,我都拒绝了。我死后,楚王如果要封你官,你要坚决推辞,以你的能力承担不起安邦治国的重任。如果楚王非要给你封地,你就请封寝丘之地,其他的肥沃土地坚决不能要。”寝丘是一处楚越交界的贫瘠山地,无人问津。果不其然,楚庄王坚持要赐给孙安封地,孙安按照父亲的遗言行事,先是执意推辞,后不得已请封寝丘之地,楚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就是这份请求保全了孙家后世的平安。多年之后,其他人受封赐的土地都没保住,不是被新的权臣霸占,便是被后来的楚王收回,有的还成了两国交兵的战场。只有寝丘之地安然无恙,孙叔敖的后人便能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此外,魏晋时期许狂后人在苦地安生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个道理。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东吴,一统天下,开始大赏功臣。许狂在灭吴之战中立下大功,且身负重伤。司马炎带众人前去探望,并许诺京城洛阳周边的肥沃土地任其挑选。闻听晋武帝此言,身边的文臣武将都羡慕不已。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许狂竟然请赐凉州之地,以供养老。西晋时期的凉州荒凉贫瘠,是苦寒之地。晋武帝很是纳闷,问他为何?许狂说,自己的子孙没有多少学识和能耐,去荒凉之地正好,请求陛下恩准。过了不久,许狂就带着全家老小去了凉州,过起了农耕生活。
而后,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儿子司马衷继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生性愚钝,无视民间饥寒。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恣意妄为,朝堂上下乌烟瘴气。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民不聊生。10多年之后的公元291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前后持续16年,皇室子孙几乎被杀光,当初选择京城周围封地的功臣也都遭到叛军轮番洗劫,大多性命不保,境况惨不忍睹,少数幸存者也都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凉州由于偏远苦寒,远离了这场战乱,许狂后人得以在凉州过着平静的生活,而许狂已故去多年。此时,人们才悟到了许狂的智慧。
创业难,守业更难。没有德才做底子,再大的家业也庇护不了子孙平安。孙叔敖和许狂就是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世上没有人能够为孩子一辈子遮风挡雨。父母的过分溺爱,过多包办代替,往往会使孩子不懂做事、不明处世,迟迟担不起生活的重担。过度优越的物质条件,极易让孩子产生惰性和奢侈的习气,难以激发自身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给子孙留什么?非留钱财与溺爱,当留家风与精神。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就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在奋斗中战胜苦难,获得未来幸福生活的资本和底气,能够自如驾驭跌宕起伏的人生。
良好的家风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是根植人心的“信仰”,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基因”,是家族传承最珍贵的不动产。读书明理,勤俭持家,方能过上平平安安、稳稳当当的日子。
给子孙留什么,的确是个大问题,也确实是门大学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