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通讯员 方亮 刘东 熊乐
“老邓,你又来了啊!”“是啊,老吴,你吃饭了没?”“邓司法,今天啥事啊?”“我找老张说点事情。”在去往村民老张家的路上,站在路边拉家常的村民都亲切地与“邓司法”打着招呼。
这个身板笔直、笑容憨厚、性格直爽,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邓司法”的人叫邓军,是汉阴县平梁司法所的司法助理员,今年52岁,从事基层司法工作已有17年。
1992年,邓军从部队退伍后被分配在汉阴县基层乡镇工作,他先后担任过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副乡长和多个站所负责人,每天与群众在一起的岁月,练就了他善于和群众说农家话、做农家事的本领。
2006年底,他转岗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常战斗在基层维稳工作一线,处理着群众间的“鸡毛蒜皮”小事,化解的却是许多群众心里“天大的事”,多年与群众的长相厮守,让他从一名普通的镇村干部成长为对党绝对忠诚、作风特别过硬、业务特别精湛、群众特别信得过的“邓司法”,这也成为他开展司法行政工作的“制胜法宝”。
“我觉得最难忘的是在‘一人所’孤军奋战的时候,最能锻炼人能力、磨炼人的意志,只有一个人,所里全部业务你必须烂熟于心,内业与外业、本职业务与中心工作都得统筹协调,那时候是真累。”邓军回忆说。
邓军口中的“一人所”发生在2020年5月,当时因工作需要,他顾全大局,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双乳司法所,来到基础设施薄弱、人员力量紧缺的平梁司法所,肩负起临时负责人的职责。他主动作为、协调各方,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了外观标识统一、面积达标、设施齐备、功能齐全、面貌焕然一新的全县首批规范化司法所。
“我们只有用百分百的承诺,再尽百分百的努力,才会有司法所的春天。”这句话不仅是邓军工作中的口头禅,也是他行动的标尺。他17年如一日,真诚、平等对待每位矫正对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这一做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每提起邓军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平梁镇陈某某是邓军管教的社区矫正对象之一,刚开始参加社区矫正的时候,陈某某精神状态落入低谷,整日失魂落魄、无所事事,这一切邓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经多次上门走访,邓军发现陈某某有养牛的经历和技术,便想通过帮他申办家庭农场发展养牛产业,改变他的生活状态,帮助他走出低谷,回归正常生活。拿定主意后,邓军便一边帮他出谋划策,一边来回奔走在农业、扶贫等部门,给陈某某争取扶持项目,带他完成了所有申报家庭农场手续和落实政策补贴。在邓军的帮助下,陈某某的家庭农场越办越红火,心中有了依靠,日子也有了盼头。
“现在屋里有啥困难的事情我就请邓司法给我帮忙,他从来不推脱,对我很关心,我们的关系就跟亲人一样。” 陈某某满是感激地说道。
也正是因为邓军的耐心细致,让身处逆境的矫正对象倍感司法温暖,在他的帮助下,130余名社区矫正人员,顺利地走出了人生低谷,树立了回归社会的信心。除此之外,17年的工作当中,他调处矛盾纠纷达1000件,成功率达95%以上。
付出终有回报,邓军硬是这样“忙”出了成绩,“奔”出了优秀,2021年,被表彰为全国司法所先进个人。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群众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底。”邓军坚定地说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