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土特产”做成大产业需多向发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8 07: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秦农论语

“土特产”做成大产业需多向发力 ■ 黄敏

洛川苹果、柞水木耳、米脂小米、“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富硒茶……提起这些时常冲上热搜的“土特产”,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一个“字号”,之所以让人耳熟能详,是因为每一份“土特产”的背后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致富产业,是承载着一方精神文脉、凝结着传统工艺的“金字招牌”,更是一个集地名与产品、历史与文化、创新与融合等多元价值的特色标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物。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与地方水土、文化等紧密相连,既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就要把目光放远,把视野放宽,把格局放大,聚焦产业、品牌、文化、场景、消费等统筹谋划、多点发力,让其各展所长,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联动效应,从而以小产业撬动大市场。

比如,作为“土特产”的淳化荞面饸饹,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发展门店1300多家,年营业额突破4亿元;临潼8万亩石榴,年产值亿元,在此基础上,产业与文化、旅游、创业等深度深融,不仅衍生出许多新业态,更催生出“石榴文化”……深耕“土特产”,成就富民大产业,无不得益于当地立足“土特产”资源,多元联动打造全产业集群的功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重视做好“土特产”文章,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土特产”升级发展之路:怎样进一步把“土特产”这篇文章做深、做实?怎样主动适应消费需求,推动融合发展?从实践来看,做活“土特产”文章,既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要有立足“大市场”调优产业结构的视野。只有在生产标准化、服务品牌化、产业集群化、消费场景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多向发力,才能使“土特产”从一时旺变一直旺,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

一方“土特产”往往具有多重价值。独具匠心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这些不仅是乡村吸引人的地方,也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土壤。要把“土特产”做成品牌、做出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就要因地制宜,在品牌建设上想法子、在产业链拓展上闯路子,在消费场景营造上出点子,挖掘潜力、突出特色,走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的路子,向品质品牌要效益,向三产融合要效益,向越来越大的市场要效益。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增收和美好生活。做好这篇文章,就要久久为功、多向发力,让产业发展更有特色、更具优势,让更多的“土特产”成为县区域经济增长的“金名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新认识土特产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做好“土特产”文章,要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好“土”字文章,要打开视野,用好乡土优势资源;做好“特”字文章,既要在产品、
2023-01-17 04:25:00
...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实践告诉我们,发展乡村产业,重点要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一方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业集群,强龙头、补链条
2023-10-22 02:08:00
...农业特色产业多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将土特产打造成区域特有的名优产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个人认为,我市各地打造名优产品,应
2023-04-18 08:15:00
盘活“土特产” 擦亮农民增收致富成色
...业强市建设,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的“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一份“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实践证明,做好“土特
2023-11-08 02:54:00
...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多个“金字招牌”。为了解鹰潭市土特产品的生产经营现状,4月中旬,国家统计局鹰潭调查队实地走访了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等相关单位,并对贵溪市、余江区等地土特产
2023-04-29 16:44:00
打造更多“爆款”土特产(话说新农村)
...、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更多的土特产打造成“爆款”甘肃天水麻辣烫火了。一碗麻辣烫的背后离不开土特产的支撑。麦积区所产的“麦积花椒”粒大饱满、麻味醇厚,甘谷
2024-03-22 10:36:00
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的瓜果蔬菜、肉禽蛋奶,以及青鱼、糕团、腌制品等无锡土特产颇受市民欢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精心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拓宽农
2024-01-16 06:20:00
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力农业高质高效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思想会客厅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力农业高质高效对话人:苑雅文 天津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建楠 本报评论员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水
2024-01-10 05:48:00
以“土特产”写就致富经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以“土特产”写就致富经——湖南湘西州永顺县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综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艳梁嘉伟谷雨过后,正是永顺莓茶上市的好时节。在茶园,茶农指尖轻轻一
2024-06-04 06: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