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联合麻醉科等多学科,成功为一名患者切除了一枚近24斤的巨型脾脏。术后病理确诊为脾脏血管瘤,此次手术不仅刷新了省内同类手术临床纪录,更以全程精准风险管控与多学科深度协作,彰显该院在复杂手术领域的系统化诊疗实力。
患者王先生2019年体检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初诊为血管瘤,因无症状未及时干预。今年7月,他因腹部胀痛、进食困难就医。检查显示脾脏呈巨块状,占据左侧腹腔,压迫周围器官。面对这例罕见的巨脾切除手术,肝胆胰外科雷钧、娄思源主任联合麻醉科胡衍辉主任,组建手术攻坚团队,全程协同应对挑战。
雷钧坦言,该手术各环节风险远超常规脾切除术,存在四重风险:一是巨脾如“血库”,术中脾实质破损易引发不可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二是巨脾致腹腔高张力,周围器官结构改变,分离时易损伤重要脏器与血管;三是脾取出时腹压骤降可能诱发腹腔室隔综合征,需麻醉团队维持血流稳定;四是术前血小板低且脾内扣押量大,术中血小板释放易致凝血紊乱。经多学科会诊推演,团队制定“先阻断脾动脉、再分步剥离粘连、最后完整切除”的方案。
术中,专家团队发现阻断脾动脉后脾脏未缩小,于是迅速调整策略:维持动脉阻断,先分离切断侧支血管减少代偿供血,再沿粘连间隙精准剥离,避开变形胰尾及左肾血管,完整切除病灶。取出近24斤巨脾后,团队松了一口气。术后患者经补液支持、循环监测及预防性抗凝治疗后,王先生康复出院。
据了解,从术前多学科团队推演风险、制定预案,到术中应对突发情况快速调整策略,再到术后精准保障康复,每个环节都贯穿了系统化诊疗思维,充分展现了医院围术期风险管控和术前精细谋划的高水平。
(舒羿/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